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牵手共筑无毒丰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闫桂花 时间:2011年06月29日 字体:

  
                               四老沟矿创建无毒煤矿的事例
  
    一、毒品悄然而至
  我在煤矿生活了四十多年,看到煤矿工人挣钱的不易,在他们挣的钱里面,沾满了血汗、艰辛、悲凉、付出。尽管活得如此之难,他们还是在希望的田野里隐忍、祈盼、织梦、向往。世世代代生活在矿山上的人们,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曾经绝迹了几十年的毒品又死灰复燃,日益加剧。特别是煤矿地区解放前特有的吸食毒品问题,又凸显其势,愈演愈烈,成为影响企业内部乃至地区社会治安稳定的祸端之一。防不胜防的毒品悄然而至地象一只隐形的魔鬼,悄悄地溜进了矿区。
  吸毒人员刘某某、魏某某在区队强要水泥遭到拒绝后,殴打区队干部致重伤。
  吸毒人员强拉倒卖煤炭及钢丝绳换取物资被公安部门截获。
  吸毒人员绑架、勒索、敲诈
  吸毒人员自我绝望,自杀
  面对频繁发生着与毒有关的事件,相信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当我踏进四老沟矿这一方土地的时候,我知道了这一方土地养着一些有着无限情怀的人们,他们是这个地域的领兵者,他们是这个地域的保护神,他们就是四老沟矿戒毒领导组。
  当四老沟矿的领导震惊于毒品溜进他们的地域时。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反思,领导班子的成员们每每在党群会上,生产会上,安全会上,屡次提及,希望找出好的方法来灭毒。历任十多年四老沟矿党委书记的吴建明,他失眠了。他想道:在矿山这一方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着矿工的子弟,他们有着父一辈,子一辈的情益,而这情益更容易抱团,一个人沾上毒源,这毒源就会以十倍、二十倍的态势漫延,治毒可谓是重中之重了。
  不仅仅是吴书记一个人失眠,更多的领导们深深地认识到,这毒不能不管,不能推给社会,治毒不仅仅完全依靠法治部门,企业也责无旁贷,毒品这东西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毁灭。要想彻底治毒,就要比毛泽东当年的决心还要大,毛泽东同志治毒所处的年代是人民更加向往自由向往和平的年代,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比较简单,相对来说那时的毒品也没有现在毒得更厉害。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活跃而又激进,现在治毒可谓难而又难。想要治毒,不抓毒源不行;要想治毒,不调动群众的力量不行。如何能够做到无毒?如何提高人们对毒品的警觉性?四老沟矿的领导班子开始琢磨这件事情了。首先从地理位置上讲,四老沟矿地处口泉沟中腹,居住人口较多,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频繁,在这个特殊的地段中,究竟有多少人沾染了毒品?
  四老沟矿的领导开始重视了一场与毒品斗争的攻坚战开始了
  1998年8月,新一届四老沟矿领导班子在听取公安部门对全矿毒情形势和治安状况汇报后,经过认真调研,充分认识到:毒品一日不禁,企业一日不宁;毒害一日不除,员工一日不安。这场战役需要的是力量?这力量更需要凝聚汇众。
  就在四老沟矿领导痛下决心的哪一刻,有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开始说上了风凉话:人家公安部门三令五申都屡禁不止,凭一个小小的煤矿就能把毒治了,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还有人这样说:治毒也就是喊喊号子,装装样子,做个秀罢了。当然也有人给打气说:要是有大禹治水的雄心,何愁治不了这区区毛毒?不怕治不了,就怕没有人治。在治毒这件事情上,群众众说纷纭。
  是啊,治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由于毒是一种成瘾的东西,它容易死灰复燃,也容易滋生蔓延。群众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是中恳的,不管是哪一方的意见,矿领导既然下了决心,就必须是忠实的践行者。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始细致研究,他们决定书记、矿长亲自挂帅成立矿禁毒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提出了以禁毒促治安,以治安促稳定,以稳定促生产的禁毒工作思路,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四无’的禁毒工作目标并结合集团公司党政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卓有成效地实施了禁毒斗争三大战役,拉开了创建无毒煤矿的序幕。
  
    二、与毒斗争,谁是勇士?
