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推动艺术走向群众 搭建“打工者春晚”舞台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耿银平 时间:2014年01月20日 字体:

  
  推动艺术走向群众,我们应该搭建更多的打工者春晚这样的群众大舞台。艺术工作者及各种文化表演,既要注重荧屏效应,也要注重开门演出,多将艺术触角伸向广阔的基层。
  自从2011年第一届打工者春晚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首次亮相,到如今已是第三届了。尽管声音不够纯正靓丽,形象不够光彩耀人,舞台还有点简陋,但依然挡不住工友们的热情。
  打工者春晚是一种来自生活的艺术,其内容和着车床的轰鸣,夹杂着汗水、泪水和泥水的味道,接受了社会温度、基层适度的熏蒸感染。这种源自胸腔的艺术,同样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艺术构成。它让基层群众、打工群体,得到其乐融融的艺术自豪感和艺术享受。
  当下,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打工者群体成为推动中国巨轮远航的小而韧的力量。社会文化当然应该能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思乡怀念、无力维权打工者群体会因为这种共鸣而滋生更多发展自豪感、社会归宿感以及劳动忠诚感,文化构成也会因为这种基层标准而绽放出灿烂的艺术花朵。
  最近,与打工者春晚被追捧相对的,是一些豪华春晚的遇冷。少一些荧屏春晚,少一些艺术奢华,让更多艺术和文化走下荧屏,走向群众,走出虚拟空间,走向广阔的充满生活情趣的社会大舞台,这才应该是我们文化艺术的方向,才是艺术最应该具有的精神内核和公共情怀:贴近基层,与民同乐,成为改善社会面貌的壮美力量。
  反观当下的很多文学作品、舞台艺术和晚会演出,真正反映打工者群体的并不太多。不少创作者关门创作闭门写作,对基层沧桑、一线情感知之不多,自然就无感可发;艺术发展在技能崇拜中沉溺过多,而唯独对真情叙述不以为然,就会显得外强中干。在一些地方的广大农村以及城市广场,想看一场现场版文化大戏,已成了一种奢侈。这是文化发展的舍本逐末,也是一种文化枯萎,需要打工者春晚的民间舞台来支撑、激活。
  推动艺术走向群众,我们应该搭建更多的打工者春晚这样的群众大舞台。艺术工作者以及各种文化表演,既要注重荧屏效应,也要注重开门演出基层演出,多将艺术触角伸向广阔的基层,多和群众互动,让群众得到真正的艺术震撼和升华。而我们的艺术评价标准也应该少一些炫技崇拜豪华崇拜,少一些商业化、娱乐化的因素,多张扬艺术的真诚之核,给基层大众奉献更多来自胸腔的艺术,迎来真正的文化大繁荣时代。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