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学传承首要靠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为山 时间:2014年11月15日 字体:

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词的出现有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在西方文化进入以前,中国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学术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军事、经济和文化大举袭来的情况下,近代中国产生了国学的观念,它作为与西学、现代学科相区别的一个分类,来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用来应对西方文化进入后的弱势文化格局。所以,国学是为了有别于西学,特别是为了维护中国本土学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兴起的。

纵观中华文化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无论是传统的国学,还是中国近现代兴起的学术文化研究,国学可以说都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爱国主义是国学的核心要素。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是以其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和团结御侮、视死如归的不屈精神为特征的。季羡林先生说得好:“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汉至清有一系列爱国主义人物,深入人心,这种情况在别的国家很少见,我在欧洲呆了好多年,因此了解一点,欧洲如举一个著名的爱国者就不好举。”他认为中国的爱国主义,一种是爱我们的国家;一种是爱我们的文化。汉代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唐代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千古名句无不表现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到了近现代,爱国主义学术传统的时代性、主题性更加鲜明、更加突出。章炳麟在日本东京提出“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热肠”的口号;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是解放前最著名的中国文化史专著,书中尽力宣扬古代爱民、保民、重民以及民权、民主的进步思想。可以说,国学的“国”字,本身就包含了爱国的情结。创立“国学”一词之时,就有“国学之不知,未有可与言爱国者也”和“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这些词句,可谓语重心长,铿锵有力,都系统表达了国学为立国之本、民族之魂的观点。

第二,人文精神是国学的基本气质。以儒家文化为典型的中华文化最为重视人的德行品格的熏陶和培养,强调“君子之风”的养成和秉持。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鲜明表现了道不远人的精髓。“人生境界说”是国学和中华文化的独特景观。例如我们传统中国人历来特别强调人生“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的区别和递进。人文精神还包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非常高的理论价值。

第三,和谐理念是国学的显著特色。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这里的和谐,首先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特别强调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的价值取向。和谐理念还包括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学复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应该是我们今天讨论和建设国学的根本指导方针。

第一,加强学校教育,使国学深入青年一代心中。

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便缺乏一种归属感;一个对自己的传统不懂得继承发扬的民族,便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增强民族认同,必须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这里最重要的无疑应该是国学教育。

近现代以来,国学教育时有时无、时缓时急。晚清从书院到学堂,新的学科体系基本上是按西方的标准来建立的,新学堂还保留了经学的地位。但到蔡元培当教育总长的时候就全部撤销了,经学科目完全废弃,经学从此就无家可归、四处飘零了。自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成立国学门、国学研究所等机构之后,作为南京大学前身的东南大学等校又先后成立国学院。例如,东南大学国学院计划分科学、典籍、诗文三部,从学说、图谱、器物三方面,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哲学、文学、美术、教育、风俗等历史现状。历史到了20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大学生通识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弱化的现状,著名教育家、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以敏锐的时代眼光和浓厚的中华文化情怀,在全国率先倡导在高等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他强调大学语文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一条线是可以培养、锻炼、提高学习者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条是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绝不是简单地增加了一门课程,它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到现在,许多高校也成立了国学研究机构。不过,相对于国学的博大精深,我们现在的教育机构力量还太薄弱,教育者人数还相对稀少。而且,国学至今还没有大面积进课堂、进教材,因此并没有切实走进大学生心里,造成了广大学生对国学的陌生和疏远。我们希望中国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历史进程中,能充分重视国学所扮演的世界角色,充分考虑国学和全球化的关系,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之中,能充分重视国学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在此进程中,也可以考虑把国学纳入我国大学的学科建设体系。

第二,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使国学融入世界。

国学从来不是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的,而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尊崇国学,绝不意味着自我封闭,而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在研究国学的同时,吸收、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与时俱进,使国学精神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对当代中国而言,国学要勇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不断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渠道、途径和方式方法,例如继续办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要培养专业的文化推广人才,提高教师汉语教学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培育汉语学习市场;要凝练对外宣传主题,构造对外交流载体,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品牌项目,把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与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结合起来,形成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文化象征。

我们今天提国学这个概念,一方面要把它变成一个民族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要发扬它积极的成分结合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实践中,以发展我们今天的人文智慧,来解决今天中国乃至世界面对的社会文化课题。

(吴为山 全国政协委员)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