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文化继续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 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纵横谈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廖奔 时间:2012年02月02日 字体:

  
  让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手上完好无损
  让乡村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形态成为我们与后代共同分享的资源
  让文化继续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

  长期处于自然经济阶段,聚族而居、渔樵耕读的乡村形态是中国社会最小的细胞,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园,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儒教统领与宗法结构合一,居处环境与自然、人文因素合一,包蕴了复杂的文化空间,从历史和观念的角度对今天的民众社会心理以及世界华人的宗族观念和文化情结发挥着深层作用,是中国现代文明中极其宝贵而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内聚力和向心力的物化体现与观念寄托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华民族保存好这些文化空间,并传给我们的子孙。

  文化内涵
  所谓乡村社会,指的是人们按照传统生活方式建立起来的村镇社会形态及其文化空间。
  中华民族在她几千年的繁衍和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封建时代中后期,尤其建立起以儒学为主导的社会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这种形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体现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村社会,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生产力曾经长期处于自然经济阶段,聚族而居、渔樵耕读的乡村社会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之本,是其最小的细胞。封建时代的士子、官僚、商人,都是以乡村生活为依托,从这里出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然后又回到乡村。乡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园。
  因而,历代成功人士都经营乡村。他们在外面做了官、赚了钱、见了世面、提高了文化品位,然后就携带着巨大的财富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回来,将心力倾注于营建乡村生活环境。他们的实绩是极大地提高了乡村生活的品位,留下众多令我们今天惊叹不已的文化遗迹。这些遗迹是中国封建时代官、商、农结合而一社会形态的产物,是那个时代辉煌的印证。
  由于19世纪、20世纪100年的连绵战争以及20世纪1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更迭,旧有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模式被彻底涤荡,传统的乡村社会也受到强大冲击而风化,遭到极大破坏而残毁,彻底失去了往昔的面貌。
  然而中国地博途僻、水重山复,在远离大道通衢处、山泽僻壤间,仍然保存有星星点点的乡村社会遗迹,那就是一些比较完好的古村镇群落及其自然和人文环境。近年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如山西中部以几个大院为中心的古民居群落,安徽黟县、歙县古民居和古牌坊群落,环太湖水乡诸镇(周庄、同里、甪直、乌镇、南浔、西塘),浙江楠溪江古民居群落,江西乐安县流坑村古民居等等,事实上还有更多。
  这些乡村社会遗迹保存了中国传统生活的旧有格局,例如聚族而居、耕读为本、保持井然的宗法秩序、家族共同繁衍、与周围环境相处于天人合一的氛围之中等等,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细胞的真实面貌,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传统提供了典型实例。
  然而,由于社会变迁和改造,这些遗存形态也正在急遽风化,而由关注所带来的维护措施中又有许多反而加剧了其风化。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对之投注了相当的注意力,但在思维方式、整体思路、注目重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偏离和问题,主要是只把它们作为物化的具体对象来看待,未能认识到其作为乡村社会缩影的文化价值。也就是说,只盯注于对有形遗产部分的维护,而未意识到对其辐射而出的无形部分意义和价值的保护与发掘。
  乡村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传统血脉,是民族文化的根须、土壤和灵魂。我们必须把仅剩的血脉、根须、土壤和灵魂保持住,使之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存在,同时在21世纪里让它对世界开放,使之成为世界遗产而进入全球化的文化交融。

  认识基点
  我们以往都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涉及乡村社会的。然而,仅仅依靠个别物化对象,远远不足以维持乡村社会这一空间结构。单讲文物保护,往往会只注重于单个的实物对象,而忽略了它的生存空间及其发散式意义蕴含,仅仅撷取花蕾,而忽略了其根茎、叶脉、土壤、肥料及生态环境。而且,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问题,乡村社会的价值似乎不够大,它的物化形态时代比较晚,存留又相对普遍甚至普通,常常是一个一个的村落,甚至是一片村落,整体保护则投入过巨。
  我们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文物保护意义上来看待这一对象,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其范畴、内涵、意义和价值。
  有重要参照意义的是目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方式:文化生态保护方式。这种方式对有形遗产连同形成这种遗产的人类生存方式一并保护,在保存一个古老村镇原貌的同时不打乱其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我国已经在贵州、云南等省份开始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行动,例如1995年建立的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原生态苗族居住村寨的活性博物馆),这是十分必要也是及时的。
  然而,这里所说的乡村社会,主要是汉族聚居区的文化遗迹,其民间文化生态结构已经被打破,传统的活文化(亦即传统生活方式)已经基本荡然无存,村落中的人们早已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他们对传统的乡村社会已经感到相当的隔膜。这一点与少数民族个别自然村落中的人们仍然采用着古老的生产方式、保持着旧有的生活习俗不同。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它已经不符合进行生态保护的基本条件。
  但这不等于说,乡村社会形态所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已经一并涤荡净尽,恰恰相反,从这些有形古村镇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传统文化包笼天地的裹卷力和固有生活方式持久向今天渗透的气息。
  眼前正在发生的是,面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也面对一个世纪乡村传统经济和文化的凋敝,乡村社会正以极快的速度萎缩和消亡。新的社会结构及其物化成果正在长入和彻底覆盖传统。
  旧有的文物保护模式不足以抵制这种长入和覆盖。
  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细胞标本的乡村社会遗迹正在消失。
  我们必须拓宽眼界、另辟思路,寻找更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法独立于旧有文物保护模式和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模式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这是一种介于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之间的文化保护模式,它吸收前者对固定对象的保护法则,也汲取后者对活文化的传存经验,建立起一种既保护原有村镇建筑及其环境,又注重研究挖掘其意义蕴含,并且按照这种内涵来维护甚至恢复传统社区环境的方式。