  当一只手递过来的时候,你觉得奇怪吗?你一定不奇怪,我们是地球同类,递同类一双手,当一个人沉沦、淹没的时候,仅仅靠另一双手拽得起他吗?一双手的力量真的不能彰显。让沉沦、淹没者存活下来,这是一个艰难而隐忍的话题。一面是毒魔的撕拉,一面是正义的较量,生还是死?在这样的关头,正义的手只要稍稍一松,毒魔就会发出狂笑。拽过来,一个都不能放弃。这是正义勇士内心的呐喊。而正义的手不仅仅是一双,他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无数双援助之手,那一双双手承载着责任,承载着正义,承载着人的良知。
  四老沟矿的领导上阵了,他们工作领导组一成立就开始建章建制。领导组工作职责、领导组成员工作职责、办公室工作职责、两办工作职责、工会及女工工作职责、共青团工作职责、纪检部门工作职责、监审部门工作职责、教育部门工作职责、员工培训工作职责、再就业中心工作职责、工资、财务、医院等等相应的工作职责。除了这这15种工作职责,他们还制定了8种制度,从调查、摸底、列管、培训、帮教、尿检、毒情分析及监管等等,这些职责和制度可谓是全民皆兵。一下子,四老沟矿的禁毒队伍上阵了,全矿员工家属的戒毒思想提高了。人们在茶余饭后,在接送车上,在公共场所,大家总要提到矿上定的这些规章和制度。一方面考虑着顶不顶用,一方面又担忧着做好做不好,真的能够成为一个无毒煤矿吗?要是能够消灭毒,老百姓怎能不安居乐业呢?
  矿上首先进行摸底排查,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了一大跳,吸毒人员有36名。在这36名吸毒辣人员中经排查认定后,正式列帮26名,组成26个帮教小组,为每一名吸毒员工建立了一份详细的列帮档案。
  说到王全有,四老沟矿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王全有(化名)可谓是赫赫有名的瘾君子。
  王全有是矿上一名正式职工。从1989年起,他和三个哥哥还开了一家粮油店,由于经营粮油店起步较早,再加上哥几个苦心经营,粮油店的生意红红火火,一年下来,哥几个每人能够赚到几万块钱。随着积蓄的增加,王全有和妻子也开始策划他们未来的小日子,他们想着将来要换大房子,要买汽车,要培养孩子上学等等。就在他们开始憧憬未来幸福生活的时候,王全有因交友不慎沾染上了毒品。
  这毒品一沾,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仅一个小家庭的美梦破灭了,20多万元的家产变成了空气中飘飘渺渺的白烟。再看王全有,先前好好的一个汉子,整个人被抽空了不说,把个家底也吸了个精光。
  王全有的父亲早年去世,当母亲知道他吸毒时,母亲的心上就搁了一块沉沉的石头,这石头压得母亲喘不过气来。母亲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她深知抽大烟的危害。母亲的好言相劝,母亲的疼爱抚摸,母亲的痛斥责骂,该使的,母亲都使上了。而王全有却在背离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看着王全有吸食的剂量越来越大,当王全有用一辆价值一万五千元的摩托车换了4G毒品时。他的母亲急了,善良的妻子急了,气急之下,本来健壮的母亲带着担忧,带着丝丝的无奈,她撒手离开了人世。而王全有的妻子终日以泪洗面,夜夜恶梦连连,她觉得自己也被拖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里,看不到一丝丝的光亮。这哪里是家?毒魔一日不走,家一日是毒魔的巢穴。王全有也被毒魔整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连亲人见了他都害怕。
  母亲的离去对王全有来说是致命的,要不是自己吸毒,母亲怎么会这样离开人世,母亲没有享受到儿子挣钱的快乐,却饱尝了儿子不争气的痛苦;要不是自己吸毒,妻子又怎么会终日以泪洗面,夜夜恶梦连连,甚至妻子出街在众人面前头也抬不起来?
