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启动“文化辞海”编撰助推中国文化全球推广

文章来源:中国报道网 作者:王哲 时间:2017年03月09日 字体: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深入人心,除了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自豪感外,人们也越来越呼唤完善中国文化传播的工具和手段,讲好中国故事。“2016年12月29日,习近平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辞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我深感我们也需要有最大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综合性辞典。”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建议,由文化部推动,组织权威编辑委员会,启动“中国文化大辞海”(以下简称“文化辞海”)编撰工作,使其成为传承、传导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百科型大型工具书,助推中国文化全球推广。

朱鼎健告诉记者,他建议“文化辞海”的编撰作为一项国家级出版工程,由文化部牵头,组织各方力量,成立各方文化权威人士组成的编辑委员会进行编撰。在编撰方针上,不仅有传统文化的整理,还有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在中文版完成后,建议再编译成中英、中法、中日、中俄等不同的中外文对照版。并纳入互联网在线翻译和翻译软件体系,实现全球更大范围内的权威传播。

朱鼎健建议,“文化辞海”内容上按文化形式进行分卷,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高大上”的文化内容,还包括美食、民俗等最“接地气”的文化内容。按照东西方对文化较为统一的理解,文化是政治、经济以外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面对丰富的中国文化,朱鼎健认为,“文化辞海”可按不同文化形式分卷编撰,每卷集中一个主题。不仅要有“高大上”的内容,也要有海内外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中国文化形式和内容,例如,我特别建议应该编撰美食卷、民俗卷、成语故事等等。

美食是最“接地气”的文化表现形式,像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已然是美国文化的代表。现在走到世界各地,到处可见的中餐馆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生动的切入口。2015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海外中餐馆超过40万家,其中美国约有5万多家。但是,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国美食从形式到内容还缺乏较为统一和鲜明的呈现方式。如编撰“文化辞海”美食卷,朱鼎健建议对中国美食进行全面梳理,包括:规范菜系、菜品的名称及来龙去脉;规范整理食材、配料乃至制作程序的标准;整理其中承载的美食故事;介绍美食与传统节日、民俗、民间故事之间的历史关联,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美食权威工具书,中外民众都可以以此为权威标准,认知、传播中国美食文化。

“民俗卷也是我建议应该尽快启动编撰的,我国几千年形成的许多民俗,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价值观和精神,在当今的现代中国,如果在一代一代年青人中传承,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全面整理出版权威的工具书,有利于让广大民众认知和传承。”朱鼎健指出。

朱鼎健认为,“文化辞海”的编撰和出版除了传统的出版形式外,可延展出多种衍生形式,扩大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辞海”也应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最权威的工具书。为了便于向外传播和交流,除传统的编辑和出版形式外,他建议中外文的“文化辞海”还可以考虑延展出图文并茂、线上线下的丰富形式,便于外国人士理解、接受和查找。可以制作成电子版、APP等,还可以推出视频版、儿童版、动漫版等,甚至将“文化辞海”内容融入到游戏开发中,便于扩大受众。朱鼎健建议把中外文“文化辞海”作为中国出版业的拳头产品,在各大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重点推介,使之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朱鼎健告诉记者,“在我们国家大力强化文化软实力的今天,编辑出版‘文化辞海’,并广泛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文化辞海’的影响力逐步扩展至全球,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建议尽早启动。”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