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濮存昕:把我们戏剧人紧紧团结在一起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新荣 时间:2015年07月21日 字体:

7月15日,在中国剧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62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当选为新一届中国剧协主席,成为继田汉、曹禺、李默然、尚长荣之后的第五位中国剧协主席。

选举结果公布后,濮存昕表示诚惶诚恐。“这个职位的天地太大,我未必担得起。在这个位置上的应该是我们所景仰的前辈,我一个小辈怎么敢当。包括我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有点茫然,他心目中的剧协主席是曹禺先生这样的人。他没说话,我猜他心里想的是‘你小子胆儿够大的。’”濮存昕觉得,这个空间不是自己所熟悉的。在当天由新任主席主持通过一些会议决议时,他都显得有点“不在状态”。“我都不会说话了,脑子还不在这个位置。”濮存昕说,“俗话说见贤思齐,可走上主席这个职位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有些不适应,不太自在。”生活中,濮存昕曾写下“求冠居二”以自勉,自己更信奉要做最好,但不要当第一。作为新任主席,濮存昕表示,现如今是自己“摆平心态的时候”,“以后不但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要知道大家想做什么,包括剧协已经在做的事,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濮存昕的社会角色有很多,如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公益大使、北京人艺副院长等等,但他首先是一个演员,这也是他心中最为珍视和敬畏的一个身份。濮存昕从小跟着父亲苏民在北京人艺长大,34岁时正式成为北京人艺的一名演员。在1989年北京人艺的第二版《雷雨》中,他“接过父亲的班”,扮演第二代周萍;在电影《一轮明月》中,他深情演绎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传奇一生;在舞台上,濮存昕用了20余年时间,演绎人艺经典话剧《李白》……怀着“戏比天大”的那份对艺术的初心和尊重,濮存昕给观众留下了众多的经典舞台形象。濮存昕说,演员不能安于一隅,做个浅薄的人,要有阅读、有谈吐、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他坦言,自己的所有知识来自于内涵丰富的戏词,来自于那些他所扮演过的人物角色。在30年的演艺生涯里,濮存昕也与他曾扮演的那些角色一起成长、升华,甚至融为一体。在艺术的舞台上,他永远是一副看破红尘、玉树临风的样子,圈内人谈起他,都爱用心静如水淡如菊来形容他。

“我记得有句话,叫舞台、剧场可以改变或者说滋养一个城市的性格。”濮存昕始终认为,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有这样一个空间可以休养生息,用真实的舞台魅力,获得人生的各种有益的信息,导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而演员也在其中得到修行。他曾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留学生的信,至今记忆深刻。这位留学生在信上对濮存昕说:“每次回国,北京人艺是我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不期望与你签名合影,只想确定你是不是还在演,还在舞台上。”观众的这份厚爱让濮存昕感动不已。在他眼里,演员这份职业是崇高的。正因此,在多次参加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下基层的演出时,无论是在台下还是在舞台侧幕条处,濮存昕总是瞪大眼睛“偷艺”,从其他剧种演员身上汲取营养;正因此,身为一名话剧演员的他对其他兄弟剧种并无偏见,而且深知传统剧目的戏码里有着无比丰富且对年轻人具有良好教育和启迪意义的精神食粮;也正因此,他更是深深体会到了坚守戏剧这方舞台的种种不易。

“戏剧不是‘拷贝’的艺术,而是要靠‘座儿’来说话,靠观众的现场观看,靠戏剧家一场一场的演。”濮存昕认为,中国戏剧界人才济济,但每个大腕名家的背后都是“台下十年功”的辛劳和汗水。用他们的辛勤耕耘,十年、二十年,慢慢培育着中国戏剧的观众基础。“就像镰刀割麦子一样,得一刀刀地割。在黑龙江下乡的时候,那里的地块很长,稻子成熟后,满眼望去望不到边,我一刀一刀地割,3天我割到了头,那种成就感和我每天演戏谢幕时与观众在一起,看观众反应、与观众互动的愉悦是很相像的。”濮存昕说,看戏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可看,第二层是可赏,最高层次是可品。不要把观众看成是学生,也不要把观众看成是俯首膜拜的上帝。“戏剧的终极追求是戏剧家可与观众共同创作,从观众的唏嘘、鼓掌、欢笑声中,演员可与观众进行会心的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人说我拍广告赚钱了,其实这和演戏是相辅相成啊。拍广告后我就可以专注于舞台,不用去演那些因为五斗米折腰的质量欠佳的作品和无聊的影视剧。”濮存昕说。

面对演艺界的各种不正之风,濮存昕说,演员一定要在乎“别在观众面前丢脸”。演员的道德,尊重观众是第一位的。德不是一个可以挂在口头上单摆浮搁的概念,它是生命内在品质的显现,不是成心要做一个什么事情,而是演员的一种自在自为的直觉。在他眼里,中国剧协民风淳朴,没有太多的争名夺利。大家看重的是戏台而不是主席台;看重的是三尺讲台,组织戏剧培训带出更多文艺子弟让中国戏剧薪火相传,而不是走向高高的领奖台,拿完奖杯然后刀枪入库。

濮存昕曾为自己写下“玩、学、做、悟、舍、了”的六字感言,希望自己的人生达到自在从容的新境界。当选新一届剧协主席后,如何干好这个新的社会角色,濮存昕总结道:“干主席我有三条优势,一是我喜爱这方舞台,尊重这个行当里所有的从业人员,二是,我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最后是,把我们戏剧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大家伙儿一起干。”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