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与矿山广播

文章来源:重庆能源南桐矿业公司 作者:姚玲 时间:2014年08月14日 字体:



    在我们这类较大的国有企业,无论在哪个年代,宣传工作总是搞得红红火火,宣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广播、报纸、标语、橱窗、文艺演出等等。在电视还没普及到矿山的时候,广播作为企业的宣传载体很受各级领导重视的,也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喜爱。
    我还是小学生时,父母所在单位就有广播站,并且是高音喇叭,每天播三次。清晨我们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醒来,没有了睡懒觉的习惯;中午吃饭时听着广播里在播厂里的新闻,通常是好人好事、生产捷报之类。下午放学和同学玩耍,听到广播响,迅速往家跑,赶在父母下班之前回到家里。好像一天的生活是踩着广播的节奏在进行。要是某一天停电或是高音喇叭出了故障,人们那天的生活节奏就会被打乱。
    没有电视的日子,对人们来说,听广播和收音机既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电影插曲很时兴,我们从广播里学会了很多歌曲。父母厂里的广播站一段时间反复放电影《阿诗玛》的唱片,那些插曲我都能背唱了。还有长篇小说连播,有时还有广播剧,甚至是名著改编的,如《西西里柠檬》《简﹒爱》等。在少年时期,因为喜欢听广播,也用心听,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对心灵和未来人生有益的东西。我还经常拿着一篇报纸,一本正经地学着广播员:某某广播站,同志们,现在开始播送那时我就有一个梦想,成为电台播音员,不行的话当一个广播站的广播员也好,可以在上班的同时极大地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偶然得知重庆南桐矿务局(现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公开招聘播音员,怀着矛盾的心情报了名。因为当时自己在中学教书,有人说中学教师去做广播员,好像是吃错了药。可自己总与广播有那么一点情结,心里就想:能否考上还不一定哩,随命运安排吧。后来我就踏上了宣传工作之路,一直干了二十多年。
    当我身处矿务局最高办公地点南桐矿务局广播站开始工作时,我才领悟到,个人兴趣只占了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这份工作的责任。广播是宣传工具,是党的喉舌,不能有丝毫差错。矿务局的广播站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要新闻节目外,还自办有矿山新闻,煤矿安全知识讲座,生活栏目等。
    每天清晨,我披着朝露登上广播室,清好嗓子,做好黎明时的开播。伴着广播的声音,我感觉矿山在苏醒,大地开始动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转播中央台新闻的间歇,我推开窗,看楼下晨练的人,看坐在下面石阶上听广播的人,他们交谈时,我想谈的是与广播新闻有关的话题,于是心里很舒畅,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有很多人关注。在这种责任感和满足感交织的过程中,岁月也如水般流走。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开始普及到矿山,后来企业建有线电视网络,并开办了电视新闻节目,矿山的人们乐于接受在家里看既有声音又有图象且节目丰富的电视,许多年一枝独秀的广播尤其是高音喇叭渐渐隐退。
    与南桐矿山走过一段历程的人,对矿山广播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而我是深受其影响,影响到我的事业、人生,有酸甜、得失。虽然在回忆中怀着许多的慨叹,叹矿山的风风雨雨,叹人生的坎坎坷坷,叹个人在历史中只是尘沙一粒,风过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想想自己曾经做着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无怨无悔了。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