  意义
  中华民族的强大繁衍力和亲和力,使之在以往的几千年时间里,构筑起严谨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模式,它包笼了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乡村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随着上层建筑的改变和社会的转型,宫廷和城市生活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旧式的生活模式早已一去不复返。然而,乡村社会仍然保留着少部分旧有空间。儒教统领与宗法结构合一的乡村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和底座,一滴水可以折射大海,透过它可以反映出整个封建大厦的面貌。
  国家正在陆续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工程,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更多则是汉族聚居区域的文化遗产,代表了封建生活的主流形态。汉民族的民间文化资源已经遭到破坏性侵蚀,又由于结构的庞大积重而长期不自觉,致使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汉文化传统资源已经被耗竭殆尽!然而,以汉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儒教宗法社会形态,是长久支配了中国历史、迄今仍然对国民文化心理产生影响,并直接对亚洲儒文化圈以及国际华人世界发挥现实支配力的形态。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传统,台湾和海外华人需要找到他们的根脉!因此,开展乡村社会保护工程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21世纪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世纪,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世纪。21世纪一个强大的经济支柱产业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的开发依赖于文化资源。中国最丰富也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的儒教和乡村文化资源,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已经遍布全球,成为21世纪文化交融中不可缺席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形成世界各地华人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本源。
  以往我们注意了黄帝陵墓、孔子故里、北京故宫等中国历史上重大政治和文化遗迹的宣传保护,众多历史名城、名胜古迹的开放游览,这些都是有助于文化保护和扩散的。但是,随着民主和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的注意力有着向民间形态日益贴近的趋势,普通游客会更有兴趣去观赏凭吊古人日常生活的遗迹,因此乡村社会被推向前台。在中国广袤的大好河山之间,也应该有着不同形态的文化遗迹供人游览。
  借助于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保护,可以有效吸引海内外同胞和华侨对这方面的投资赞助。乡村社会带有明显的宗族痕迹,同宗同姓的情况普遍,同时又谱系完整,族规、村规民约健全,并具备祠堂、牌坊等显性宗法文化象征物,可以成为海内外华人追究姓氏来源出处或分支走向、寻祖问宗的目的地。以此为依托为之建立起寻根文化之旅,可以有力地引导旅游趋势,充实和丰富旅游的文化含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调动血缘情感来最大幅度地吸引投资,用于乡村社会的保护。例如利用姓氏来网络族人,开辟经费来源。

  内容
  我们所面对的乡村社会是一整个古代乡村生活的空间,它不仅仅是人们的住所、祠堂、牌坊、街巷等单个物化形态,也不仅仅是展示屋宇的内部功用:门额、天井、堂屋、厢房、寝室、闺房、读书楼、厨房、厕所、柴房、仓廪、作坊、花园、夹道、边门等,还不仅仅是展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例如建筑艺术、庭院艺术、雕刻艺术、牌匾对联、家具摆设等等,而且包括当时人们生活方式各个方面的遗存,像体现宗法生活和乡村管理方式的宗祠分布、宗法权力及其运转规则,体现家族制度的族规族谱及其执行和传衍,体现日常生活内容及其节奏的街巷和更鼓楼设置及其制度,体现阶级和邻里关系的房舍占地和连接方式,体现人们经济关系的买卖和租赁契约及其订立规则等等。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与乡村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的、古人历史的和观念的世界。历史的世界,指的是一个村镇的历史文化渊源。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区的古老自然村镇,许多与东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唐末的藩镇之乱、两宋时期的宋室南迁等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其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原衣冠旧族的举族南迁。这类村镇的家族谱系可以一直上溯至那个时代的某个始祖,而几百上千年的延续连接不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形成其严密的宗法规制、强烈的家族观念、浓郁的归属意识。而避世远祸的思想,使这些族居村落都选建于群山林莽间、人迹难至处。也恰恰由于这个原因,这些乡村社会才得以生生不息地长期延续下来。我们今天要寻找中原文化的活体遗迹,在中原地区很难找到,却要到这里来寻求。观念的世界,指的是村落建构所遵循的宇宙、哲学和人生的理念,从中体现出古人对于天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当我们看到那些严格按照天人合一、顺从自然、注重和谐原则规划出的古老村落状貌,借山引水育林而成一方水土,无不叹为观止,其中掩映着神秘而科学的宇宙生存法则,又岂能仅仅用一句风水谶纬的迷信观念来概括!
  除此之外,乡村社会的空间里还要包括丰富的无形文化形态:民间习俗、宗教仪式、交接礼仪、生活习惯、地方音乐舞蹈和戏剧、手艺工艺和技巧等等。
  具体而言,乡村社会里所包含的环境文化、牌坊文化、祠堂文化、屋宇文化、家居文化、营商文化、姓氏族谱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都是值得我们今天格外重视的对象。

  结语
  乡村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它从历史和观念的角度对今天的民众社会心理以及世界华人的宗族观念和文化情结发挥着深层作用。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革,乡村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荒圮后院中的断瓦残垣,其遗迹仍在迅速风化。然而,它又是中国现代文明中极其宝贵而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内聚力和向心力的物化体现与观念寄托物。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华民族保存好这些文化遗物,并传给我们的子孙。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