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舒经活络”打通“内循环”
——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纪实
随着煤炭十年黄金期的终结,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下游需求萎缩、煤企竞争激烈、哀鸿遍地的“新常态”中,煤炭赋存条件差、规模小、用人多、成本高等困难叠加的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何以存续?何以发展?
在残酷的考验和挑战面前,达竹煤电公司党政班子团结带领企业干部职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挑起担子、带着责任,主动作为,倾力打好这场关乎矿区稳定、关乎企业未来的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攻坚战”, 建立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为企业改革脱困“舒经活络”,打通“内循环”。
观念怎么变?
对于每一项改革新举措的出台,如何转变观念,破除干部职工的思想障碍、统一思想是关键所在。在达竹煤电公司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能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不断改革创新,来持续化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达竹煤电公司党委的号召下,公司各级管理人员从董事长到总经理,从机关部门负责人到基层普通管理者,人人都担负起了形势任务宣讲员的责任,投身于自上而下开展的形势任务教育宣传活动中去。
在今年公司改革座谈会、改革推进会上,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善华强调,改革脱困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主旋律,全体干部职工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敢于打破体制机制的藩篱,依靠改革创新实现扭亏脱困。
该公司领导带头下基层讲形势、讲任务、讲政策。公司党委工作部下基层巡回举办形势任务教育报告会,宣讲达竹改革发展的优势和目标任务及举措,向职工诠释为什么要转变观念,怎样坚定信心,如何咬紧牙关,一个矿一个矿过,解疑释惑,疏通思想。
同时,通过公司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集征文、搞访谈、发资料、做专版、辟专栏、设专题、配言论,使改革政策在达竹矿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达竹人深刻认识到,此轮改革不是简单的减人降薪,不是做样子走过场,不是穿旧鞋走老路,而是企业保命求存的雷霆手段,从而凝聚共推改革的共识,深化改革创新的再认识,支持企业改革举措的实施。
该公司小河嘴煤矿职工石含康说,此次矿上搞改革,重新定岗定员,我原来的岗位没有了,尽管心里难过,但我理解矿上的改革举措,改革不是要让大伙儿都丢饭碗,而是想方设法让企业活下去,让更多的人有饭吃。
政策怎么定?
对达竹煤电公司来说,尽管前些年也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但没有触及到深层次。此轮改革史无前例,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加上改革涉及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机构怎么设置,人员怎么分流,薪酬怎么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
带着决心上路的达竹人,根据川煤集团改革脱困的顶层设计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政策引导、积极稳妥”的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制定改革政策,明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总体进程。
达竹煤电公司在公司和基层单位分别成立了改革领导机构,分别召开机关和基层改革座谈会和改革推进会,开门搞改革,反复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公司班子反复讨论,并派工作组先后赴攀煤公司、芙蓉公司和陕煤化集团的韩城矿业学习取经,让出台的改革政策经得起上级的检验,经得起干部职工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015年3月中旬,达竹煤电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随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及减员分流实施意见》、《机关机构设置及职责和公司机关部门负责人职数设置的规定》和《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提前离岗待退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密集出台,环环相扣。
在人员减员分流上,达竹煤电公司设置了内部调剂,管理岗转为非管理岗退养、退休,内部退养,离岗待退,办理退休,协议停薪留职,轮岗休假,终止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拓展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渠道等11种分流安置政策及途径,在改革中兼顾职工权益和企业利益,
达竹煤电公司设定改革目标,2015年公司机关部门设置减少不低于30%;各生产建设单位部门减少不低于20%;公司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人员在2014年末基础上减少20%;公司、二级单位两级机关人员在2014年末基础上减员10%,员工总数减少1000人。2016年末机关部门个数控制在10个左右;生产建设单位机关部门个数控制在10个左右;其余单位机构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控制在2-8个左右;公司机关部门副处级以上领导人员总数控制不超过30个;矿、厂科级管理人员控制在30个左右;全公司管理人员总数控制在用工总数的10%以内。
通过改革,在达竹煤电公司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的,以机构去臃、减层缩链、岗位竞聘、对标管理、流程再造、调整分配结构为抓手,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机制。
改革怎么干?
但凡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难点,无不在于革自己的命。职工看干部,基层看机关。达竹煤电公司的改革能不能顺利推进,能不能取得效果,关键在于管理者有没有勇气从自己改革,领导干部带头了,机关部门带头了,改革就是顺节剖竹。
达竹煤电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坚持自上而下,先公司机关,再直属单位、专业公司和矿、厂的改革顺序,做到公平公正、依法依规,不因私利阻碍改革,不因个人妨害整体,每项改革均确立了进度时间表,责任层层落实,配套出台了严厉的考核惩处手段。
领导人员能上能下,难点在下,达竹煤电公司改革先从管理者开刀,大刀阔斧精简机构,通过精简、合并、划转、职能重组,到2015年末,公司机关部门由22个缩减为10个,正副处级干部由51人减少到30人,其中12名正处级、5名副处级干部不再担任原职级,机关减员分流84人;各二级单位共减少科级机构81个,减少科级管理人员95名。提前半年完成目标任务。
大力推进减员分流,对全公司实行了定编定员,将用工预算指标与各单位领导班子年薪和单位工资总额挂钩考核。到2015年底,全公司减员1100余人,其中管理岗减少180人,公司用工总数降到1万人以内,超额完成了减员分流任务。
达竹煤电公司调整分配结构,严控单项奖种类和标准,实施煤炭市场价格与工资联动机制,做到降薪领导带头、管理人员带头和分配向一线倾斜、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公司除采掘以外的人员逐年降薪,其中,年薪制人员年薪在2013年基础上下降30%,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20%;非年薪制管理人员在2013年基础上下降15%,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10%。
在此基础上,达竹煤电公司下放薪酬分配权限,倒逼基层单位进行分配制度变革。达竹物流实施“宽带薪酬”,最大限度淡化行政级别,包括班子成员在内的所有人只保证达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实际收入多少分业务板块与项目部经营业绩挂钩,市场化业务板块的员工收入上不封顶,极大激发了员工创效热情。到2015年末,该公司通过调整分配结构、压缩奖金,外加减员分流,人工成本减少了1.8亿元。
改革永无止境,如今,达竹煤电公司继续在各级机关部门构建“高效运转、协调有力、监控到位、考核逗硬”的“小机关、大服务”的长效机制,持续抓好定编、定员、定责、定薪工作,抓好各级各岗位定员、定岗、定额工作;把减人提效向区队和车间纵深推进,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深化员工结构性调整,鼓励辅助岗位员工向一线岗位回流;畅通和完善职工退出通道,继续实施减员分流工作;调整薪酬结构,搞活收入分配,形成流动机制,做到岗随薪动、薪随岗动,发挥好分配杠杆的激励作用。
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达竹煤电公司此轮改革动真碰硬,让企业经络通畅,增强活力,提升竞争力。今天的达竹人,正在“深化改革、创新管理、苦练内功、扭亏脱困”工作思路指引下,进入改革深水区,深入改革险滩区,敢啃改革硬骨头,理顺体制、转换机制,聚力改革发展“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