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下)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下)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三、文化自强:方向、目标与路径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在国际社会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自己的文化力量。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应当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实现文化自强?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着眼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研究解决好自强之魂、自强之路、自强之本、自强之源、自强之翼等问题。
1.自强之魂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要把广大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好,使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铸就能够有效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全局和战略的考量,我们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把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时代感,就是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才能引领社会进步。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和睦等理念,所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历史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曾经发挥了进步作用,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人们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历史要求。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在价值观念上,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大众化,就是关注大众诉求,融入大众生活,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就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处世、行世、立世的一些基本准则。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独创性,就是要有特点、有特色,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有所贡献。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不断筛选的过程。只有那些原创性强、普遍意义大的价值观念,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淬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提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内核。同时,面向世界,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阐明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主张,敢于在超越他人中引领潮流。当然,塑造核心价值观还有表述形式的问题,要尽可能鲜明、简洁、凝练,让人们易懂、易记、易表达。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更好地感知、领悟,更好地遵守、践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与无孔不入的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的影视作品、主流媒体等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相比之下,我们有的传播媒介、文化作品却没有他们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巧妙,有的甚至宣扬讲责任太累、讲崇高太虚,贬损、亵渎、消解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误导和扭曲人们的是非标准、美丑标准。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正确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确保一切文化阵地、一切文化产品、一切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
2.自强之路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路就是路径,这里主要是解决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紧密结合文化建设的实际,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又努力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好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努力促进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格局。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说,提出事业产业两手抓,顺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了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正是有了这个飞跃,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需求有了进一步界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有了进一步把握。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了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功能,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方针,找到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用不同的思路来推进事业、产业发展的办法,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继续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是总结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在文化发展方式上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文化布局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门类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各类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在大中城市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在农村、基层相当薄弱、相当缺乏,特别是在一些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们的基本文化温饱还难以保障。在文化结构上,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进出口结构都还不尽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非公资本比重低,适合大众消费的优质文化产品还不够多。在产业集中度上,散、小、滥的问题依然存在,规模实力、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们所有出版社的年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及一家贝塔斯曼,我国海外商演的年收入总和还比不上国外一个著名的马戏团。在资源配置上,既有投资饥渴的问题,也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一些地方文化项目雷同、同质化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应当把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树立长远眼光、系统思维,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结合起来,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不断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后劲、提高文化发展的效益。
3.自强之本把握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文化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创造,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
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人民大众不仅创造着文化,也不断传承发展着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在谈到文化的源和流时,毛主席曾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在文化建设上,一定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摒弃小众意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及时总结提炼和积极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样式、文化载体,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
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升华提炼,文化潮流的引领带动,还是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再发展,都离不开专门的文化人才。人才强文化才能强,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我国春秋战国出现思想文化高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卓越建树密不可分;我国唐宋时期诗词、散文发展之所以形成鼎盛局面,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欧洲文艺复兴铸就的艺术辉煌,离不开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的艺术创造;18世纪下半叶欧洲古典音乐的兴盛,离不开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维也纳三杰的音乐成就。这表明,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必然要有一批大师和大家来支撑;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要有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必须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这些年,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的看,文化人才队伍状况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还不相适应。应当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战略思维、改革精神谋划和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世界级的文化代言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超越、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域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肩负着精神文化生产、创造和传播的重要使命,搞好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要按照尊重、包容、服务、引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
4.自强之源激活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动力是什么?一是改革,二是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
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年,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效果逐步显现。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既包括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宏观管理体制上,主要是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直接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微观运行机制上,一方面,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打造一批文化领域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现在,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越是向广度深度推进,越会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需要打攻坚战。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有人说,美国算不上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强国,强就强在创新上。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的薯片、英特尔的芯片,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三片,实际上都包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在发展水平上胜人一筹。重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在这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应当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
5.自强之翼插上文化腾飞的强劲翅膀。在当今时代,科技和市场在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市场如同鸟之双翼,借助它们的力量,文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古代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代以来,无线电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使人类文化进入了一个视听传播的新时代。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科技的发展,也以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舞台表现上,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特技,可以呈现出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舞美效果。数码电影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环幕4D电影、球幕电影、交互电影等,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增强科技意识。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构建新的平台、创造新的形式,努力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当然,技术是手段、是途径,是为内容服务的,所有技术性的东西都依附于内容的思想深度、高度和广度。必须把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防止技术淹没思想、形式大于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运用好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现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离不开市场,市场越来越成为扩大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的文化发展情况看,凡是市场发育较好、市场体系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方,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也比较强。目前我国文化领域的市场体系建设水平整体上还不够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不够健全,文化产品和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存在许多障碍,市场机制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培育大众化文化消费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产品、文化要素的供给和配置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即使是那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也可以采取招标竞价购买的形式从市场获取,把文化生产和消费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扩大到市场的大循环。不但要完善国内市场,还要关注国际市场,努力掌握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和营销策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统筹扩大出口规模与调整出口结构,着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品牌,着力加强出口平台和营销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同时要看到,市场并非万能,也有其固有的弱点,也有失灵的时候。发展文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更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为市场所左右。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努力做到两个效益双丰收。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决不能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损害社会效益。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改进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全文完)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