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说说瓦当的文化艺术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文化 作者:宋军 时间:2017年04月23日 字体:

双龙背项抵角饕餮纹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古文解释之“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在相当长的时期扮演着房屋建筑及其文化内涵的重要角色,盖因瓦当不但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还有研究价值,历来为金石家、学者与收藏家所重视。

中国最早的瓦当集中发现于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这里是西周的发祥地,多为素面半圆形瓦当,个别的有重环纹半瓦当。到了战国时代,七雄争霸,各国所用的瓦当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基本上是以图像瓦当为主,如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树木双兽纹半瓦当;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饕餮纹半瓦当;陕西凤翔秦都雍城出土的动物纹圆瓦当和咸阳出土的云纹、葵纹瓦当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这里着重谈一下饕餮纹,因为这种纹式是燕瓦的主要纹式特征。传说中饕餮是龙最小的儿子,非常贪吃,以至于最后连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只剩了一张脸。燕国瓦当的饕餮纹直接吸收商周青铜器的艺术风格,是当时最普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纹饰。饕餮纹在殷商时期以其神秘的狞厉美来象征神权和王权,周人虽承袭殷制,却赋予饕餮纹“戒贪”的含义,以折射恤民情怀和廉明之德。到了战国时期,代表姬周正统的独燕一国,燕国继承了周王室的代表族徽饕餮纹,表示自己是周王室的正统和嫡传,燕瓦当上的饕餮纹也就隐含“戒贪”之意。“戒贪”即要廉洁、清正,对现代也有启示意义。

汉灰陶“千秋万世”文字瓦当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西汉中期出现了瓦当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类——文字瓦当,所以比如说大气磅礴的“汉并天下”瓦当和表现汉与匈奴和亲的“单于和亲”瓦当,以及“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千秋万岁”等,这些瓦当均在圆面范围内,尽量体现形体的伸展力度,文字多为篆书,写法线条在刚柔、曲直、方圆、疏密、倚正等诸多方面都达到高度的和谐,或方峭,或流美,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装饰浮雕作品。

瓦当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图案、文字有助于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习俗好尚,并对古代历史地理、思想意识的研究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瓦当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里依旧以春秋战国为例,其时正逢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瓦当艺术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风貌,纹饰图案变化多样,地方色彩浓厚。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带来了艺术上的空前活跃,艺术对现实的反映最为敏感,因此瓦当纹饰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一点,可以说瓦当的学术和艺术价值相得益彰!

正因如此,唐宋以来,瓦当已引起了好古者的重视,在唐宋文献中记载有当时人用瓦当做成砚台使用。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瓦当收藏之风大盛,许多像陈介祺、罗振玉这样的大学者都倾心于瓦当的搜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瓦当收藏处于低迷期,价格偏低。但是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一些常见的文字瓦当在北京的价格已经达到数千元,精品瓦当更是达至数万元,最典型的是在2001年,天津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一枚带木盒的汉瓦成交价高达11万元,创下了当时的一个纪录。

关于瓦当收藏的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年代、品相及所表现的花纹,如果历史上有大家收藏过,那么其价值则更高。不过由于战汉瓦当数量有限,而且后世随着建筑样式的发展,瓦当又远不如古代兴盛,因此,瓦当的拓片近年来也受到了瓦当爱好者的青睐:2004年11月上海大众秋拍上,一册秦砖瓦当拓本以5.28万元成交,该册拓本为傅抱石旧藏,有其题跋;2013年6月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会上以32.2万元拍出罗振玉“题瓦当文”一轴;2013年12月北京匡时以59.8万元拍出何遂“瓦当文字拓片”一幅。

关于瓦当的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瓦当砚、瓦当文字书法等也受到收藏家的追捧。

可以说,瓦当的收藏正逢其时。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