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评书艺术亟需新思维
今年七月中旬,山东卫视开电视剧、评书联袂之先河,推出了听刘兰芳说书、看《穆桂英挂帅》精彩栏目,不仅掀起一个收视热潮,而且这种播出形式也在观众中引起热议。有人说这是电视剧播出的一个创新,有人说是为评书的改革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对评书艺术要进行改革,并且要改革成功,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改革没有力度称不起改革,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力度过大,把评书改成了四不像,那也不叫改革,甚至是对艺术的破坏和摧残。评书要不要改革、怎么着改革?这是一些卓有成就的评书大家经常思考的问题。
◎每一项艺术形式都是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只有变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出新,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前进。当前对评书艺术的改革是探索正未有穷期,还需要广大艺术工作者进行不懈地追求和努力。
今年7月中旬,山东卫视开电视剧、评书联袂之先河,推出了听刘兰芳说书、看《穆桂英挂帅》精彩栏目,不仅掀起一个收视热潮,而且这种播出形式也在观众中引起热议。有人说这是电视剧播出的一个创新,有人说是为评书的改革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评书面临困境:
不知后事如何?
评书几百年发展的历史就是改革创新的历史,每一个时期都有他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书目出现,这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书目就是改革创新的代表。从唐代寺院里的变文和民间的讲唱文学,到宋代形成为独立的基本成熟的艺术形式,再到元朝的说唱艺术的逐步兴盛,一直到清朝进入宫廷改说唱为说书,评书无时无刻不是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前进、日臻成熟。柳敬亭在莫后光的指点下,凭借自身的天赋使评书的技艺和影响产生了一次飞跃;其徒王鸿兴在继承的基础上研磨提高,使评书艺术在北方发展兴盛起来;到评书大王双厚坪继续创新、改进说表技艺,又把评书艺术带进了一个发展高潮期。到王杰魁,到连阔如到刘兰芳,没有历代评书精英的一步步改革、一步步创新,就没有今天的评书艺术。老艺人有一句熟语叫一招鲜,吃遍天就是提倡的要创新,创新就有发展、就有出路、就有市场。然而,现在可不同了,小小的一招鲜很快就会被万花筒般的娱乐市场吃掉。
评书这门古老的艺术,从她成熟的那天算起,在中华大地上也已流传了数百年之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她曾几次红遍祖国的天南塞北、流行于城市乡村的剧场、庭院。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道路都是曲折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评书艺术也不例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革新和转变,随着受众审美观点的变化和转移,文学艺术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进化和蜕变,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场所的分众化、传播方式的现代化等等,都使艺术市场在悄悄地进行着一次次的较量与洗牌。在这种变化中,近二十年来,评书艺术日益式微,这种变化,有经济的因素、市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也有评书自身的原因。面对评书发展的困境,评书界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求评书的改革创新之路。
对评书艺术要进行改革,并且要改革成功,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改革没有力度称不起改革,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力度过大,把评书改成了四不像,那也不叫改革,甚至是对艺术的破坏和摧残。评书要不要改革、怎么着改革?这是一些卓有成就的评书大家经常思考的问题。不改革,不能发展,改革,也是举步维艰。某位评书大家也曾说过被改革的犹豫与彷徨,对界外人的改革好意,不能不赞成,也不能不配合,也不能自我否定改革的成果,成功与否,只有用效果来检验,只有待观众来评说。
评书联姻电视:
且听下回分解!
