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文学批评为何难以深入
由于受到商业化写作、新媒体兴起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莫衷一是。与之相辅相成的文学批评也遭遇话语危机。为何当代文学批评在文学阐释方面缺乏深刻性与有效性?要使文学批评重树其应有的功能及地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两套批评话语系统的错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教授告诉记者,当前的文学批评存在一种个体灿烂,整体黯淡的奇怪现象。当批评家们谈到某位作家或某部作品时,往往会出现较高的评价,譬如频繁使用杰出的、里程碑式的、史诗式的之类修辞词语,似乎中国当代文坛正呈现群雄并逐、力作迭出的繁华景象。而当他们谈及整个当代文学创作态势时,则立即启动另一套话语系统,哀叹当代作家思想普遍平庸、生活资源普遍匮乏、原创能力较薄弱、精品力作缺乏等。这两套批评话语系统都有各自的理论分析和逻辑建构,但是将其搁置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受。
除了批评话语系统的错位之外,由于商业化因素的渗透,功利主义也从本质上扭曲了文学批评,使其难以公正地、独立地生存和发展。作家认为批评家被工具化,完全与文学疏离;读者则认为批评家是商业宣传者,脱离了批评的本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贺仲明教授解释说。
不应回避解答真问题
随着交叉学科的兴起,文学批评开始逐步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继而产生了多种式样的文学批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岩泉表示,文学批评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让非文学的理论及方法为文学批评所用,拓宽文学及文学批评多样性探索的路径。
洪治纲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并不反对交叉学科理论的运用。因为文学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等。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和批评,确实可以广泛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各种学科理论。
受访学者强调,构建文学批评新理论不应回避解答真问题,否则很难出现真知灼见的评判。
张岩泉进一步阐释,构建新的文学批评式样,无论是术语的斟酌、结构的推敲,还是方法的选择、观点的证明等,都应紧紧围绕真问题进行,而有价值的真问题则来自批评家与文学及文学表现世界的深层对话。
挣脱评价机制的理论化镣铐
尽管文学批评的评价机制始终强调批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然而,理论建构这一评判标准却成为检视文学批评是否入流的关键所在。
采访期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表示,文学批评固然需要理论支撑,但是以此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则有失偏颇。实际情况却是,如果一位批评家缺乏理论谱系的建构,通常会在学术评价上被轻视,甚至被忽略。譬如,纵览当下各种学术奖项的评比结果,就可以发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优秀文章几乎极少能够进入获奖之列,大家更看重的是那些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理论专著。
这种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折损了文学批评的本质,使其实践的有效性和理论的建构性处于倒置状态。如此一来,文学批评界缺乏深刻洞见的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有学者认为,如今,已经功利化的评价体制多追求可观的量化指标。至于文学批评是不是失位、是不是贴近文学创作的实际,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至于是否有作家去看,亦无关紧要。这种评价机制制约下的文学批评,很难真正进行建设性思考,也难以具有真正的公信力。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