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煤化集团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文明创建亮点展播

文章来源:陕煤化集团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 作者:张磊 时间:2016年11月07日 字体:

陕煤化集团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在顺利通过市级文明单位标兵验收后,始终坚持“深化、完善、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创新创建载体,既改善了“硬”环境、 又提升了“软”实力,创建工作不断掀起新高潮,呈现出十大亮点。

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规章制度完善健全

为了抓好文明创建工作,该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每年根据文明单位创建考核体系,制定年度文明创建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夯实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同时建立和完善了《“3+1”读书学习考勤制度》、《考勤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制度,为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创建考核细致到位 触角延伸细枝末节

该公司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文明创建工作计划,文明创建检查小组每月对各单位文明创建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同时制定了部室、区队、班组、个人四级联动考核机制,细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绩效、结构工资挂钩。年底,根据每月考核情况和年终检查情况进行综合打分,评选出文明单位,并予以表彰奖励。通过精严细实的监督、检查、帮助和指导,实现了员工素质优、服务质量好、环境设施净、效率效益高、整体管理佳的目的,文明创建活动收效明显,广大职工精神面貌整体提高。

学习践行核心价值 阵地坚强载体丰富

走进该公司,到处充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地下通道、文化长廊、学习室、办公室、LED大屏等醒目位置,都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该公司还先后组织开展了“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书画摄影展、微电影拍摄等活动,并组织人员参加了神南公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用实际行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引向深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部室、进区队、进班组活动,组织各单位人员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同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活动,围绕践行价值观,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展开大讨论,形成助推企业和谐发展合力。

环境卫生整洁优美 员工素质显著提升

绿叶成荫,鲜花盛放;举手投足,文明有礼。该公司先后出资500多万元用于厂区、生活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矿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在井下,全面推行“六项技术”,实现了物料摆放规范整齐、物资管理精确到位,在巷道内安装了红绿灯、反光标识等安全设施;对井下巷道进行了美化亮化,建成了精品文明巷道。该公司还制定了《职工基本行为规范》,规定上班期间统一着装,坚持做工前操,员工上下班按照规定路线行走,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并将员工行为规范和环境卫生作为月度重点考核项目,考核结果纳入当月绩效考核,奖罚在工资中兑现,使职工真正从思想上对文明创建工作引起重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宣传突出影响扩大 创建效果日益彰显

在创建宣传方面,该公司围绕大局,坚持正确导向,加快载体建设,宣传队伍、宣传阵地迅速扩大,宣传数量、宣传质量逐步提高,宣传效果日益彰显。充分利用LED大屏、宣传栏、网站、微信平台、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标准、创建知识,宣传创建活动中职工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拍摄了《燃烧》、《敬业》、《抉择》、《我们都是一家人》、《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党旗下的青春誓言》等文明创建类微视频10余部,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画展、演讲赛,参加了神南公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和神木县司法杯“平安神木·法治先行”文艺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以来,对外发表文明创建类报道、图片、视频、新闻等共计20余篇(条),其中国家级媒体2篇,省部级5篇,市级文明网、新闻网8篇,神木县级文明网、新闻网等21篇,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扶贫帮困牢记责任 企地携手和谐共进

作为国有企业,该公司始终把扶贫帮困工作视为己任,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坚持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和党员,及时为他们发放救助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坚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困难职工子女解决上学难的问题。还勇于承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公益事业。自组建以来,累计向当地政府上缴各种税费40多亿元,帮扶两个行政村摆脱脱贫,为神木县“三大慈善公益基金”捐赠1.1亿元,并积极响应神木县深化拓展“互帮互促创文明”活动要求,对神木县沙峁镇沙峁村进行帮扶,投入资金12万元,用于沙峁村“美丽乡村”建设,并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帮扶村帮扶结对子。该公司领导逢年过节深入附近村庄走访慰问困难村民,了解困难村民的具体家庭情况,及时为他们送去救助金和生活必需品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加深了地企之间的感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窗口服务细致周到 春风化雨情暖矿区

在日常生活中,该公司倡导“文明就餐、文明出行、文明上网”,塑造点滴文明,养成良好习惯;在工作中,积极开展“文明窗口”“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打造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洗衣房做出免费为职工缝补衣服的行动。餐厅实行24小时服务制度,保证每个下班的职工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矿灯房、仪器发放室实行微笑服务,“一送光明,二送嘱托,三送关爱”,给矿工送去亲人般的期待和温馨。销售部、财务部等对外窗口单位以“真诚为客户服务,全心为客户着想”为服务理念,倡导微笑服务,畅通沟通渠道,树立了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春风化雨润万物,文明矿区绽新枝。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件实事,点缀着文明窗口的明亮温馨,使它变得越来越亲切,越来越贴近。

信誉至上市场青睐 品牌建设有声有色

该公司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营销理念,优化煤炭销售服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精诚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销售人员通过市场调查和客户走访等活动千方百计巩固现有市场。积极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当井下煤炭质量异常时,及时告知客户,妥善处理商务纠纷,稳定客户。同时对老客户进行及时回访,根据客户需求,在合理合规的情况下,尽力满足,保证业务延续;简化不合时宜的手续,确立为客户服务的思想,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提高服务水平。同时,积极配合铁路部门,确保车辆“请、送、装”及时,加强车辆排查,杜绝排空车辆。利用现有设备和人员,加大车皮修复力度,提高车皮修复利用率。并根据产品自身属性,找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品牌的市场,创建了“张家峁”品牌,并向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申请了以“张家峁”为核心注册商标的商标保护体系,按照陕西省名牌产品申报的要求,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成功注册了“张家峁”牌品牌煤商标。

五和文化润物无声 六德工程稳步推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该公司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五和”文化(人心和善、家庭和睦、工作和顺、矿区和谐、天地人和),是全体张家峁人用十年时间淬炼出来的“宝剑”。十年,张家峁人从源远流长的中华“和”文化中汲取智慧,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提炼总结出了深受广大职工认可和信服的“五和”文化。“五和”文化的沉淀积累恰好为六德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公司把“六德”工程建设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对照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建设要求,找准载体,认真培育,稳步推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抓部署,抓过程、抓落实,抓结果,工作中力求做到思想到位,理解到位,行动到位,促使文明风尚在全体职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协会活动百花齐放

每逢传统节日,该公司都会举办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或是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此来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职工文体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近年来先后成立了书画协会、舞蹈协会、武术协会、太极拳协会等9个群众业余文化团体,并定期举办培训班,交流学习会,矿区先后涌现出一批书法、绘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家”。同时,经常性的组织开展职工拔河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赛等娱乐活动,还组织开展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训练班,进一步保持活动的经常性、连续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使职工健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定期为广大职工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引导大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共享健康生活。建立了职工图书室、网络阅览室,配备图书2万余册、电脑30余台。开设书法、美术、声乐、器乐、舞蹈、瑜伽等培训班,员工业务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在不断丰富。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