  王全有想,当年多少人羡慕自己幸福的家啊?善良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善解人意的兄弟姐妹。看看现在,随着那一缕缕飘浮着的烟雾,自己的灵魂,自己的躯体就要被瓦解了。这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要怪,只能怪自己不争气;要怪,只能怪自己没立场。经过反复思量,王全有下决心戒毒。看到信誓旦旦的王全有,妻子看到了一线希望,她陪着王全有在家里戒毒。那知毒这个东西的厉害,毒瘾一上来,王全有就不是他自己了,他打摆子,蜷缩成一团,妻子心疼他却也没有办法弄他,百依百顺的妻子只好看着王全有一次次复吸。每次复吸之后,王全有就悔恨难当,但是毒瘾上来的时候,他就不管不顾了。妻子看到家里是戒不成了,她又陪着王全有到私人诊所里戒,私人诊所多是给用镇静一类的药物,用药后病人浑然不知,可谓睡得死去活来。妻子看着不理世事只顾大睡的王全有,妻子无所适从。尽管这样反复折腾,王全有的毒还是没有戒掉。由此,王全有变得心灰意冷,内心的无望让他一天一天地萎靡下去。他出街去,街坊四邻看见他都躲着走,从前认识的朋友们也远离了,真是人见人嫌。
  王全有自己照照镜子,他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先前168斤的体重,现在只有98斤了,从前荣光发亮的脸也变得灰秃秃的了,摸摸自己的胸口,再摸摸自己的脸颊,当年的那条汉子就这样一点点一点点地丢了吗?毒魔不仅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家人,悔恨的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象自己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他再三地追问自己,把自己一点一点地逼上了绝境,不由得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可能是王全有的悔过之心感动了上天,也可能是王全有母亲的在天之灵保佑。就在王全有产生轻生念头的那一刻,四老沟矿领导在排查的时候找到了王全有。公安科的同志们规劝王全有强制戒毒,矿领导也参与劝说,领导告诉王全有,一定要有戒毒的信心和勇气,一定要从毒魔的手里挣脱出来,戒了毒还是一条汉子,还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兄弟;还是群众中的一员,还是咱矿上的一名好工人。王全有的哥哥姐姐们也看到了王全有活下去的生机,他们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弟弟戒毒,他的妻子也把自己的手饰变卖,让王全有补身子吃营养品。在公安人员的监管下,经过四十多天与毒魔的抗衡,正义这边胜利了,毒魔被驱除得远远的了,站在亲人面前的是一个从毒魔手里逃过来的真正的汉子。
  王全有戒毒的例子给了四老沟矿领导一个启发,单单凭借个人的能力来戒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千万双帮扶的手,在对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中,矿领导确立了不姑息、不放纵、不抛弃、不歧视的四不原则,根据吸毒人员的毒瘾程度和现实表现,确定重点,区别对待,该实施强戒的实施强戒,该劳动教养的依法报送,该实施重点帮教的重点帮教,随时观察吸毒人员的转化过程。并成立了由公安部门、吸毒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工会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帮教小组,把全矿排查出的所有吸毒员工都纳入监管帮教体系中,与每一名列帮人员签订帮教责任书,坚持开展不定期上门谈话,每周一次跟踪通报,每月一次集中谈话教育、每季一次毒情排查和分析,每半年一次由企业承担费用的尿检化验,每年春节上门送温暖、慰问家属等一系列帮教工作。
  
    三、人在做,天在看
  吸毒人员减少了,群众们参与戒毒的积极性也高了,强制戒毒的人员一个个归队了。四老沟矿的领导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他们也认识到,在禁毒工作中,打击毒品犯罪必须与预防教育相结合,一定要做到切断源头,夯实基础,标本兼治,扫除毒瘾。他们坚持思想引导、感化教育、行为约束、实事实办,摸索出了以三心换三心的心理疗法,即用爱心感化,唤醒他们的羞恶之心;用耐心软化,唤醒他们的悔过之心;用事实点化,唤醒他们的戒毒信心。真可谓是人在做,天在看,感化、软化、点化真的能够让迷途的羔羊知返吗?
