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克群 时间:2014年08月12日 字体: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一演讲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高度,对文明的特征、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


  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文明作为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客观事实,也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文明的发展既不是预定的,也不是均衡进行的,而是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辩证互动中推进的。各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观念体系、理想信仰以及心理构造、国民素质、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差异性,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个性色彩的文明样式。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差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种文明的发展并不排斥其他文明的发展,也不必然地以其他文明的衰亡为前提。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种文明的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交流、影响、吸收、融合。每种文明都会从其他文明中汲取养分,同时也给其他文明以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尊重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是每个国家应具备的基本态度。不顾当代世界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动辄以孤立、制裁相威胁,这种霸道行为只能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各个国家只有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互相促进,才能创造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世界。


  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明走向世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途径日益广阔。文化因素在新世纪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大。因此,切实做到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就显得尤为迫切。
  不同文明间对话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容易误读的途径是加强不同文明间交流和对话,增进彼此了解、信任。应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不同文明间对话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文化交往越来越多。不同文明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同样,只有在文化层面加强沟通和了解,才能为政治、经济等领域更加紧密和可持续的合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文明冲突就可以化解,文明和谐就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各有不同,只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交流互鉴,才能形成一个多彩世界。
  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命运共同体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向世界各国阐释中国的文明观,重申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呼吁世界凝聚共识、携手和平,消除偏见、增进了解,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