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中华母亲节”说开去

——访全国政协委员叶向真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邱振刚 怡梦 时间:2014年11月15日 字体:

“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不同民族的母亲节是不同文化的载体,流淌着本民族的血液。大约在20年前,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中国引入了美国的母亲节,误认为母亲节可以是‘世界的’。但正如前‘台北文化局局长’龙应台所说,中国人过洋节就像是进别人家的祠堂,拜别人的祖宗,拜了半天,不知姓张姓李何方神圣。”这是本届全国政协会议提案之一《吁请各界领导支持建立“中华母亲节”》中发人深省的话语。

记者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采访了这一提案的发起人、全国政协委员叶向真,从“中华母亲节”说到儒家文化、民族传统,北京会议中心会客大厅的辉煌灯火下,她言笑从容,人淡如茶,雅然有林下之风,温言浅语中隐隐透出对中国青少年成长、传统文化传承的些许忧虑。采访结束后,叶向真匆匆和我们道别,她说还要对提案再做些修改。大厅中远去的七旬老人背影优雅,一步是一声古典的回响,那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声音。

“像孟母那样做个好母亲”

记者:2008年您就曾与贺捷生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将孟母生子之日(阴历四月初二)设立为“中华母亲节”,2004年李汉秋教授也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创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中华母亲节”。

叶向真:是的。我国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母亲,孟子的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一位。西汉《韩诗外传》和刘向的《列女传》详实记载了孟母仉氏在不同阶段教子的几件事,其中“孟母三迁”、“断织喻学”流传最广。南宋《三字经》推她为中华贤母的代表,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短短几句颂扬,不但中华儿女耳熟能详,孟母懿范更远播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

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脉络是从一个“孝”字开始蔓延、流传的,古代选公务员就被称为“举孝廉”,其中“孝”的标准在最前面。一个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如何去关爱别人、关爱社会、报效祖国?中国人过年都要回家探亲,哪怕骑自行车、摩托车也要回家,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庭责任感、家庭凝聚力。一到过年、过节,各地交通堵塞多半是因为游子回家,我曾觉得这事很恼人,现在觉得是一种安慰,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景象,中国人渴望家庭团聚。这种情怀,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西方没有这种习惯,圣诞节里儿女给父母寄明信片到养老院,老人拿着明信片激动万分——孩子竟然还记得我,在中国人看来,这算什么孝敬?

中国人的春节是家庭的节日,外国人的新年是自己的节日。国外的年轻人过年出去旅行,不会想到和老人团聚,可是别忘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如果你这样做给子女看,那以后他们也会这样对你。所以说中国关于“孝”的教育是最人性的。中国人过年、过节也去旅游,但是要带上一家老小同去,这就是中国文化中传统伦理关系的写照。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生存,将来儿女都会孝敬你,七八十岁走不动了,儿女会来陪伴你,人情、人性就体现在这里。

中国的家教来自父辈的榜样,他们的孝敬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父亲经常给我讲他的母亲如何帮助穷苦人。他说自己小时候家里也很穷,要饭的人从前门进来,我爷爷就说,没有吃的了。我奶奶不敢违抗爷爷,就悄悄从后门出去,叫那人回来,把一碗饭扣在他的碗里。奶奶非常慈悲、善良,我们后辈对她的尊敬来自她的行为,她用行为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关爱他人。

记者:年轻人这些年来也会在由西方传入的母亲节那一天向母亲表达一份感恩之情,但您的解释让人感到,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中华母亲节”不但要求子女向母亲感恩,对母亲也是有要求的,就是要求母亲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叶向真:这是“母教”。现在的母亲对孩子太过宠爱,教导的责任都交给幼儿园老师,要知道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人母者要学习“孟母三迁”,像孟母那样做个好母亲,为孩子创造学习条件,做孩子的榜样。母亲做得好,孩子就会学好,溺爱是一种“失教”。

“失教”的孩子不懂礼仪,不懂人情世故。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可是现在的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太少。从五四“打倒孔家店”开始,孔子的学问被扔到垃圾堆里,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传统文化被扫荡得所剩无几,几代人都没有学过了,父母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我们倡导恢复学习传统文化,不止是少年儿童,父母、老师、企业老板、政府领导都要学习。“礼”是尊重,是入乡随俗,到了异国他乡,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很好地相处。

我们出国旅游,西方国家有的旅游景点用中文写着“此处不得扔垃圾”,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没有教养、礼仪。同是炎黄子孙,台湾地区的人懂礼貌,因为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没有断过,而我们今天的课本里还有几篇古文?我们提倡学习《弟子规》,就是要从基本的做人规则开始补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先有基础才能接受那样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

“到孔子那里寻找答案”

记者:可是像《三字经》中的“父子先,君臣后”,《弟子规》中的“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思想是不够与时俱进的,不适宜在当下学习了,有专家、学者主张在教材中删去这些内容。

叶向真: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经典”一语中,“经”是经历、经验,“典”是标准、法则。经典是两千年来多少代人用自己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不停地经历、不停地验证得来的。古人总结了社会上各方面的经验,告诉后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这条路能走,那条路不能走。非常可贵,不能随便改,如果今天要改,后辈就不认识祖宗了。古人把一整套做人的智慧浓缩在简约的言语中,后人无法复制。那些所谓不够“与时俱进”的内容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比如,《弟子规》里有“药先尝”的说法,因为古代人喝的是汤药,子女要先尝一尝烫不烫,我们要让孩子懂得,这是祖先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古人对老人的关爱和孝敬。就好像现代人给婴儿喂奶,先要摸一摸奶瓶的温度,还要滴在手背上试一试,才给孩子喝。经典中的确有些思想在现代不适用,但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我们应当告诉孩子祖先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到了生活实际中这种事情孩子们难道就会认知错位么?

