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一个人的语境,一个人的追寻——“吴晓煜作品研讨会”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煤矿文化网 作者:付晓豫 时间:2010年11月09日 字体:

一个人的语境,一个人的追寻

吴晓煜作品研讨会侧记

付晓豫


    视角殊异、种类繁多的作品出自一个人,那么,无论这些作品怎样异彩纷呈,其内在仍然由统一的思想贯穿为一个整体。拥有这种内在思想的,是一位为人们所敬重的先生吴晓煜。吴晓煜的作品涉及历史、文化的多个棱面,这其实正体现着人文科学不同类别的划分中,始终存在的思想意识与社会形态的共同渊源。
    有渊源的事物带着天然的厚重感。不久前,吴晓煜作品研讨会召开,名家云集、众人关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发表致辞,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梁嘉琨讲话,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发来贺电。
    隆重的气氛超越了一次作品研讨会的内涵。吴晓煜成为一个契机,让人们自由地表达了对一种写作方式的认可,对持续关爱生命者的敬重,对精神与情感的哲学式探讨。

    对安全的恒久情怀

    在更多人的印象中,吴晓煜仍然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位老领导、资深专家。这样的印象,当然不会在洋洋洒洒的14部作品中落空。无论是吴晓煜的文人趣味还是史家情怀,我们都能看到背后那双对安全始终关注的目光。
    吴晓煜的14部作品中,有7部是直接关于煤炭行业的。立足煤炭行业而涉猎安全,在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下极具针对性。吴晓煜在大量的考证中,梳理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煤矿的印象,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煤矿管理,还原了许多珍贵的史实,秉承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而借古喻今。
    吴晓煜的《煤史钩沉》中,有一辑是专门关于安全的,其中谈到了煤矿的火灾、水灾与人祸。经吴晓煜所考证的一首令人心酸的《采煤曲》,逼真地描绘了古代煤窑工人的艰辛与悲惨命运,也使得整部中国古代煤炭史变得生动与悲凉起来。吴晓煜在《中国煤炭碑刻》一书中告诉人们,元代山西灵石县的井(阱)戒,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一块安全戒碑,它说明早在700年前,人们就非常重视煤矿的安全警示教育。而《矿业史事杂俎》一书中,关于历史上广西南丹县矿业开发的一系列文章,则写于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特大透水事故之后,使人们抚弄着历史上的似曾相识之处而陷入深思。
    如果从安全的角度去寻觅,每一部书中的闪光点无法在这里稍作列举。吴晓煜心中时刻怀着对包括矿工在内的所有普通劳动者的关切,从原国家安监局政法司司长的职位上退至幕后,他仍然尽已所能地为他们的安全与健康而不停地奔走着。
    作为一名煤炭史专家,学历史出身的吴晓煜以自身实践再一次提示人们:世界上不存在脱离于社会的封闭、孤立的文本,写作者的品格正是提升其作品的关键。


    对作家的再次定位

    吴晓煜作品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办公楼10层的多功能厅召开,这个地点的确定,是中国作家协会对身兼多职的吴晓煜作家身份的再一次强调。
    但吴晓煜作品与人们观念中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却是委婉的、低调的。如果以小说、诗歌、散文为界限,那么,《名人与煤炭》《学林漫笔》《瘟疫纵横谈》《酒史钩沉》等,乃至于《纠正错别字》,该如何去评判呢?
    陈建功、雷达、胡平、梁鸿鹰、孟繁华、崔道怡、刘庆邦、徐坤、吕先富、冯俐等著名作家、评论家,恰恰对吴晓煜的这类作品给予了高度关注与赞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雷达认为,吴晓煜的作品使人们重新理解着作家的涵义。他说,作家的概念,在近些年被理解得越来越狭隘了,虽然小说、诗歌、散文是必不可少的,但吴晓煜先生给了我们一种启示,他更是一位真正的著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说:这种不断追求拓展知识领域、不断追求学识境界的精神,是值得在文学界提倡的。
    时至今日,对于文学是什么,人们仍未能有一个统一的、得到所有人认可的概念。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艺术是真理之运用。那么,什么是真理?如果把过于理论化的问题暂时搁置一边,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史料、详细的考证,都是吴晓煜作品中令人们信服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渗透,正是吴晓煜写作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精神。
    比如,《酒史钩沉》就是吴晓煜博学多识的一个佐证。这是一部奇特的书,风雅而有趣味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说: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学术化,当然也可以当作学术书籍来阅读。但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却是,它很学术也很好看。其实,这也是吴晓煜其他作品共有的特性。为此,孟繁华赠七绝一首:饮酒当如吴晓煜,流霞深处史钩沉。如数家珍醉如痴,古今壶里是乾坤。
    在大众文学如潮水般涌过社会时,一方面是令人们感到向下流动的文学娱乐事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也有一批像吴晓煜这样的作家,在有趣味儿而又很实用的作品中,以优雅的风范对大众做着向上引导。


    对观念的独特表达

    纵观吴晓煜先生的全部著述,其阅读中的观察与品味色彩浓重。人们观察着具有审美特质的历史现象,也品味着饱含历史积淀的审美表述,在历史与文学的重叠处,体会着吴晓煜式的语境带给我们的触动。
    吴晓煜的作品语言看似不动声色,却又暗中流淌着一股真切的情感。他的学者身份使他的思维科学而富于理性,这种精准叙述的作品本身,就使文字在不知不觉间深刻起来。
    吴晓煜自我评价:我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安全的。他意味中的安全,因文化的浸润而变得柔软与贴近。在全社会都关注安全的今天,他另辟蹊径,在现实政治的色彩中加入了审美趣味,无意间与当今文化发展中不可抗拒的倾向重叠,为安全终极目标的实现贡献了一份力量。
    事实上,美在诞生之日,是与实用性结合在一起的。只是人们后来研究美的概念时,美才变得抽象起来,表现为对艺术作品的不及物的、非工具特性的定义。吴晓煜不同作品的不同功能,在交织中清晰地印记了关于美的客观历程。
    比如,我们在《华夏与海国游记》中所看到的一个人的旅程。
    在普遍的印象中,一个人的旅程往往与孤独相联,他们简单的行囊里包裹着生命的欲望,沉默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但是,吴晓煜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旅行者的精神,他的一个人的旅程,所经之处要复杂与繁华得多。绍兴,镇江,扬州;日本,曼谷,意大利;无论是华夏还是海国,在长久的岁月积淀中,一座座历史名城的绮丽与繁华,在吴晓煜的客观描述中,渐渐显露出一种说不出的世事沧桑,体现了旅行者对生活本质的真实接近。
    这是已经参透了繁华世界之后,吴晓煜对事物的根本看法,也是他对手中的笔自如运用的最好佐证。在这样的底色中,吴晓煜对安全所持有的理想与热情,让他将安全当作一个知识对象,如布道者一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播着。
    吴晓煜的作品实际是他大量社会工作之余的副产品,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责任。在一个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社会里,或许这正是传播安全文化的一种睿智方式。在国民安全意识强化的过程中,吴晓煜笔耕不缀的行为本身,就是对致力于此的人们一种有寓意的启示。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