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蔡武:今年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介绍了2013年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和2014年重点工作,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蔡武介绍,2014年,文化行政系统将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指标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权益基本保障标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成立文化娱乐、艺术品等全国性行业协会,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画廊行业规范、艺术品鉴定和经营规范;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制定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和创意创业人才的专项政策;研究拉动文化消费的措施,制定国家艺术基金发展规划和申报指南;继续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开展古村落保护试点,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配套规章;推进北京、上海、深圳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作用,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创新等。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过程中文化部门角色定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时,蔡武提出了三个转变,即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这三个转变首先要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关系,这是改革的重点。其次要实现进一步简政放权,就是把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或者应该由社会、企业管的事情交给社会和企业,把政府应该管的事情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管好。
谈到如何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蔡武认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以均等化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和以效能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以财力的均等化推动资源配置均等化,最终实现服务的均等化;二是财政保障机制。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在文化建设方面要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增长的幅度不能低于同时期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逐步提高对文化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在建立以均等化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方面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蔡武表示,文化企业的税收问题是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中高度重视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对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视。国务院把小微文化企业纳入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中,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都适用于小微文化企业。目前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正在起草和运转过程中,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要继续深化和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积极协调财政部专项资金的支持,制定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的扶持计划,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推进措施手段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这些措施的推进将优化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扩大小微文化企业规模,提高它的盈利能力、发展后劲,充分发挥小微文化企业在活跃文化市场、激发产业活力、促进文化创新和增加社会就业、丰富文化供给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除了政府的政策措施,税收、财政政策的调整之外,更重要的是金融部门能够不断推行金融工具的创新,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创新一些新的金融工具,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可能要举行文化金融工作会议,专门研究推进文化和金融的融合。这项工作如果开展起来,将会对文化企业发展、文化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融资环境,也会促进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
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以保护、利用、管理3个关键词介绍了2013年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方面的情况。据介绍,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过一次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调查结论是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其中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对此,励小捷表示,虽然国家对文物修复越来越重视,财政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目前文物修复还面临三大瓶颈:一是人才匮乏,馆藏文物修复历史上是师承制,尽管近几年来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培训,但是和承担任务相比人才短缺是严重矛盾;二是有些关键技术现在仍然没有突破,比如青铜器的粉质灰的问题;三是可移动文物修复工艺复杂,周期相对较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完成任务。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