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让优秀的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关论述,引起了文学界和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论述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来。
本周,中国作家莫言将赴瑞典参加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此前关于他前往领奖的种种细节引起了诸多猜想。最初的狂喜和热闹之后,人们关心莫言将以什么姿态面向世界,又会在获奖词中传达什么样的文学理念,更关心这场盛典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许多人认为,莫言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他的获奖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一直努力走出去的结果。
如今,许多中国作家的名字已为外国读者所熟悉,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在国外的销量有所增长。《白鹿原》法文版出版不到一个月就卖出3000余册,让出版社和作家本人都很吃惊。2012年5月的伦敦书展,中国以主宾国身份亮相,2000多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众多读者、出版人前往。而在10年前,英国人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少到他们几乎不相信中国还有文学。
借助各类重要平台和文化活动,中国文学始终未停止走出去的步伐。今年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云集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出版单位。仅开幕首日,中国与各国的图书版权贸易签约活动就达近20项。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
这些年来,中国文学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译介的文学作品数量、种类增多,作品传播途径趋向多元,文学交流方式不断创新。据统计,目前约有1000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有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种的当代作家超过200位。而在一些国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等现代文学作家作品也受到青睐。
走出去的每一步,其背后都是十倍、百倍的努力。多年来,中国作协积极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国内外出版社精诚合作,作家、翻译家通力协作。各方努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听到真正的、独特的中国表达,感受中国文学的真正魅力。
阅读中国还是阅读文学
之所以强调真正的中国文学,是因为各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期待各不相同,国外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多少都带着猎奇的心理,他们想通过这些小说、诗歌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的生存境遇。究竟是阅读中国还是阅读文学,是许多作家和汉学家的疑问。目前国外译介较多、销售较好的当代文学作品,一般符合几个条件:涉及政治、故事引人入胜、有鲜明的文化符号等。而这些作品在浩如烟海的当代文学中,只占极小的比例,很难代表这几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很难呈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全景。
所以,捷克汉学家李素曾提出,我们到底是在翻译中国,还是在翻译文学,并呼吁汉学家应当向本国读者展示真正的中国精神,更多从文学层面来寻找译介的作品。美国汉学家白睿文虽然肯定了近两年美国出版了不少中国当代文学的杰作,但也承认海外出版的许多作品有一定偏激性,至少无法代表当代中国文坛的多元性和众声喧哗。比如,眼下出版较多的作品大都为50后作家创作,大部分70后和80后作家还不为美国读者所知,港台地区文学作品的英译本就更为少见。他认为,这表明海外对中国文学的想象还停顿在某一代作家和某些题材上。
对此,许多中国作家亦有同感。他们觉得,国外读者过分强调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反而忽略了文学本身。在许多外国读者眼里,写什么远比怎么写重要。中国作家虽然希望有更多外国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但也不愿为此改变创作路数迎合其口味。莫言曾在法兰克福书展的演讲中说:希望外国读者能从人的角度阅读我们的作品,看看作品中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类情感中的哪些奥秘,刻画了什么样的丰富个性,展现了人在历史生活中什么样的遭际和命运。此外,还希望外国读者能从艺术技巧的角度欣赏中国文学,譬如看看小说的结构,感受我们的象征意味等等。
这的确是一个难解的题目,一方面要让更多人喜欢中国文学,增强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为了适应欧美文学标准,丢掉中国文学的真正韵味。这一困惑不仅来自中国作家,更多则来自汉学家及翻译家,他们承担着向国外出版社推荐、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的重要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希望中国作协能为此作出更多努力,推荐更多兼具文学性与商业性的文学作品。来自埃及的阿齐兹翻译的沈从文的《萧萧》,曾在2010年的一次书展上成为最畅销的阿拉伯语书籍。他觉得,阿语读者更爱看短篇小说,并且更偏重故事情节。他建议,中国作协能选出一批经得起时间考验、受到中国评论界和大多数读者公认的优秀作品,开列出详细书目供翻译家参考。《人民文学》英文版的推出及《中国文学》丛书项目的实施,或许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式。
不失真的翻译 才能体现汉语叙事风格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家承担着推介、传播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翻译是否该忠实于原作一直备受争议,而为了适应本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大规模改编甚至重写作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莫言的许多作品在翻译成其他语种时,小说内容、结构就曾遭遇大幅度修改;刘震云的《手机》在译成英文时,编辑把第二段挪到前面作为引子;有美国出版社在出版《长恨歌》时,曾动念把第一章全部删掉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如此一来,国外读者就无从体会到真正的汉语叙事风格。
较为主流的声音是,译者最好基本呈现中文原文的风格特点。美国汉学家李莎提出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她说:翻译家也是探索者,在探索其他文化的过程中寻找与自己文化共同的因素。翻译应该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我们的任务不是填满文学作品的所有空隙,而是把它们留给读者去想象。这才能从总体上再现原作风格,并尽量保留原作的精髓。只是,这样就对译者本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精通中文,还要具备鉴赏、把握中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样的翻译家寥寥无几,亚洲文化圈情况较为乐观,英语地区也还尚可,最麻烦的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小语种地区。在西班牙某大学的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上,精通汉语、西语的教授雷爱琳气愤地发现,学生博士论文引用的西语译文错误百出:我爱你到死被简化为我爱你,总是被译成有时候,一些对仗、夸张的修辞被直白地译出。这些错误使得作品发生了本质变化,从而失掉了其本身的特点。这一现象在小语种翻译中并不少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译作并非直接从中文翻译得到,而是从英译本转译而来。这部分翻译家抱怨,英语世界的读者至少有机会分辨中文作品的好与坏,而他们的选择实在少之又少。基于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工作机制、培养优秀翻译人才就十分重要。
目前,许多出版社也在积极努力,希望在这方面探索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机制和方法。五洲传播出版社正在实施一项针对西班牙语地区推广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项目,总编辑李向平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提出,最好确保每一部作品都是从中文直接翻译成外文,并采取中外翻译家合作的模式,即中国翻译家+外国专家审校,或是外国翻译家+中国专家审校。除此,那些有着鲜明个人语言风格的作品,应建立起作者和译者的沟通渠道,从而让外国读者能通过自己的母语体会到中国作家最准确的思想和表达。这样的尝试,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翻译更加贴近、忠实于原著。
走出去,对中国文学来说早就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我们的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已经走在了踏实前行与及时总结的路上,每一个人都深知文学走出去的必要与艰辛,也愿意付出心血让更多中国的作家作品为世界所知。只是希望,世界各地的读者可以阅读到那些真正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描绘伟大中国梦的文学作品,让更多人可以从其中看到真正的美丽中国。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