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博物馆文化体验?

文章来源:《文学报》 作者:吴金娇 郑周明 时间:2017年09月04日 字体:

很长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句关于博物馆的调侃之词:一个人一辈子只会进两次博物馆,第一次是少年时期跟随父母参观,第二次是成年时期带着孩子参观。然而,在当下,这个现象已经有了全然不同的态势。据国家文物局统计,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3万余场,举办约11万次专题教育活动,参观人数约9亿人次。“博物馆热”正悄然兴起,在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群体中,博物馆正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热门选项之一。近日,博物馆爱好者沈辛成携新书《纽约无人是客》 做客上海,畅谈他对博物馆建设以及博物馆文化的认识。

拥有历史系与考古系知识背景的沈辛成走访过美国八十余座博物馆。通过实地走访和多维度调查,他告诉读者,在美国,博物馆不仅有爱国主义主旋律,不同区域的博物馆往往也以不同的文化立场建造而成,典型地体现了美国南北文化的冲突碰撞。例如位于亚特兰大城著名景点石头山上的纪念浮雕,主角是南部邦联军总司令罗伯特·李。这个如今已成为亚特兰大城亲子聚会的重要场所,反映了南北战争中的南方视角,它静静伫立在这座城市中,与纪念北方联邦战斗英雄的格兰特将军墓遥相对峙。而在纽约众多博物馆中,最令他震撼的是下东区移民博物馆。这座由危楼修缮而成的移民家庭公寓楼,以导游穿越时空旅行的方式带游客参观十九世纪与二 十世纪之交一户波兰移民的生活,了解大萧条时期一户意大利移民的生存之道等。在参观结束后,博物馆还会组织一场自由讨论。在讨论中,游客畅所欲言,正是在这个讨论中,他感受到了博物馆展览能够带给游客深度参与的极致体验。沈辛成强调,这种开放式的博物馆文化,正是国内所缺少的。

记者注意到,国内博物馆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十分迅猛。据国家文物局最新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873家,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家,全国共有4246家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7.1%。在这些数据面前,博物馆建设逐渐成为一个城市打造自身名片的重要地标之一。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均为游客奉献了许多高质量的展览。但也正如沈辛成向记者表示的,在国内博物馆的展览中,公众缺乏深度参与感。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展出,仍为历史文物的单调展出,讲解员的模式化讲解,而盛行的电子讲解器仅仅向参观者表述了“是什么”,而缺少了对“为什么”的解释。人们往往将展览器物作为一种客体来看,公众与他所观赏的东西,是拉开距离的两个个体。参观结束后,公众往往会再次成为一个与博物馆内容无关的人。

前面提到的纽约下东区移民博物馆恰巧与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相反。在这座“没有展品的博物馆”里,游客在“叙事者”(沈辛成认为比讲解员更高一级的是叙事者)带领下游览,参观结束后的自由讨论真正将下东区移民历史深深刻入每一位来访者记忆中,将两者连为一体。

当记者问到如何才能将博物馆展览与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时,沈辛成提出了关键词“社区博物馆”。在他看来,综合性大博物馆能够做到在参观体验上的世界性、普遍性,但同时也是被动的、缺乏针对性的。而基于社区的区域性博物馆则具有这种优势,它扎根于社区,能够通过开设与社区记忆相关的展览, 将公众与博物馆展览连成一体,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这种社区博物馆的建设,就像是一个个文化板块,不同的文化板块拼贴为一个多元、完整的城市记忆,从而打造出独特的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展览的建设可以有效增加城市文化展览的丰富性。

此外,全球博物馆都在盛行推出新媒体产品,比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等都有相应博物馆展品导览APP,从研究用的大量公开展品资料到具体的展览资讯都有对应产品,国内博物馆在这方面的佼佼者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推出的几款APP都着眼于具体的文物深入展开历史文化背景,形式上也十分有趣,但其他博物馆则较为缺乏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对那些往往是国宝级的“镇馆之宝”也未有针对性的产品进行推广,这部分实际上还有许多空间可供探讨拓展。

记者还从国家文物局官网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体系日趋完善,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据官方统计,目前文物部门所属博物馆 2818家,其他部门所属行业博物馆758家,非国有博物馆1297家,非国有博物馆占到了全国博物馆总数的26.6%。非国有博物馆的崛起也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难题,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所言,部分非国有博物馆缺乏对公众需求尤其是周边社区居民需求的了解,存在“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情况,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也比较单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尚未充分发掘。如何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近年来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方面。

当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升级,公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博物馆展览也更多地被公众视为必需的现代文化体验而加以重视。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办好每一场展览,将博物馆融合进城市文化,锻造为城市的一个个文化标志,这不仅是国内博物馆正面临的难题,也是形成成熟的“博物馆文化”所必经的探索与反思。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