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在广大的人民生活中开拓文学新天地
——“文学与人民”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5月12日,“文学与人民”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文学与人民”主题论坛现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进一步认识文学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直面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中的基本问题、重要问题,5月12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作协创研部、鲁迅文学院、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文学与人民”主题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出席论坛并讲话。施战军、邱华栋、徐可、李朝全、孟繁华、李舫、李洱等专家学者,中国现代文学馆历届客座研究员等青年批评家参加论坛。今后,中国作协有关单位将持续举办系列论坛,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结合文学界实际,研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中一系列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把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的学习引向深入,推动文学观念变革,打开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天地,推动创作和评论的新发展。
坚定方向,打开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新思路、新空间
李敬泽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其他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文化、文艺、文学的论述,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系统性的思想,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指针,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最新成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文艺、文学,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是中国作协和整个文学界首要的、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以帮助、指导我们认清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要把总书记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论断落实、体现到对文学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上来,运用这一思想解决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此推动文学的创新发展。
李敬泽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中国文学的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如何认识人民,既是世界观问题,也是方法论问题;既是写作的伦理问题,也是美学问题;既关系到如何看待历史,也关系到如何看待现实;关系到作家、理论评论家评判“我是谁”和“在哪里”的问题。每一个作家、批评家和文学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严肃地思考我们和人民的关系。“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这就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和活生生的个体联系在了一起。要深刻领会“人民”的内涵,以整体性视野在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中认识其蕴含的极为丰富、鲜活、极具生长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为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把握文学的时代性、人民性,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时代召唤,在广大的人民生活中开拓文学的新天地,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学不可放弃的责任和使命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新文学诞生百年以来,从未放弃过对这一责任和使命的承担。今天,文学现象纷繁复杂,文学生产机制新变迭出,人民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在此情形下,强调人民以及文学的人民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且有新的时代意义。
青年学者张屏瑾认为,人民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中获得了高度概括又非常具体的含义,并在21世纪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人民既是集合性的历史主体,同时又包含着鲜活的个体存在。当下大量新鲜的经验和面孔进入文学生产机制,这就需要有新的平台去研究、引导这一类创作。比如,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那些来自普通劳动者的创作,如何认识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对他们加以引导,这都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青年批评家刘大先说,中国社会现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是需要从整体性视野上重新认识时代和人民的关系。文学不仅有审美功能,还有认知和教育功能,因此作家创作要有道德的、伦理的关怀。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要把文学为人民与当下的文学批评和研究结合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文学和人民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有许多基本问题需要认清和梳理。《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认为,比如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正面和侧面的关系、个体和集体的关系等等,这些命题早已有之,但在今天具有了更大的言说空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面貌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今天的作家更需要观察、描写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文学要积极反映人民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从责任联系、情感联系、艺术联系三方面论述了文学与人民的关系。他说,人民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与此相对应的是,文学对于现实生活、人民精神面貌的表现和书写却不够丰富,存在大量同质化创作。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这就需要作家建立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写出那些真切的带着感情的个体的命运。而从艺术联系上来看,我们需要多种文体类型来书写人民,书写中国故事,也需要关注那些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这是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走入生活,贴近人民,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青年批评家丛治辰认为,文学创作的同质化主要源于作家生活经验的匮乏,换句话说就是缺少读懂、读透社会这本大书的能力。对于那些和他类似一路读书、工作走来的青年人来说,大家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大致相似,这也就导致笔下的作品呈现出相似的面貌。很多人并不清楚当下中国之大之复杂,固守着陈旧的文学趣味和判断标准,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现实。只有真的长时间地走进基层、走到人民中去,才能对当代中国获得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知,文学也才能由此获得新的活力。
青年批评家傅逸尘谈到,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却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文学越写越小,作家的视野日益狭窄,经验越来越固化,而我们的国家民族时代的发展却是不断向上的。文学需要给出关于生活更阔大的解答,才能与时代和人民同行,提供新的经验,才能把当代中国发生的故事传递出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作家要对文学与人民、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进行整体性把握和考量。我们的经验需要放大,文学也重新需要与人民、与时代、与世界进行对话。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面对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文学有责任奏响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论述,对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将以人民为价值航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认识文学的作用和地位,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面对中国人民史诗般的创造,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