  1997年职工胡宇顺(化名)的老爷爷去世了。他回浑源老家料理丧事,先后走了一个月。令胡宇顺做梦也没有到的是,这一路尘土一路风把真正的胡宇顺刮得无影无踪了。
  胡宇顺的老爷爷住在浑源县比较偏远的村庄,在这偏远的地方,属于山高皇帝远,有些人就种植了洋烟。村里几个亲密的哥们在酒席宴上一蹭乎,酒喝多了,喝多酒的哥们们一个比一个能够逞能耐。一个说:你是矿上挣钱的人,我们是地里刨食的人,你想上上档次吗?一个说:你还是上上档次吧,我们土豹子还想上上档次呢。一来二去,胡宇顺就被几个打小一起玩耍的哥们们给上了档次。他的那几个哥们拿出料面给他吸。一开始,胡宇顺觉得头疼,他不知道是酒精的缘故还是吸料面的缘故,他就推脱头痛拒绝了。后来,几个哥们儿不甘心,又让他吸,他吸过几次之后,就觉得真是上了档次了,头晕晕乎乎的,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一次比一次轻快,象是真的要飘走了。
  从村里回到矿上,胡宇顺不知道自己已经染上了毒瘾,他不停地打哈欠,烦燥、困倦,就象魂儿丢了一样。于是他就从兜里掏出跟哥们手里买来的料面吸几口,要是不吸上几口,手头的工作是一点也干不成了,浑身象抽筋剔骨一般。
  领导发现胡宇顺的工作态度有问题,说是干活吧,不仅不好好干活,鬼鬼祟祟好象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情似的。再看他本人,整天萎靡不振的,越看是越不对劲儿了。队领导决定郑重其事地找胡宇顺谈一下,看看他究竟有了什么样的思想顾虑,是打发完家里老人累得,还是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正当队领导找胡宇顺时,胡宇顺却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了。单位人找,家人找,大家花了好大力气找到胡宇顺时,胡宇顺却和毒魔死死地缠在了一起。
  1998年,矿上把一些不上班的人员调到了再就业中心,每月只拿不到200元钱,对于不上班的胡宇顺来说,也只好去再就业中心报到去了。而胡宇顺全家的生活一下子陷入窘境,连温饱也解决不了,哪里还有吸料面的资金?胡宇顺一次次去借,一次次去骗。这一次次借和一次次骗,让知情与不知情的人都了解了他的人品。家里的人哭着对胡宇顺说:胡宇顺啊,胡宇顺,你到底是有没有志气,救不救自己啊?其实,胡宇顺的心也跟明镜似的:继续抽下去,死路一条,要改,就得立大志,立苦志,自己一定要救自己,要是反复吸食,毒魔还会拽跑自己。
  胡宇顺是幸运的,他找到了拯救他的组织,公安科的同志找上门来了,区队帮教组找上门来了,父亲、妻子也都围拢过来了,一层层的墙壁,一重重的关爱,胡宇顺感动了。矿长给胡宇顺重新安排了岗位,他可以挣到养家的钱了。领导们对胡宇顺好的一面总是大力表扬,让胡宇顺感动得流泪,而对胡宇顺坏的一面,领导们一个字也不再重提。领导们的心思胡宇顺是明白的,领导们希望他从过去的阴影里面走出来,彻底与毒品告别,重新步入人生的正轨。矿上也在他戒毒期间定期给他做尿检,尿检的费用矿上给他出一半,孩子上学的费用矿上替他出,家庭里的种种困难,矿领导甚至掏自己的腰包帮助他解决。
  胡宇顺的身体已经逐渐恢复,他的工作劲头里面包含着一种深深的感恩之情,对矿领导,对区队长,对周围的群众。照胡宇顺的话讲:矿领导不仅仅是教化我,更重要的是帮助我啊!
  瞧瞧现在的胡宇顺吧,工掘区的班组长,技术骨干。
  我们常常在讲一些事情的时候,充满了无可奈何和无以言语的定数。于是我们就有一种冥冥的依赖,我们会说:人在做,天在看。在那抬头三尺见神明的宇宙空间里,群众的力量是没有穷尽的。随着四老沟矿群体参与戒毒工作打响的一个又一个战役,看着归队的同胞们,阳光是那样公平地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个团队是多么充满正义与自豪呢?
