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传统文化与科学理论的最佳结合
——参与《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有感
由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了。作为《留取丹心照汗青》《敢教日月换新天》两集的“思想解读人”,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这部系列节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作切入点,以中华传统典故或鲜活故事来集中阐释科学理论,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科学理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用这种新颖独特、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中华文化、宣传科学理论,是该节目的最大创新和最佳亮点。
用典故引发主题。《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共12集,每集节目都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或古语作切入点,然后引出节目的主题思想。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忠经》中“善莫大于作忠”名句作切入点,引出“忠诚”主题;《敢教日月换新天》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名句作切入点,引出“奋斗”主题;如此等等。这种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语、名句或典故作切入点,由此引出主题思想的展现方式,既符合人们学习科学文化和经典理论的思维习惯及接受特点,同时又避免了单纯用语言阐释的呆板单调和枯燥无味,是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值得借鉴推广的一种好模式、好典范。
用故事阐释理论。除了用典故引发主题外,用生动鲜活的故事来阐释思想、诠释理论,是本节目的又一鲜明特色。为了论证主题思想,每集节目都用多个传统故事、革命故事或现代英模事迹来阐释道理、诠释思想,比如为了阐释“忠诚”这一主题,节目用习近平的母亲给他讲“精忠报国”、红其拉甫民警们守卫边防、毛泽东给习仲勋题词、陈树湘“断肠明志”、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等生动故事来进行深刻诠释;为了阐释“奋斗”这一主题,节目用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毛泽东回韶山以及“最美奋斗者”王泽山院士的奋斗故事等来进行生动诠释。其他各集节目为了突出相关主题也都采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主题思想,诠释科学理论。
用逻辑贯通思路。为了便于使观众对每集的主题思想有个清晰理解,每集节目基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思路逐步展开并层层深入,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了集中展示“忠诚”这一主题,分别从“什么是忠诚”“为什么必须做到忠诚”“新时代怎样做到对党忠诚”三个递进环节进行系统阐释;《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集中展示“奋斗”这一主题,分别从“什么是奋斗”“为什么要奋斗”“新时代怎样奋斗”三个递进环节进行系统阐释。其他各集节目也都是遵循这个基本逻辑思路来展示和推进,这既顺应了人们的一般逻辑思路,同时也符合文化理论学习的递进规律。
用现场深化思想。为了深化广大观众对主题思想的理解,本节目还采取现场讨论、现身说法或现场采访的方式,比如节目中邀请部分思政课教师现场回答一些思想焦点或理论热点问题;为了帮助大家从多视角、多方面了解主题,节目推出主题后往往让现场观众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或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为了使观众进一步深化对主题思想的理解,节目组还到场外实地采访,或现场请来相关人员进行亲自讲解。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节目舞台,深化了人们对相关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用“金句”凸显重点。为了使每集内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每集节目还在各环节设置了突出主题的“金句”,这些“金句”一方面向人们点示主题、重点,同时也画龙点睛地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或相关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精神,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引述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忠报国’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等“金句”是为了说明每个人尤其是共产党员必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主题思想;《敢教日月换新天》引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金句”,是为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核心要义。如此等等,都是用“金句”突出主题、凸显重点的典范。
总之,《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思想主题鲜明,价值导向正确,理论阐释深刻,经典释义精当。加上许多原音短片、实地场景等配合衬托,使节目达到了一种理论与现实、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逻辑与历史的完美结合,向广大观众展现了一曲传统文化与科学理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主旋律乐章!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