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三代矿工故事映射矿山发展新图景

文章来源:山东能源集团网站 作者:尹丽君 时间:2020年08月17日 字体:

小康生活,正逐渐走近我们。对煤矿工人来说,他们满意的“小康”又是如何呢?

“我的爷爷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工作又累又苦,离小康生活相去甚远,爸爸那时候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何谈小康?”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掘进三区工长何保安语气有些凝重。靠着一代又一代煤矿人的接续奋斗,几代人日思夜盼的小康图景正变为现实。

“和他们相比,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点击鼠标就采煤、开着‘轿车’打掘进,私家车、商品房早已是矿工的标配,周末闲暇,带着家人旅旅游,享受享受生活。真想像不到还有什么比现在的日子更有奔头。”说起眼前的生活,何保安又面带笑容。

爷爷的“煤筐”爸爸的“大铲”我们的“大奔”

何保安,是家里第三代从事煤矿掘进工作的工人。作为在朝鲜战场上立下二等功的普通一兵,他的爷爷何米才退役后来到煤矿工作。当时,井下技术和装备都十分落后,何米才与工友们都是半蹲在煤巷里向前掘进。

“那时候镐头和煤筐是他们密不可分的伙伴,一镐头一镐头地刨、一筐子一筐子地往外运,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吃了大苦。”提起家里第一代煤矿工人,何保安的父亲何庆顺湿了眼眶。

何庆顺说,那时候何米才每月工资约9块钱。但无论条件怎样艰苦,老人家工作起来从不惜力,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劳动模范。

“到我们那时候终于能‘站’起来了工作了,但打眼、放炮、下棚每一样活都不轻巧,扒装机很少见,我们都是一铲子一铲子攉煤,两人一个班都装60多辆矿车,特别累。”20多年后,何庆顺继承衣钵,1974年在甘霖煤矿接班,也是一辈子跟煤矿打起了交道。

这样的场景,对何保安而言,也是一段正在走远的历史。“我们现在都是开着像‘轿车’一样的掘进钻车打掘进,工友们都称之为‘大奔’,又快又省力又安全。”何保安说。

近年来,按照山东能源及枣矿集团的部署,何保安所在的蒋庄煤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智慧矿山,在枣庄矿区首家建成“液压掘进钻车、挖掘式装载机、巷道修复机”等为主的新型岩巷快掘作业线,并创出月进195米的山东行业新水平。

“如果你爷爷在世听到这些,一定非常欣慰,他的孙辈们不用再像他一样,吃那样的苦,受那样的罪了。”何庆顺对何保安说。

“陋室”“蜗居”“精装房”

“想想我们那时候还叫结婚?和公婆、兄嫂挤在一间屋檐下,一间屋漏雨、半间屋漏天,要啥啥没有,连铺床用的席子都是借的。”描述起过门后住了许久的“陋室”,何保安的妈妈高桂芬便止不住话头。

在她的印象里,刚参加工作的男劳力一个月工资也才20来块钱。小两口除了应付日常开销,还时不时接济老家的亲戚。一个人的工资显然入不敷出。于是,她就去矿上当了一名家属工。男人在井下掘进采煤,女人在井上拣矸石、推矿车。

“这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难想像。”听着婆婆讲起往昔不易,何保安的爱人胡爱丽不由得感慨。“70后”的胡爱丽结婚18年来,也是一步步看着这个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结婚那会儿,和公婆、弟弟一家五口挤在3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真的是‘蜗居’。”胡爱丽调侃说。后来,矿上的效益越来越好,家里的收入水涨船高,便攒钱在枣庄薛城区买了眼前这套精装修的大房子,还购置一辆20多万元的小轿车。

吃得丰富了、住得宽敞了,生活品质自然远胜以往。“这是前几天年轻人带我们去旅游的照片。现在只要孩子休班,就带我们四处转转,看看这大好河山,品一品各地的美食。这日子真没白活。”指着几张其乐融融的照片,高桂芬说。

从“煤黑子”到“煤亮子”苦尽甘来奔小康

“和保安结婚时,我在井口矿灯房工作。每次看到他上井时满脸都是煤灰,只剩下牙是白的,让人特心酸。”胡爱丽说,“煤黑子”这个诨名伴随了煤矿工人很多年。

但是煤矿工人并不介意别人的眼光。何保安又子承父业,接过了何庆顺的班,依然选择成为一名掘进工。人虽换了一代又一代,但那种能吃苦、肯攻坚的劲头也得到传承。他一步步从一名普通员工走到组长、班长到现在的工长,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

“爷爷和父亲对工作兢兢业业,也一直影响着我。煤矿养活了我们一家三代,我也应该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何保安说。

何保安所在的蒋庄煤矿矿长张培龙认为,当今煤矿工人既要物质生活质量高,更要精神生活有品位。企业在保证工资待遇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对职工人文方面的关怀,打造具有内涵的“家”文化。近年来,企业通过举办‘四德工程颁奖典礼’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

何保安说,现如今大家再也不是以前只知道出大力的“煤黑子”,而是现在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的“煤亮子”。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