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这三组关键词,串起徐矿发展靓丽风景线
一如当下不断向好的中国经济,从煤市寒冬中走出的徐矿集团正释放出磅礴的发展势能,上半年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平稳有序,完成“双过半”,实现扭亏为盈。
这半年是徐矿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个时期。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全集团干部职工在集团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临危不乱、主动作为,先后实施了确保“三个稳定”、领导干部“走访转”活动、忠诚担当作表率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用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稳住了大局,经受了考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当前企稳向好的发展势头让人们看到,“实力强、职工富、形象好”的新徐矿,不仅是徐矿集团党委新一任领导班子对广大职工的承诺,更是诠释企业发展崭新面貌的“关键词”。
创效:把家底子打厚实
在祖国的西北角,巍峨的天山脚下,一项项新纪录被徐矿人创造。1至6月份,天山矿业公司紧抓南疆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机会窗”,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为奋进中的徐矿发挥扛鼎之力。
再把视角转移到巍峨峻峭的秦岭群峰与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坐落在宝鸡西北的陇县、关中通往西北主要关隘的秦源煤业公司,这个徐矿在陕企业的“先行者”,如今已步入衰老期,但老矿不言败,争作大贡献。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突出安全管理,优化生产布局,深化创新创效,取得了不平凡的发展业绩,同时在做好本部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向外联系煤矿技术外包服务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郭家河煤业公司大矿不“手大”,在生产过程中“精采细采”,单乳化油一项的消耗就由每天7桶降至3桶,工作面回收率提高90%以上。百贯沟煤业公司“小矿不甘小”,抓安全促生产、强管理促创效,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走出了“生产高效率、经营高效益”的“双高”之路。张双楼矿党委继续发挥主力矿井“扛腰”作用,以勇争一流的创业激情,苦干实干,增收创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7月12日,对徐矿综合利用发电公司发电部部长王琦来说是难忘的一天。这天上午,徐矿集团领导冒着高温酷暑为他们送去温馨关怀和诚挚问候。这是两个月之内,冯兴振同志第二次到该公司调研。“你们证明了徐矿人不但能挖好煤,还能发好电!”这是赞许更是鞭策。事实证明,徐矿综合利用发电公司没有辜负集团党委的关怀和期许:热电联产、超低排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机组单位容量利润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长青能化公司装置实现稳产高产,精甲醇日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煤电化这些主业不负众望,犹如一颗颗“定心丸”,更增添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就在7月初,徐矿集团海外板块又传喜讯,成功签下总标的为2.6亿美元的海外大单。这是徐矿集团利用技术管理优势开展海外服务外包结出的又一硕果。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项目,孟巴项目已成为中孟能源合作的新标杆。
产业强则徐矿强。这一份份年中“小考”的答卷让人鼓舞,催人奋进。不可否认,对处在生存发展关键期的徐矿来说,风险与挑战不容忽视,问题与矛盾仍然突出,发展根基依然不够牢固。未来徐矿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最新要求,真正探索走出大型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担当:为社会多作贡献
在沛县鹿楼镇八堡村一处百亩果园内,呈现出一幅特殊的画面:园内大小沟渠纵横交错,水系密布。果园内果树葱绿,鲜果挂在枝头。张双楼矿总工程罗武贤介绍说,这是该矿配合当地政府实施的疏水减损工程。
这片果园下,本是张双楼矿的煤炭开采区。若在过去,就是按规定赔偿了事。但现在通过生态修复形成湿地果园,不仅维护了当地果农的利益,还大大减少了拆迁补偿费用。
几天前,贾汪区党政代表团到访徐矿集团。座谈中,贾汪区领导对徐矿集团加强企地融合,大力推动生态再造表示衷心的感谢。过去的“一城煤灰半城土”已成为“一城青山半城湖”,曾经的沼泽摇身一变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煤城蝶变离不开徐矿集团忠诚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与作为。与贾汪潘安湖风景区一样,泉山九里湖风景区、沛县安国湖湿地公园……越来越多的采煤塌陷地经过修复治理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今年的“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冯兴振同志用“与生俱来”定义徐矿人的报国之志和爱国情怀。作为“共和国长子”,强企报国、履行社会责任是流淌在徐矿血液里的基因。这些情怀是百年徐矿的历史积淀,是徐矿人的宝贵财富。新时期以来,徐矿集团利用土地、铁路、供电、供热等基础优势,依托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技术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积极参与相关产业发展。在走出去创业过程中,徐矿不仅带去了资金、人才,更带去了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理念,提升了当地煤炭工业发展水平,造福当地百姓。
在遥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角,屹立着一座徐矿的发电企业——阿克苏热电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发电约97亿千瓦时,自筹资金建设了供热首站、中水管线以及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承担阿克苏市区600余万平米居民供热和采暖需要。作为徐州本部发电企业,华美热电公司、徐矿综合利用发电公司身体力行地实施环保技术革新改造,通过省环保厅超低排放标准验收;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天更蓝”行动计划,实现“热电联产”,替代供热区域内分散燃煤小锅炉,为城市集中供热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富民:让职工过上好日子
着眼大民生的视野把握职工期盼,是徐矿集团在强化“富民”导向上的突出特点。张集矿森泰项目部职工徐玉龙欣喜地发现,这段时间以来,领导到基层走访得多了,职工反映的问题解决得快了。配备洗衣机、无线路由器、井下保温壶……解民意、暖人心的好事儿一件件。在夏阔坦矿业公司,无名山风井上有了冰箱、电视,赛尔能源公司职工宿舍里接入了光纤宽带,张双楼矿停车场改造一新,三河尖矿井下降温系统更趋优化,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天山南北、渭水河畔、徐州本部,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感受到这股拂面而来的新风。
行动的落实源于思想的引领,进入6月份以来,确保“三个稳定”、领导干部“走访转”、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徐矿集团党委一系列决策部署的背后,一条“大民生”主线清晰可见。
“让每一名徐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把职工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沉下心来摸实情、扑下身子办实事,真正搞清楚职工在期盼什么反对什么、渴望什么排斥什么,了解职工的真实意愿和诉求,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决不能让一名困难职工吃不上饭、住不上房、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冯兴振同志代表党委领导班子不断在“为民情怀”上浓墨重彩。
7月12日上午,徐矿集团党委主要领导冒着高温来到几位老领导家中一一拜访。老领导们非常关心徐矿发展,高度评价了当前徐矿集团在“三个稳定”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历史的接力棒现在交到我们这代人手中,一定不辜负广大职工的期盼,将徐矿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再创新的辉煌。”冯兴振同志代表新一任党委领导班子向老干部们作出了庄重的承诺。
扎根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上。近期,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车间班组、职工群众和困难群体,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和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因企施策,查短板、访民情,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基层职工“两难”问题。各级领导身子沉下去,工作赶上来;发展的“拦路虎”解决了,职工们的心气儿更顺了,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正在汇聚……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于新徐矿新使命,两级领导班子有这样的共识: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真正把企业效益实现好、把职工利益维护好、把社会责任履行好。我们坚信,新一任党委领导班子一定能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突出重围、战胜困难,一定能够重塑形象、重振雄风、重铸辉煌,一定能建成实力强、职工富、形象好,让上级放心、职工满意、社会认可的新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