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书法,非一蹴而就之事
苏轼诗一首 黄俊俭
笔者生于七朝古都的河南开封,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书法的浓厚氛围给了笔者学习书法的强大动力。虽自幼即开始学习书法,但是工作之后与书法接触更多了,笔者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才开始真正进入书法的堂奥。通过几十年来对书法的学习,笔者对书法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学习书法首先应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帖。人生不同的阶段,可能对书法的认识完全不一样,审美、眼界也不相同。至于选什么样的帖,并没有严格限制,只要是传统经典,自己喜欢就行。但是,切忌拿时人的书法来学,因为今人的书法还没有得到时间的检验,初学者不可学。启功说:“作书勿学时人,尤勿看所学之人执笔挥洒。盖心既好之,眼复观之,于是自己一生,只能作此一名家之拾遗者。”启功在谈到此问题时还说:“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
上学之时多习楷书,工作之后,笔者开始将重心由楷书转到行草书的学习上。自己性格虽属于内向、平和类型,但是在字体风格上笔者反倒喜欢风格比较强烈的书家的作品。例如,晚明的书家黄道周、王铎、张瑞图的作品,并在他们的作品上花了不少功夫。许多人认为,风格强烈的书家不可学。此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如果基础还没有打牢固,一上手就学风格比较强烈的书家,易被其个性左右,容易造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过早地固化,并不利于自己对于书法的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当有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后,再选择风格比较强烈的书法来学也不迟。
要将临帖作为日课,康有为说:“学书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临帖时,要在一个帖上稳定之后,再换其它的帖来临。初学书法之人,最容易经常换帖,今天看到这个帖好,明天又见到另一本帖好。片面求多,容易造成学而不思,临帖不深入,流于程式化,并容易板结为习气,最终的结果是事倍功半。那么,临到什么程度才算吃透了所临的帖呢?就是得其笔法,得其神韵。通俗地讲,就是自己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气息,还是点画、章法等具有所临之帖的影子。临帖时临的越像越好,如果能够背临则更佳。
创作是检验学习书法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临转创,是每位学习书法之人都要经历的,往往也是最难的。怎样将临帖的效果成功转化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上,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刚开始时,可以采取集字的办法。例如,要用颜真卿《多宝塔碑》风格写一首诗,就可以将诗中的字,在《多宝塔碑》中找出相应的字。《多宝塔碑》中没有的字,可以从《颜礼碑》等颜真卿的其他碑帖中找,再逐步开始自由创作,这样循序渐进地由临转创,就不再成为一个难以越过的鸿沟。
平时要注意多读帖,读帖的目的是找出帖中诸如结字的特点、点画的特点等规律性的东西。只有找出此帖的特点,临帖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许多书家往往忽视读帖这一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认为临帖的过程就是读帖的过程,不必专门花时间读帖。一开始,笔者也是持这种观点,认为只有量变才能质变,于是拼命临帖。后来,笔者发现自己进步缓慢,跟自己的努力不成正比,有一个阶段甚至往“俗”上发展。腹中有书,才能手下有笔。书读多了,宜发后天之灵。例如,笔者临写张瑞图草书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张瑞图的草书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其特点是在行笔过程中,强调直入平出的侧锋和锐利的折笔,于“二王”之外独辟蹊径。笔者刚开始学习时,认为张瑞图书法的特点很好把握,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要写像并不容易,弄不好往往会把笔画写得又硬又直,并且尖笔过多,不知藏锋。其实,张瑞图草书的笔画在方折中寓圆转,笔画饱满而不失瘦劲。经过认真的揣摩之后,笔者在书写时改正了之前的毛病,逐渐向张瑞图书法的风格靠拢。
再者,学习书法,要以楷书为基本功。因为楷书中的用笔、结体,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笔法知识,如果缺乏必要的楷书基础,写出来的行草书往往会点画不结实,结体也很难到位。苏东坡曰:“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不能庄语而辄放言,无足取也。”楷书的基础不扎实,行草书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学习楷书最好从唐人入手,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都是历来学习书法的范本。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书法已经基本脱离实用性,所以学习书法不必从楷书开始。我认为这种观点害人害己,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想把自己的字写好,那么,想写好字,就要掌握汉字的点画和结体,从楷书入手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学好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学书者,从对书法的浅层次的表象认识到能够深刻体会碑帖的内涵,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文化的浸润,需要对书法艺术耐心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与一个人的思想、才华和知识素养密切相关。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