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艺术助力乡村建设,增强乡土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华 时间:2016年09月12日 字体:

越来越多的乡村因为艺术的介入变得更有活力、更有魅力,对此,专家表示——

艺术助力乡村建设,增强乡土文化自信

“当我老了,雪染鬓发,带上不复再来的青春年华,到莫沟老家,回首平淡与潇洒……到‘老苗书馆’看看书喝喝茶,到‘席家布纺’听听老纺车的吱吱呀呀,织布机的卟卟嗒嗒……”中国作协会员凤川笔下的莫沟,最近在网络上挺火的,当地村民、游客纷纷晒图表示,那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莫沟北依太行、南滨黄河,是河南焦作一个被村民废弃的村子,窑洞已无人居住,经过一年半的建设,不仅保留了窑洞、乡间小路等农村原有的面貌,图书馆、小学、淘宝店、甜品店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也让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村民提供了更多文化艺术的享受。“以前村民认为新盖的水泥砖房好,如今他们感觉修复后的窑洞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经常在这里拍全家福,大家都露出了笑脸,很开心。”参与“老家莫沟”项目的设计师彭志华说,现在村民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生活得很充实。在日前举办的“艺术的力量:熔铸传统与现代再造生活新空间——北戴河艺术论坛”上,来自人类学界、艺术界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学者30余人通过多个美丽乡村建设案例深入研讨了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

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变遗产为资源

乡村建设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家梁漱溟、晏阳初等就在广东、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地进行了有关实验,为农村寻找出路。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到“美丽乡村”概念,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在此思想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艺术家、人类学家或参与到由政府主导的项目中,或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艺术也随之介入乡村建设。

“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城乡要素的交换主要是农村劳动力被交换到城市,而现在,很多跨界学者自愿以艺术为切入口共建美丽乡村,其实是智力要素进乡村的一次交换行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将这种行为归结为“体力进城,智力下乡”。他表示,在“智力下乡”的过程中,怎样把艺术嵌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品位,寻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另一种途径很重要。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认为,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重建人和自然的关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充满社会文化的“在地性”基础上推动丰富多彩的乡村建设。因此,艺术融入乡村建设不是强行植入、村民被迫接受,不是我给你什么,而是看当地有什么,最好是与当地历史文化相融合,挖掘被村民忽视了的身边的文化遗产,继而将其变为宝贵的资源。

“进坑”,一个村民曾想要将名字改为“金坑”的村庄,现在成了景德镇的“香饽饽”。“据历史记载,进坑是宋代最好的瓷土生产地,连鸭子走路的地方都有窑址,地上有很多宋代的瓷片,可以说到处都是历史。”东郊学堂创办人黄薇告诉记者,她刚到进坑时,眼前的一切让学陶瓷考古出身的她激动得想流泪,“但是老百姓并不了解这个东西的价值”。黄薇通过对当地的考古,发现了一条包括原料开采、加工、运输在内的非常完整的产业体系,并恢复了窑址古道。在充分发掘当地陶瓷文化的基础上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薇在此成立了非盈利机构——东郊学堂,建立了村史馆、陶民生态农业合作社,办起了文化沙龙讲座,做起了展览,开办了酒坊、油坊,还种了近百亩荷花、百余亩稻田……“现在的进坑有故事、有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大家都愿意来。”在黄薇看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改变村容村貌,而是挖掘村民熟悉的历史文化,这样他们更易于接受,“该保护的地方一定要保护,不能过度开发,这里的青山绿水,我希望有乡愁在里面,有它的原汁原味在里面”。

和进坑一样,山西许村饱含明清风格的老式建筑、安徽碧山独具徽州古韵的白墙黑瓦也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了更多艺术元素,不仅当地人不愿意离开,更有大批外来游客慕名而去。方李莉表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扩大,许多乡村出现了许多空置的房屋和衰败了的生活场所,通过艺术将其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再造乡村生活新空间,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未来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优秀经验。

