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全国文化系统首部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出台
中国文化报记者马子雷报道:动漫领域高层次人才匮乏,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此现状,一部系统的人才规划对此提出了明确目标:开展动漫游戏产业人才标准化建设,培养10万至20万具有高等教育学历、较高动漫研发技能的高级动漫人才,30万至50万具有中等教育学历、一定动漫生产技能的中级动漫人才。
这部规划就是文化部刚刚出台的《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文化系统第一部人才发展规划,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纲要》)颁布实施后,首个行业人才发展规划。业内人士称,《规划》呈现了开放的文化人才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它的出台为人才兴文战略的深入实施吹响了新号角。
首个文化人才规划的诞生
人才强国催生人才兴文。在文化工作实践中,人们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升华。文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文化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对于文化人才和文化事业的关系,一份专题研究报告如此描述。自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文化部坚持人才兴文战略,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各类人才投身文化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化人才队伍初步形成。
但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人才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用人机制有待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匮乏等。文化部人事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文化部人事司一份专题研究报告分析:按专业分布,除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外,文化从业人员集中于艺术专业;按区域分布,东部地区文化从业人员保有量相对较大,各区域从业人员数量差异显著;按行业分布,群众文化业及部分新兴产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比例偏低;按艺术生产流程分布,从事艺术研究等基础学科的文化从业人员数量过少。
今年5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中央部署和要求下,文化系统人才规划的编制日程加快。5月31日,文化部召开党组会议,学习传达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纲要》。结合文化人才工作实际,文化部党组研究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为编制好一个规划,建设好7支队伍,实施好9项工程和计划。其中,编制好一个规划就是编制出台《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文化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指导和推进文化人才工作。
实际上,早在2008年中央开始编制《人才纲要》时,文化部就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早动手、早研究、早规划,提前筹划文化系统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经过多次调研,文化部认真听取了各地文化部门、各有关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在起草工作完成后,不断吸收各地、各部门、各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今年8月,这份凝聚了众多文化人心血的首部文化人才规划终于得以颁布实施,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见面。
七支队伍:细化分类 统筹推进
《规划》对我国的文化人才队伍进行了细化,即:文化党政人才队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高技能文化人才队伍、文化科技人才队伍、文化外交人才队伍。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文化人才总体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到2020年,文化从业人员总量从现在的195.6万人增加到280万人,增长43%左右。文化人才总量占全社会总人口比例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的比例预计达到2%左右。各类人才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到2020年,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达到60%,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达到60%左右。
同时,《规划》还分别对7支人才队伍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文化部机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90%,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文化部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中均应配备1名经营能力比较强的成员,文化部直属单位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超过200名;到2020年,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6万人;到2020年,文化共享工程各省级分中心均配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专职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各市县级支中心大学本科学历的专职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达到50%以上,各基层服务点均配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基层服务点人员总量需求达到71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文化人才总量达到60万人,文化部系统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技能人才比例达50%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比例达1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术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加强艺术科研院所建设,安排5个周期,在全国艺术研究院所选拔200名科研骨干进行系统规范化专业培训,培养一批有扎实学术功底与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到2020年,文化部系统驻外后备人才队伍达到600人。
除了对各类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进行详述外,《规划》针对文化发展重点领域提出了人才建设任务:一是突出培养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二是大力开发文化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文艺大家、名家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老化等问题,《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文化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达到6.5万人左右。针对我国目前形势下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现状,《规划》提出,到2020年,文艺编创人员、戏曲、动漫、文化创意、文化经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类人才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急需紧缺人才数量基本得到满足,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九个工程:立体呈现 重点突出
到2020年,由国家资助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文化名家达到2000名。这是《人才纲要》中对文化名家工程提出的目标。《规划》对文化系统的目标进行了更具体的呈现:到2020年,由国家资助的文化名家达到600名左右。
除了文化名家工程,《规划》还提出了8个重点工程:文化党政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工程、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海外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计划、西部地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文化艺术人才支持计划。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规划》以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对两个领域的人才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提高文化产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批了解艺术生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到2020年,重点扶持培养200名具有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熟悉国内外文化市场、开拓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文化产业经理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科学有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20102020年,文化部每年各举办30期示范培训班(根据培训对象,各举办10期),每次培训40人。20102020年,文化部每年各门类举办1期示范培训班,共计10期,每次培训40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培训,交流传承经验。
在海外人才引进和西部人才支持方面,《规划》中明确了更加开放的文化人才政策。《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围绕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目标,针对文化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情况,分层次、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提升专业水平、发展新兴学科的学术专家、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支持和资助优秀文化专业人才支援西部建设,对其文艺创作、科研项目、学术交流、考察深造等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完善体制 创新机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人才在培养、吸引、使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发展难题,人才分布相对不均,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专家分析说,思想认识与工作机制、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运行、人才工作投入等环境条件还不够理想。
具体来说,体制和机制问题表现为:文化人才引进受到编制、学历、工资、职称职数等因素限制;由于存在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制度性障碍,人才流动机制不活,渠道不畅;人才评价标准存在一刀切现象。另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才的合理使用面临着一系列冲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兼职兼薪客观上形成了隐性的人才流失;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的市场化进程缓慢,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总体上市场开拓能力比较欠缺。
鉴于此,《规划》以明晰的文字对体制和机制问题进行了阐述。在改进、完善文化人才管理体制方面,《规划》提出,一要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二要完善人才管理工作方式。在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方面,《规划》分别从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四方面予以明确。
据悉,《规划》颁布后,文化部将通过加强人才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营造实施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人才基础性建设等具体措施,努力使《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