  我在四老沟矿的禁毒宣传基地里,我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张张悔过自新的脸庞,我深深地知道,在画面的背后,在悔过自信者的背后,分明有着一双双平凡的手,而这一双双平凡的事却在拯救着自己的同胞,拯救着自己的亲人。
  
    四、绝不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十多年来,四老沟矿戒毒工作是成功的,对于他们先后排查出的36名吸毒人员的戒毒情况来看,他们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发动中小学生给列帮对象人员写戒勉信200余封,青年志愿者为列帮人员上门服务180多次,工会组织为生活困难的吸毒员工家庭捐款2万元,办实事31件。
  对于全矿重点列帮的15名吸毒员工,有9名在三年之内戒断了毒瘾,彻底与毒魔告别。其他轻食者早已在监管见中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列帮人员戒毒率达到了100%,戒断巩固率过到60%。
  这是一组组真实的数据,这些真实的数据告诉了我们,在四老沟矿这座具有60年建矿史,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辛苦劳作的矿工们,他们是幸运的。
  那么,毒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为什么它会叫人谈毒色变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
  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如鸦片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地能够了解毒品的危害,真正的能够做到防微杜渐。四老沟矿的禁毒斗争是持久弥坚的,他们充分发挥宣传、工会、共青团、女工、公安、培训、组织等部门的作用,他们利用自办电视节目、幻灯片、板报、挂图、展览、做试卷等多种形式,在全矿范围内深入进行四个大讲:大讲毒品的危害性,大讲中国的禁毒史,大讲国家的禁毒政策,大讲企业的禁毒举措。
  这是一道道防线,这是一座座堡垒,这是他们打造的千里长堤,在四老沟矿的干群里,千里长堤是每一个人的重任,是每一个人倾注了情感、辛苦、警觉而筑成的。他们不会让也绝不可能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
  这绝不是豪言壮语,是踏实行走的践行者的壮举。
  
    五、无毒煤矿的丰碑
  我来来回回在四老沟矿走了无数趟,就在我的脑子里总是装着一个毒字的时候,在这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被一种天然的真诚所打动,被一种团结的力量所击垮,被一种正义的声音所呼唤。我分明听到了领军者对毒品痛斥的呐喊,分明看见了一双双朝着吸毒者递过的救援之手,也领略了感动与被感动者之间的一种默契。
  看着修整过的楼堂馆舍从眼前掠过,看着来来往往穿梭着的人群走过,我在他们中间有一种莫明的自豪感,不由得想到了四个字:无毒煤矿。
  我再一次走进四老沟矿占地150平方米的禁毒教育基地,我举起了手里的相机,拍摄着那一组组真实的画面。这个基地接待过12000多人次,向外界与媒体,向员工与群众传递着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他们的做法引起了大同市的高度重视,大同市电视台、大同广播台、《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同煤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市委副书记、禁毒委主任梁风书同志、副市长张富文同志、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泳淇同志,集团公司的历届领导班子,他们亲临四老沟矿,他们不仅仅是视察和指导,他们还带来了意见和建议。
  他们创建无毒煤矿找到了工作方向,有了动力源泉。
  他们的每一次禁毒战役都是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他们干群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的结果。全矿的毒情都在他们的视线里,毒魔一步步地退却,毒害一天天的消失,禁毒工作的连续性、持久性、时效性一步步地突现了出来。
  看看他们的做法:
  构建三围网络(集体、家庭、社区);
  驱动三轮运行(思想教育、经济手段、行政措施);
  运用三分原则(分级管理、分片承包、分人盯点);
  靠三原则求共效(管理求实效,情感求实心,网络求实用);
  实施三抓手段(抓具体人,抓具体事,抓住不放);
  落实三化标准(深化、细化、量化)
  这里面有着人性化的关怀,这里面有着面貌上的变化。全矿治安秩序稳定了,工作和生产秩序正常了,吸毒滋事生非杜绝了。整个矿区政治稳定、人心安定、生产喜人,效益全面提高。
  看看他们的荣誉:
  2001年被国家禁毒委初选为全国创建无毒社区示范单位;
  2002年被大同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被煤炭工业协会授予行业质量标准化矿井称号;
  2003年被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无毒煤矿称号;
  2004年荣获全市禁毒工作特别优秀奖。
  所有的荣誉都是鼓励和鞭策,禁毒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艰巨而持久的工作。
  从禁毒工作之中一路走来的四老沟矿,他们为自己筑起了一个无字的丰碑,这功绩写在每一名参与禁毒工作者的内心里,他们自己掂量这份功绩,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一种现实感,一种发展感让他们迈出的脚步会更加坚定与踏实。
  近年来,四老沟矿面临着矿井资源衰竭的形势,他们又制定了内稳外拓,和谐发展、转型跨跃,强企富民的战略,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获得了内蒙古鄂尔多斯色连煤矿10亿吨煤炭资源的开采权,预计2011年8月将圈出首采工作面,实现试生产。
  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见证着一支队伍的能力,也彰显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四老沟矿这支有着60年辉煌历史的队伍,他们正迈着矫健的步伐,正挥着有力的臂膀,发自肺腑地唱着企业改革发展的赞歌。从他们的历程,从他们的作法,从他们的业绩来看,他们正是从这37平方公里踏实走来,向更高更远迈进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土地上行走,土地因此而显得更加辽阔和苍茫。在这辽阔和苍茫之间,牵手铸成的无毒丰碑高耸在千千万万普通矿工的心间。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