“乡建”最终还是要建设乡村人的乡村

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结果——农村遗留大批无人居住的老宅,一些艺术家进驻到村里,将房屋廉价租下,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希望能用艺术感染村民,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然而,当代艺术策展人梁克刚坦言,其实此举有很多是流于表面的,“有些设计师到乡村租一个便宜的老房子,搞一个漂亮的泥塑,实际上我认为这种方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跟当地村民发生关系,没有真正进入到当地村民的层面,并未真正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艺术的介入要嵌入到乡村的生命当中,艺术家要感受并倾听当地人的处境、遭遇和焦虑,理解他们的愿望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村庄,与村民建立持久的亲密关系。”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王建民看来,乡村建设最终还是要建设乡村人的乡村,因此艺术家与村民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李莹原本是北京宋庄的一个青年车辆修理工,平日积攒的很多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废旧器件过去都是按废旧钢材卖掉了。后来在艺术家的指导下,他将这些废铜烂铁做成了装置艺术,第一届宋庄艺术节的时候他的作品参展了,而且被收藏家订购。他由简单维持生活的村民转型为专门从事装置艺术制作的艺术家。宋庄艺术促进会名誉会长胡介报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他自2004年任职宋庄党委书记至今,一路见证了宋庄的发展。“宋庄总共有40个村子,而艺术家就遍及了其中的37个,艺术家和农民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平时经常亲密接触、互动,艺术家有困难,村民帮助,村民有困难,艺术家帮助,形成了一种很和谐的关系。”胡介报说,如果当地老百姓不能参与其中,他们就成了观望者,而且还有可能成为矛盾的激化者,相反他们则成为了乡村建设的有力推动者。2007年联合国人居环境署给宋庄颁发了“最佳案例推动奖”,这一直让他引以为傲。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村民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只有他们生活安稳了,进步了,艺术了,美丽乡村建设才会有内生动力。”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何继宁说。

重要的是留下一批带不走的“艺术家”

连辑指出,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核心任务放在当地村民的培养和带动上,艺术家离开以后,留下一批永远走不了的“艺术家”,“艺术家不可能常年在这里,如果不把当地人培养成‘土专家’,那么艺术家走了,艺术就走了,这是不行的。艺术家走了,当地的‘艺术家’留下来,这才是活态的艺术,相对稳定的艺术”。

而对于如何让当地的“艺术家”留下来,专家们纷纷表示,恢复传统手工艺是最好的办法。

对此,方李莉提出了“非遗3.0”的观点。她认为,非遗1.0是梳理和整理遗产,2.0是传承遗产,3.0是艺术家和手艺人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生活样式。“中国曾经是一个乡土中国,农村曾是中国的富裕之地,人才聚集之地,因为古代的农村不仅是中国的农业所在,也是中国的手工业所在,当时,维持乡村生活的不仅有土地,还有手艺。但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工业脱离乡村进入都市。正因如此,长期以来,中国不少农村都处于贫困和衰落中,我们只有解决了手工艺回到乡村,成为农民们种田以外的另一部分收入,乡村才会恢复活力。而艺术化生活的出现是乡村手工艺发展的土壤,也是促使艺术家和当地手艺人合作的媒介。”方李莉说。

丁魁滨是丁记藤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在驻扎于北戴河村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张毛泽东坐在藤椅上在北戴河海滨浴场休息的照片,照片下一行小字写着“藤椅由丁荣光先生制作”。丁魁滨说,爷爷丁荣光年轻时专门给毛主席量身定做藤椅,而且他还带动村民编织藤椅,一起致富。“这里环境很好也很安静,有助于我静下心来创作。平时经常会有一些村民和小孩子来我这里,我就教村民们编织藤椅,让街坊邻居也都学会这门手艺,还会编织一些小篮子送给小孩子,他们非常喜欢。”丁魁滨说,手工艺是连接艺术家与村民最好的一个点。如果说,艺术让乡村更美丽,那么有个好手艺傍身的村民就会活得更有底气。

“村里面的铁匠、木匠、陶匠、裁缝,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艺术的光华,需要激活他们身上的潜在基因,真正让手工艺在乡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北戴河区农工委主任赵启伟表示。

村民离乡进城却并没有在城市寻到自己的根,乡土似乎成为内心永久的依恋,人类学家费孝通就曾说,农民进城是“离乡不背井”。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焦点并不在艺术,而是真正重建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美丽乡村建设的路还很长,艺术介入乡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过程中逐步解决。专家们呼吁,在这一过程中,切莫使乡村成为社会建设的牺牲品、资本扩张的生意场、落寞文人的怀旧地、高冷范儿的展示舞台……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