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植根矿山沃土 尽展青春才智

——记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机电运输科技术标兵王跃

文章来源: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 作者:刘仍索 李忠保 时间:2016年05月05日 字体:

导引:

王跃,33岁,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现在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机电运输科从事矿井机电设计工作。

工作以来,参与了该矿井首个综采工作面升压供电设计、井下运输专用车辆规模化的研制应用、主副井变频电控改造、35kv变电所无功补偿系统应用等多项大型技改项目。相继在《山东煤炭科技》、《能源技术与管理》发表了《蒋庄煤矿综放工作面供电方案的研究与实施》、《采区溜煤通道封闭式溜煤槽的设计与应用》等4篇科技论文;《主井摩擦式提升机防重载下放监控系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他始终激扬理想和斗志,胸怀感恩和忠诚,用心工作,创新创效,先后获矿技术革新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其它技术革新成果40余次,平凡岗位上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他的工作信念是:扎根蒋矿,建家立业,言真行实,飞跃巅峰。

家在蒋矿,青春在这里激扬

1991年,王跃随父母来到蒋庄煤矿至今已经25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煤二代”。2006年大学毕业后,怀着对矿山的依恋和满腔挚爱,他又回到了这热土,再次跨入蒋庄煤矿的大门,实现了从学生到员工身份的转变。

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给了他一个不小的“下马威”,矿井现代化、自动化、机械化应用程度之高,都是所没有想到的,当真正面对实际工作时,他深感自己所学的知识,离工作要求相距甚远,那个短暂的自我调整阶段,让他明白了“迷茫彷徨”的含义。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父亲告诫他说: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奉献,你没有经历过黄贝煤矿和蒋庄煤矿建矿之初的艰苦,相比之前的工作环境,你们是赶上好时候了,要想扎扎实实在矿上干,就要静下心来,扑下身子,不懂得可以问,不会的可以学,年轻人要经得起挫折。寥寥数语打开了他的心结,理解了正是父辈们的辛勤汗水成就了蒋庄煤矿今天的辉煌,他不再迷茫,学习上一辈人那种朴实、务实、扎实的精神品质,学着感恩,主动融入这个“大家庭”。他告诉自己:手中攥着“接力棒”,就要全力跑好这一程,要像父辈们一样扎根蒋矿,为她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梦想!

心在现场,信念在这里坚守

今年是王跃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的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也让他懂得了理想需要行动,信念需要坚守的道理。

2006年11月,集团公司开展“三定”管理,他从开拓科分到现在的运转工区,从一名见习技术员“沉到”班组从事维修工作,面对周围职工的不解和疑惑,他坦然面对,那个时候他就在想,在机关拿笔绘图,敲击键盘的手,到基层一样能够拿得起钳子、扳手和螺丝刀。他在心底告诉自己:事在人为,只要坚持坚守,路就在脚下!磨炼与摔打才是成长成才的“原动力”。为此,他全身心的融入工作中,春天他在矿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夏天他在硫磺味刺鼻的矸石山维护天轮,秋天他在冰冷的井筒里检查罐道,冬天他爬上门楼架上加固焊补……

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经过矿综合考核,他有幸被选拔到技术岗位上来,又干起了“老本行”。他在心底告诫自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不要辜负了组织给予的机会和领导的期望!

2014年,该矿南十一采区进入安装日程,采区供电、排水、运输等系统的设计工作摆在他的面前,这也是一个检验自己业务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他白天下井到现场测量数据,晚上查阅标准、搞设计,在通过大量的理论计算后,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呈现在一张张设计图纸上。到现在他还清晰的记得,在南十一采区泵房安装时,由于供货厂家的失误,造成了到货的水泵与厂家先期提供的图纸不符,直接影响了安装进度。那个时候他就一个信念,大事难事看担当,决不能因为设计图纸影响安装进度。为此,他连续5天没有离开矿,经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南十一泵房从设备安装到完成管路敷设,比矿计划提前了4天。在矿年度工作会上,该矿机电运输科被评为“特殊贡献团队”,这一殊荣也印证了机运专业团队敢打必胜,有我功必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这个“特殊贡献团队”的一份子,他的内心也是充满了无比的喜悦。

爱在岗位,能力在这里展现

学习是通往成功的阶梯。面对煤矿科技工作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只有立足生产实际,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才能适应工作需要,才能发挥靠科技服务安全生产的作用。去年底,矿安排设计应用无极绳绞车弯道安全运行装置。在专业和科领导的指导下,他结合无极绳绞车运行原理,设计制作了弯道防脱绳装置。看着这一技术成果在自己的手中由图纸变成产品,他信心满满的将其投入到井下试运行。可是不出半个月,井下试运行的七套弯道防护装置,除了905两套还运行正常,其它都撞坏了。他倒溯追踪分析设计图纸尺寸、安装流程和使用过程,蹲在井下4个小时现场观察装置的每个细节,谦虚的向使用人员了解,最终查出是因多种类型的平板车底盘高度不一致导致的损坏。他及时对产品的外形尺寸和结构进行了修改,让装置更加符合弯道钢丝绳运行轨迹,至今在该矿井下各个安装地点使用效果优良。该装置填补了无极绳弯道安全防护的一项技术空白,该技术成果还申请了国家专利。看着自己的技术成果能够服务井下现场安全生产的需要,他的心里也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