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外名人是如何积累资料的?

文章来源:中华网——文化 作者:姜卫华 时间:2017年07月19日 字体:

“水深则所载者重,土厚则所植者番”。古今中外大凡知识厚实、成果卓著者,无不在资料积累上下过苦功。

达尔文写出《物种起源》这部划时代著作,就得益于他所积累的报刊上的文章,甚至广告、标题也成了他写作的参考资料;鲁迅为了完成《中国小说史略》,从1500多卷古籍中寻找所需求的资料,他说他是“废寝辍食,锐意穷搜”;吴晗说过:“从来没有一个做研究工作有成绩的人不是搞资料工作的!”吴晗本人就有成套的卡片,为他个人治学发挥了巨大作用;法拉比、邓拓等名人事业之要诀,也是成功地积累和运用资料。被人们称为资料收藏家的邓拓,把每天剪报比喻农民到野地提着筐子拾粪,从不空手回家。《人民日报》社的图书馆,完全是当年邓拓重视资料收藏的结果。他说:“马克思在许多专门学问上的伟大成就,正是以他的广博知识为基础的。旧时代的知名学者,程度不等地都可以说是杂家。”他像蜜蜂博采广集,因而联想丰富,后来产生了《燕山夜话》这部令人称道的杰作。

有人将资料积累和调查研究等量齐观。艾丰写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您》,之所以比别的宣传节水文章具有深度与可读性,与他灵活运用了地理知识不无关系。穆青说:“我写《维也纳的旋律》就翻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资料。从这篇报道上看,我是很懂音乐的。实际上我只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没有理论和历史文学方面的广泛知识,像《历史的审判》这样的报道是写不出来的。知识的基础非常重要,有许多新闻,加上一点背景资料,马上就活了,意义就深了。”有些资料的积累是临时逼出来的,逼出来就要珍重爱护它,及时纳入自己的资料库,不要随意散失。

积累资料功在长年累月,而利在一朝一夕,它的作用往往不是立竿见影、一劳永逸的。有的昨天才收集的,今天就碰巧用上了;有的存了十年、几十年或许仍是“呆滞商品”;有的乃至以后一直用不上;有的是临时性的,用了一次后就再也没用了;有的是基础性的,一旦储存起来,可反复使用。不管是临时性的还是基础性的,只要跟写作有关的,我们都要注意收集,积跬步,汇细流,持之以恒。

资料积累的方式各人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鲁迅式:从文献中收集,从书本中一字一句地抄录。

蒲松龄式:向民间索取。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路旁设摊听过往行人讲“鬼狐”故事。

达尔文式:向大自然索取。达尔文除了积累报刊文章,主要是靠漂洋过海、四方漫游,考察和研究各种生物遗骸中积累大量活资料。

李贺式:随见随得随记。他郊游见到别致的景物,就浮想联翩,抒情吟诵,并随手记下装入口袋,回屋整理,琢成佳篇。

不论用何种方式收集资料,都得有一种最佳的资料载体。从含义上说要有特定性,限于对自己写作有参考价值的东西;从内容上说要有广泛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无所不及;从来源上说要有多渠道,,报刊文献、民间传说、地方史志均是资料的来路。

需要注意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贵在坚持。要有“不断丰富资料库”意识,养成随时随地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是勤于分类。分类应以便于查阅为前提,开始可分粗些,资料多了,再细分。

三是善于整理。资料整理有这么几层含义:A、补充新资料;B、新资料取代老资料;C、纠正原资料中不准确的部分,防止引用时误传。

四是积极使用。积累资料不是装潢门面,而是学以致用,有空经常阅读资料,领悟写作文采。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谈及青年记者的修养时说:“一个记者的财富不是彩电、冰箱,而是看你有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感情积累、思想积累,这种积累就像在银行里存款一样,存得越多,支付起来就越自如;没有积蓄,遇到应急,借债都借不到。”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运用资料,加强学习,脑勤笔勤手勤,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长日久,必能熟能生巧,通晓十八般武艺。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