记者:您说得非常有道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还应以继承和弘扬为主,比如不久前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竖立了9.5米高的孔子塑像,不但国人反响热烈,外国媒体也非常关注。

叶向真:这件事是很好的。孔子是万世师表,海外已有200多个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联合国立有孔子像,设有“孔子奖”。有国际机构把世界各国先贤按影响力排名,孔子列为第一。我们作为孔子的传承人,儒家文化的后继者,第一次把这么大的孔子雕像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可见我们对孔子是更加尊敬和重视了。

英国有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罗马教廷都很关注他的言论。他指出,人类怎样在21世纪生存下去?要到两千年前中国孔老夫子的学问中去寻找答案。21世纪的世界是纷乱的,从人与自然到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变得万分紧张。汤因比研究了儒家文化,要求西方人转向东方,为了避免种种世界性的劫难,解决种种棘手的问题,到东方去“取经”。教皇把他的言论通过教廷传扬到世界各个国家,世界各国都开始钻研和学习儒家文化。可悲的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却曾经对它弃如敝屣。

儒家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也曾显赫一时,但今天他们辉煌的古代文明通通交给了考古学家。而儒家文化维系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完整,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没有文化断层,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不客气地说,西方国家尊重中国,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今天。现在有一些西方国家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在国外生活、工作遭到当地人不友好的待遇,这种敌意的形成,两边都有原因,从自身来说,我们没有学好传统文化。

五千年来,尤其是后来有了文字,文化凝聚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我们的民族不会衰落。古代游牧民族也很强盛,也曾打得中原地区招架不住,然而这些强悍的游牧民族最后都融入中原地区和中原文化,这证明了我们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强大。孔老夫子了不起之处就在于谁用他的儒家思想,谁就昌盛,谁就能团结整个民族、创造盛世。康乾盛世就是用儒家文化打理的。慈禧太后把这一套治国之道都丢了,她只相信扶乩、巫术,国家就要灭亡。历代统治者统治中原都要重新为孔子命名,以示重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大智慧,教人如何做皇帝、大臣、官吏、百姓。就好像社会上必须要交通规则,人行道、自行车道、快车道、超车道应有尽有,什么样的人该走哪条路都说得清清楚楚。如果路上的标识都没有了,肯定会出交通事故。人的关系靠礼仪来维持,又与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有关,家庭中有父母兄弟,单位里有上级下级,人在社会中离不开这几项关系,儒家文化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找寻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令我们不至于处处碰壁,别的国家没有这么完善的社会管理法则。

“社会发展应以和为贵”

记者:把孔子学说比喻为社会的“交通规则”非常恰当,但当今社会也有法律,而孔子的《论语》是就事论事的片段式言说,对当时人们行为的规范却比今天的法律、法规更有力,是我们的法律、法规出了问题吗?

叶向真:因为是人心出了问题。有道德的人不会犯罪,对于没有道德的人只好用法律去限制他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描述的是古代安定和谐的社会状况,古代也有律法,那是给少数不守法的人设置的。我们上世纪50年代曾有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不像当下社会,人们缺乏安全感。古人潇洒、安逸,旅人到谁家去都可以吃上饭,到任何村子都可以讨水喝,如果是现在,肯定被认为有不良企图。孔子非常佩服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他们建立的周礼是最完备的法律,孔子毕生为恢复周礼而努力,我们现在学法律也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提倡恢复传统文化教育,因为它放到哪里,哪里就起“化学作用”,让人心变好,不孝的人、不关爱他人的人会改变,让企业像一个家庭,领导和员工就像一家人;邻里之间从老死不相往来到互相关心,有好的健身方法奔走相告,有事情托付给邻居一点不担心。这种理念营造的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

记者: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研究儒家文化并不仅仅因为中国世界地位的提高,还因为儒家文化对各个社会的发展都有所裨益。

叶向真:西方文化是以竞争为核心的,弱肉强食,贫富分化。西方人是好斗的,西方教育告诉人的是怎么使用技巧炒股赚钱,这是一种巧取豪夺的生存法则。儒家文化则截然不同,是一种“和”的文化。我们一进故宫首先看到太和殿,然后是中和殿、保和殿,到处讲求“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只有“和”才是最好的关系,社会发展应以和为贵。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堆火,大家依靠火焰维持生存,西方教给人们如何找到最大的、最好的、燃烧时间最长的火把,把它拿走;中国教给人们如何想办法让这堆火烧得更旺,向里边加柴是社会的义务,人人都应该关爱我们共同生活的平台。“和”文化令我们为别人着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过去,一个村子里如果有个小孩淘气了,任何大人都可以批评甚至打他,家人还会说,谢谢,你替我管教了孩子。现在的孩子,外人如果打他,家长肯定要和那人拼了。而且人们也没有闲心去管别家的孩子,甚至街上有老人摔倒了、病了都没人去扶,太冷漠了,更不要说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中国古代出了很多英雄,我们到现在都记得、敬佩他们,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岳母刺字就是教导岳飞忠于自己的民族国家。学习传统文化令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对社会、他人都有关爱之心,只有这样向心性的文化才能使民族凝聚起来。

 


叶向真(凌孜),叶剑英元帅之女。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她导演的电影《原野》(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曾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世界最优秀影片推荐”的荣誉,并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上世纪80年代曾供职于中国新闻社,现居北京,致力于儒学研究及儿童经典诵读的推动。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国学[ 11-15 ]
下一篇:《红楼梦》可以续吗?[ 11-15 ]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