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长篇小说的年度狂欢

文章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佚名 时间:2013年04月16日 字体:

  
  长篇小说难产在国内,老牌知名作家创作长篇小说往往并不高产。长篇小说创作基本被看做衡量作家水准的标杆,作家创作时经常慎之又慎。
  记者于2011年采访贾平凹上一部长篇小说《古炉》及2013年1月采访贾平凹时隔两年之后的力作《带灯》时感受到了其对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无论从贾平凹现场向记者展示的VCR等创作资料的收集到潜心写作的过程,作家为此付出的心力颇多。创作周期也较为长久。苏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自己不是天才,写得可苦了。写一部两部很多人都可以,坚持写一辈子很难,写作这个行业艰苦之处就在于此。一个作家最难的就是同这种巨大的虚无感搏斗。由于不懂得拒绝约稿,使他长期处于透支状态。长篇创作的辛苦从中可见一斑。
  对于今年,中国作家们在长篇写作上表现出来的热情,《收获》杂志编辑、作家叶开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段时间正处于作家创作的节奏上。对于一些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作家来说,现在正是他们创作的巅峰期。此外,一些作家也很长时间没有出版长篇小说了。比如,距离余华的《兄弟》已经有六年,距离王安忆出版《天香》也有两年,苏童的《河岸》出版到现在也有五年了。
  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很多重量级作家也将推出自己的中篇和随笔重磅作品。继《空间在时间里流淌》与《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后,王安忆的随笔新编《波特哈根海岸》也已于今年春季推出。山东作家张炜《散文随笔年编》也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继续出版。1月11日,湖南文艺出版社在一年一度的原创之春发布会上推出了张炜共计18本的《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成为201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最醒目的一部书系。《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是张炜本人对自己过去三十年的散文、随笔创作的一次梳理和总结。书稿采用纪年的方式编排,在时间轴的横向坐标上一路展现作家的创作和思考。相对小说,散文这种体例,更能反映出作家写作当下的思索和情绪,对于理解作家的创作有着更好的启示作用。因此,本书可以说是解读张炜精神世界的最好文本。
  张炜在《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的序言中提到,这三十年里写下的散文和随笔,就像是一部长长的出航志。人是一条船,一个人的起步远行,就像是一条船的启航,并且始终是独自一人的水手兼船长。航船从港湾驶出,缓缓驶向风雨之中,这部出航记录,时而激越时而黯然,颜色逐渐斑驳、腥咸汗洇,那都是旅痕和足迹,也是由远及近的心音。比起用力编织的那些故事作品,这些文字好像更切近现实生存也更有灼疼感,但唯其如此,也才称得上一本真实的书。
  2013年,贾平凹、韩少功、苏童、马原等作家纷纷推出长篇小说重磅力作,单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就知道这一年中国文坛的创作热度。
  重磅力作争锋早些时候,作家苏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的长篇新作香椿树街系列已经写完,这部小说也会在5月初于《收获》发表。2011年10月,苏童领取新近长篇小说《河岸》获得的中华文学奖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多次谈及创作的艰辛。苏童当时用绕来绕去形容自己的写作状态,我个人不喜欢重复同样类型,下一部作品会从这个文本绕过去,故事、人物很不一样,更注重可读性。上一部是写实,下一部一定会离现实比较远。
  韩少功新作《日夜书》的责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室资深编辑丁元昌告诉本报记者,该书通过几位50后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变迁。作品的聚焦点是性格、情感及价值观的冲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后知青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等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用他们各自的一生回答了时代的精神之问。韩少功是当代中国作家中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真正具有当代文学精神的文学家,具有勃勃的创造活力,总是不断超越自己与同代人,走在时代思潮与文学的最前沿。他的小说从不盲目地追赶时髦,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社会的脉动。丁元昌介绍说,《日夜书》采用了看上去随意而质朴的结构方式,有慢跑甚至散步的风格,对读者多一点亲和性与日常感。较多使用‘闪回’和‘跳接’的方式,经常在远景中叠入近景,在广角中植入特写,力图提供一些观察的特殊角度,伏有一种诱导的心机。作者尽量让自己说的故事容易理解。这是新世纪来最具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长篇佳作,当代文学的独步标高之作。
  作家、出版人龙冬于3月13日撰文发表了自己对马原长篇小说《纠缠》的审读意见。从中得知,马原这部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完成于今年2月5日。这部作品首先在《十月》正刊今年第三期全文发表。《纠缠》是马原的第三部长篇小说。24万字。共分五卷。中国今天,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个人财产经过多年积累,甚至一代两代人的积累,正在突出地显示出一系列继承与分配中的问题。《纠缠》正是在这一系列问题刚刚凸显的时刻,生长出的艺术作品,相信会得到社会的认识和读者的青睐。龙冬在博文中说。如此结实紧凑,绝无拖泥带水的坚硬的长篇小说,如此把生活中日常现象和人情明晰地叙述出来的作品,居然出自今天中国作家之手,且没有破绽,没有捉襟见肘的不舒服,简直离奇。我们十月社做文学出版,应该具备这一纯正文学标准,以此确保事业之长久。
  而夏商的《东岸纪事》(上卷下卷)有如风俗长卷,生动地铺陈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发生于浦东的一系列情仇往事。以老浦东为布景,刻画了乔乔、葳葳、刀美香等一组组市井人物,勾勒他们爱欲交织、灵肉混杂的浮世人生。该作品糅合了现代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充分展示了作者机敏、细密而又诙谐的写作风格。
  出版扎堆传统大社记者注意到,知名作家对代表作品非常看重,出版社往往选择与老牌、知名出版社合作。上述年度新作集中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精品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一系列名家名作,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系列、张悦然的《鲤》系列、韩少功的《韩少功作品集》以及《莫言作品系列》(16卷)等。上海文艺出版社市场部营销编辑陆文珺告诉本报记者,仅2013年4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就将重磅推出名家新作,如:王安忆的《众声喧哗》及中篇集共8卷、韩少功的《日夜书》、蒋勋作品系列《此时众生》和《此生,肉身觉醒》、夏商的《东岸纪事》(上、下卷)等。陆文珺举例说,比如出版社精心打造的著名作家王安忆最新创作的中篇小说《众声喧哗》、6个短篇小说《爱套娃一样爱你》、《释梦》、《林窟》、《恋人絮语》、《闪灵》、《游戏棒》。《众声喧哗》写的是市井小民,延续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写实的细腻笔触。妻子去世后为排遣寂寞开了一爿小小纽扣店的欧伯伯,高大俊拔、有些口吃、在妈妈姐姐们的宠溺中长大的年轻保安囡囡,离家出走、泼辣能干的东北女人六叶,在上海滩喧哗和光怪陆离的背景里,上演了一段光影流变。喧嚣中有静寂,卑微中有真实生活的质地;绵密的写实中,又超拔而出清澈禅机。为了精心打造该书,出版社特别邀请了曾为蔡依林、田馥甄、黄立行、王力宏、张惠妹、曹格、林俊杰、五月天、林宥嘉、周杰伦、孙燕姿等明星进行唱片美术设计的台湾设计师聂永真操刀设计封面。
  马原新作的出版人龙冬也在审读意见中表达了对这部作品出版中的重视:发稿后每一个工作阶段环节,我都要知道。特别要严格三校,走黑马。特别是合成校样。特别是封面装帧设计。封面设计先行,并且同时开展各类媒体宣传,特别是网络微博和著名书评人的主动工作。该书稿出版,集团领导十分重视,给予很大支持,这些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希望责编和编辑室集中精力,精心打造好这一项目。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