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王康:扎根大漠谱写无悔青春
陕煤化集团神南红柳林矿业公司调度员王康,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身边工友的一致赞誉。他热爱矿山,热爱自己的事业,对他来说事业就如同他的家人一样,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单元,干好工作,是他追求极致的态度和不懈追求!
坚持学习不放松,技术比武现精英
像很多同龄人一样,走出校园踏上梦想的征程。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大城市的种种诱惑,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在煤矿工作。但是在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实际工作的距离让刚参加工作的他寸步难行。但是他没有泄气、没有怨言、不怕吃苦,从零开始。学安全知识、学生产技术、学一切能让他迅速成长的知识,上班追着老师傅问,下班上网查阅资料,他的勤奋和谦虚赢得了老师傅和工友的认可。有一次临下班时采煤机电控箱出现了故障,当工友们都急着收拾工具下班时,他主动提出留下来看护设备,一边提醒其他工友别动相关设备以免发生意外,一边等待厂家工作人员的到来。整整等了6个小时,厂家的工作人员才到现场。他一边给厂家的维修人员当下手,一边询问故障原因。厂家的维修人员见他这么好学就将整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的点和处理办法给他讲了一遍,再后来只要采煤机电控方面出了故障大伙都会说:让王康来看看。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到煤矿调度室,成为了一名调度员。作为一座现代化的矿井,各类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要求调度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是保持着谦虚的心态,依旧勤奋好学,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得到提升。2014年,公司举办了“首届调度员信息化技术比武”活动,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大项,这次比赛要求每一位生产调度员必须要掌握每一个信息化技术系统的相关业务知识,能熟练操作,会准确分析,掌握现场生产实际情况,科学、准确的指挥生产。他凭着平时的大量积累和刻苦学习,过关斩将,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文艺舞台话生活,走出矿山亦动情
近年来,公司的“心·Xin”文化和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这充分体现了公司践行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精确落脚点。公司为员工搭建了各种施展才华的舞台,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在春节期间,公司举办了“真人真事小品大赛”,他积极报名参加。和几个同样爱好文艺的同事一起写剧本,排练,最后演出。他参演的小品《十大亮点》,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笑,那次的舞台经历让他更加自信了。2014年公司应邀参加“陕西省第五届小戏小品大赛”,他主动要求参演,哪怕是只有一句台词也行。他的真诚打动了公司领导,最终参演了小品《试讲》,最后获得了“优秀表演奖”的荣誉。那次比赛的评委是陕西省内文艺界的优秀代表,赛后曾获得“梅花奖”的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刘远老师这样说:一个优秀的作品首先要源于生活,你们的表演算不得专业,但是个个让我感动,因为你们都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在表演。
是啊,在红柳林的舞台上他用心学习,用心感悟;走出红柳林他依旧真诚。
岗位描述战群英,大浪淘沙取第一
工作中他一直坚持立足岗位、塌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自己的岗位梦想,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在日常的工作中,他积极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把奉献在岗位看作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事情,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他参加神南公司“神南文化我知道”职工“双述”大赛,这次比赛让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次的比赛神南公司七个下属单位都参加,竞争非常激烈。刚接到比赛通知他就着手准备参赛稿,一项工作严谨的他不容许稿子有半点纰漏,他自己改了几遍以后让工友帮忙修改,虚心接受工友的意见。那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都可以在操场边看到一个背稿子的身影,是的,就是他。接下来是神南文化知识题库的背诵,这可是所有选手最头疼的难题。凭着坚定的毅力,他将所有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最终经过3天的激烈比赛,在参赛的一百多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现在呢,他又在准备今年的双述大赛了。
六年的寒暑往来,岁月春秋。王康像公司大多数矿工一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身边的人,从来没有动摇过献身煤炭事业的信念。他经常关心新来的工人,在工作的时候,常常对他们做思想工作“煤矿的环境虽然艰苦,但是我们多挥一锨煤,就是在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也为我们增加了收入,要干就一定干出个样子来。”他就是靠着这样坚定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而努力着。他像那井下的煤炭一样,深深扎根,不断储蓄着能量,当工作需要时,他就会像那炉膛里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样,用一腔热血,为他所热挚爱的工作,为所热挚爱煤炭事业扎根在大漠、谱写着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