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为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本质和主流,思考个人与时代、历史的关系,鼓励青年作家承担时代生活使命,5月28日至31日,以“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为主题的青年作家批评家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古岳村召开。研讨会由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与《南方文坛》联合主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邱华栋,广西文联党组书记吕洁出席活动并致辞。研讨会由《南方文坛》主编、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张燕玲主持。
邱华栋说,这是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主办的第一次活动,对“青年写作的可能性”话题的探讨,既涉及对青年写作概念本身的厘清、思考,也涉及对青年写作创作研究现状的梳理、分析,更涉及对青年写作未来发展趋向的判断、引领。他从自己的创作体会出发说:“我们都要共同面对这个时代的提问,思考时代的命题、塑造时代的形象、探索时代的表达,这是青年写作者应有的时代担当。”
吕洁说,文学桂军作为广西的文艺品牌之一,在国内文坛一直备受关注。《南方文坛》素有“中国文坛批评重镇”的美誉,20年如一日致力于培育青年作家批评家成长成熟。她希望广西青年作家珍惜此次学习与提升的机会,在写作中体现青年作家的人生意义和使命担当。
研讨会聚集了众多作家批评家,“60后”的东西、何平、李约热,“70后”的徐则臣、田耳、王十月、黄德海、朱山坡、徐晨亮、李倩倩、王勇英,“80后”的杨庆祥、岳雯、何同彬、曾攀、李壮、陶丽群、小昌、孟小书,以及“90后”的周恺、丁颜、王苏辛等。不同代际的作家批评家从自身思想立场出发,围绕“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探讨青年写作与时代和现实的关系,围绕青年写作的历史意识、现实精神与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激发出了丰富的思想火花。
广西作协主席东西表示,“青年写作有无限的可能,多到无法概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写作、八九十年代的写作,好像都更容易被理论家们命名,他们风格相近,思考问题相似。但到了‘80后’‘90后’的写作,理论家们就很难概括了。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一个方向,每个人的观念都可能不同,再也不整齐划一。相信年轻写作者未来会有非常多的可能,今天的年轻人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写。”
“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创造之路,每个写作者心里都有一粒种子。”张燕玲说,可能性是个开放的切入点,也是无穷大的变数,希望大家多一点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关切和忧患意识,发现无限的可能性,从而与时代、与现实建立一种关系,让我们的写作更有尊严与意义。
《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从自身的创作经验出发,提出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他说,我们的写作不管如何当下,如何现代派,都跟我们的传统和遗产有必然的血脉关系。我们和传统之间是一种亲密的关系。许多青年作家在说起师承的时候,很少会谈到自己的文学传统是从李白和杜甫过来的,而对西方的资源谈得比较多。这几年他感觉内心开始回归,与古典和传统文化之间的亲密感与日俱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说,如果批评家不参与经典化的工作,作家成长的过程会拖慢。现在高校中批评家的人数不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少,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对文学有所推进,比如对于可能性的文本的发现就有欠缺,现在一部分年轻教授、批评家可能并不了解写作的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提出青年写作文本结构和密度的重要性,“如今我们的语库陈旧贫乏,需要通过加密更新叙事的语言”。在他看来,青年作家应该放心大胆地去写,不必过于在意批评家说什么。
近年来,《中华文学选刊》努力让文学界和读者注意到青年写作的多种面貌,《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徐晨亮说:“我们要把青年写作这样一个话题放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去讨论。要回避一种既定的模式化的谈论方式——可以叫做‘后浪’的阐释学,像大海一样一浪一浪的,自然而然发展下去。我们希望能从‘后浪’中找出不同于‘前浪’的那种特殊性,‘后浪’提供的这种具有新意义的、不同于‘前浪’的世界观和文学价值,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