今年初,山东卫视独出心裁,要与刘兰芳合作,以看电视剧、听评书故事的形式,在黄金时段推出听刘兰芳说书、看《穆桂英挂帅》节目。刘兰芳一直致力于评书的改革与创新,对如何设计并顺利将这一设想推向前台,双方也颇费了一番周折。刘兰芳对评书艺术的改革,有她自己的原则,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但又必须遵守评书艺术的特点和内存规律,此次与山东卫视合作,推出的听刘兰芳说书,看《穆桂英挂帅》是一次可喜的探索与革新,比以往的探索更有新的创意和跨越,在形式上、内容上、思想上都有大胆的突破和独创。
这部作品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一个书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一个演员的固定模式,演说过程中增加了穆槌这一角色插科打诨,不时地提出听众想打听而又不能打听、心中惦记的事情,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使书中情节进行大跨度的转折仍然顺畅而自然,节省了笔墨,完成了铺垫,是一种不失评书本色的新的表演形式。这一形式与电视连续剧《穆桂英挂帅》联袂播出,并且在刘兰芳表演评书的同时插入图片、动画、历史资料、电视剧情,使评书的表现形式变得立体而多元,具备了更强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使书中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丰富、扩展了它的情节内容和思想内涵。从另一角度看,电视虽然把听觉变成了视觉,更加形象化了,但它的表现手法与评书手法的灵活性相比且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夹叙夹议、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在评书中运用自如、信手拈来,随时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百万雄兵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些要用电视镜头来表现得费多大的周折,得花多大的成本,可把它们一结合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精彩的一笔正是构思设计者的精明、独到之处,实现了电视与评书的双赢。
这一作品在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和情节,而是着重丰富它的历史和人文知识,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典籍记载等的阐述,既保持了评书的本色,又传播了历史知识,达到了融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融艺术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至高境界。这一变革不仅是紧密配合了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剧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适合了现在的听众群体。老一代听众,文化知识相对匮乏,他们重点听的是故事。而现在的听众,有知识有文化,他们既追求文艺娱乐,更追求文化娱乐、知识娱乐。《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便是例证。刘兰芳这一内容上的创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她与时俱进、因情制宜、移步换景的高超的艺术修养。书中对网络语言、新词汇的运用,也体现了她接受新事物、表现新事物、运用新事物的应变能力。
在思想上的创新更体现了她一贯坚持的古为今用的创新原则。讲历史故事,说当今道理,是评书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根本。书中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对宋朝几位大奸臣的表述,借用了养小秘、包二奶、反腐败等新词汇,起到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的效果,也体现了她一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性格和立场。书中着意对宋朝的四大奸臣的无耻和应得的下场进行了讲述,意在告诉人们贪官、奸臣是没有好下场的,必将被社会和人民所唾弃。这里还暗中揭示了一个必然规律,皇帝昏庸了朝里就会出奸臣,因为有了适合奸臣生长的土壤,这和老百姓说的盐碱地里出芜麦是一个道理。正像李世民所说用一善人,为善者皆劝;用一恶人,不善者竞进。皇帝英明了朝里就出忠臣,赵匡胤手下出赵普,李世民手下出魏征。这也正应了百姓常说的一句古语,国要正了天心顺,官要清了民自安。刘兰芳一贯提倡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或艺术家,说到奸臣就必须突出抑恶扬善这一主题,引导听众,警示后人,演员所表演的节目如果对听众没教育和没启发作用(寓教于乐),就失去了它的社会意义。不为社会着想、不顾社会效果、不为人民服务,那是高喊为艺术而艺术并自封清高的艺术家们的事情。
评书发展前景:
留予后人评说!
几十年来,刘兰芳一直致力于评书的改革与创新,她认为,即使不追求评书飞黄腾达,也要保持评书的发展与延续,也要保持评书的与时俱进,这也是时代赋予这一代评书人的历史重任。所以她说新唱新、推陈出新、力求创新的脚步从来就没停止过。在说岳中她顺应时代要求,加入新的元素和新的表现手法,明显增强了评书的表演效果;《红楼梦》虽然是章回小说体,但它的情节结构、人物安排却不符合评书的一般要求,很少有说书人演说《红楼梦》,刘兰芳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改编后,在中央电台播出了她的评书《红楼梦》;在传统评书热过后,她提倡说新唱新,并及时推出了《姑娘万岁》《第二次接吻》等新书;她紧跟时代的步伐,服务于时代需要和人民群众需要,倡导明事理、知荣耻的社会风尚,以评书形式推出了《古今荣耻谈》《中华好人颂》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集
我们对评书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来评价,对一项革新的成功不能无限放大、夸大其词,也不能否定它的引导带动作用。每一项艺术形式都是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只有变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出新,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前进。当前对评书艺术的改革是探索正未有穷期,还需要广大艺术工作者进行不懈地追求和努力。
刘兰芳这一创新产生的效果,受益的不仅仅是评书,也不仅仅是曲艺,其它艺术门类也会受到某些方面的影响和启发,更希望给评书界的后辈们带来更多的生机与希望。学习评书艺术、传承评书艺术、热爱评书艺术、忠于评书艺术的还大有人在,刘兰芳的弟子、评书五杰的弟子还有相当雄厚的实力,期望他们在老一代艺术家的带领下,钻研评书艺术、提升评书艺术,再创评书艺术的辉煌。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