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灵的月光

文章来源: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孙庄采矿公司 作者:王畅平 时间:2018年03月15日 字体:

我是在读罢《贝多芬传》后,迷恋上一首乐曲的,并对音乐、月光、生活、自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每当清清朗朗的月夜,劳顿一天的我独自漫步于皎洁的月光之下,耳畔就时常回荡起音乐巨匠贝多芬创作的那部享誉世界的名曲—《月光曲》,那旋律,如月光般的柔美、晚风般的清馨,却又充满了命运的苦痛、生命的顽强,沁入我的身体、在我的血管中穿梭涌动。我在品味着贝多芬的音乐带给人间的美好之时,也在用生命品读着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与美妙的音乐相伴,却又一生在与苦难和不幸做着顽强不屈的抗争,我时常觉得,贝多芬的生命历程,就是一部史诗般的交响曲。于是,每每在这美好的月光照耀下,在这部《月光曲》的旋律中,我整个的身心便一并融入到这部《月光曲》中了,跟随着它的旋律一步步地走进心灵的月光中。

漫步在心灵的月光中,在享受着宁谧之美的同时,我时常思索着生命的哲理和真谛,用爱与被爱启迪自我,用宽容和豁达点缀人生,用虔诚和热情迎接明天。贝多芬是在用音乐诠释着爱,同时也在用爱谱写着生命的旋律、活着的音符。在现实的社会里,似乎少了些热爱,多了些无奈;少了些执着,多了些浮躁。但贝多芬的音乐数百年来,始终像美丽的月光一样持久地感染着每一个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人,它将爱与美融入在音乐中,让我们一起体会从中的恒久魅力,激励着我们永不向命运屈服,用坚强信念去热爱、去面对、去奋争。

苦难应该是位很好的老师,它教导我们无论命运如何的多舛,都要学会直面人生,学会从容淡定。贝多芬生活的道路非常坎坷,他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性格粗鲁,爱酗酒,经常打骂贝多芬。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后,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责任。二十多岁时贝多芬听力开始减弱,并逐渐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饱受了生活贫困、精神折磨的深重苦难。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难,苦难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在耳疾恶化后的“无声世界”中,坚强发出了 “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大量史诗般的音乐华章,虽然听不见却始终活在音乐的世界里,虽然听不见却始终活在如雷般的掌声中,贝多芬用美妙动人的音乐、昂扬奋进的乐章,把不幸踩在脚下,将苦难化为神奇。

若逢月明星稀的夜,伫立在无人的旷野,沐浴着万千年来亘古如一的月光,吸吮着自然的空气,所有的凡尘琐事顷刻间烟消云散时,我便更加迷恋着这月光,迷恋着音乐,迷恋着这个清朗的世界,迷恋着这份与生俱来的坚持,也因此更加执着地坚守着心灵的月光。

或许每个人都有心灵的月光,它空灵、曼妙、庄严、宁静,是心灵中永远的处女地。步入心灵的月光,我们虽然不能像音乐天才贝多芬一样将月光下的美谱写为不朽的音乐篇章,但却可以将这世俗的傲慢、冷漠、浮华摈弃,用一颗宽厚的平凡爱心谱写一曲心灵的月光曲。置身于心灵的月光中,无论是春风得意,亦或失意怅然,所有一切的一切终会尘埃落定,回归本真、回归自然。

夜正长,路也正长。朦胧中我似乎听到心灵的月光在静静地忠告我,要忘怀得失,要谦卑朴实,无论何时都不可自居清高、傲慢偏执,勇于直面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还原出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于是,在美丽的月光与自己心灵的对白中,我发现眼前的世界,一切都已经披上了银纱,和我心灵的月光交织在一起,显得是如此的清幽、圣洁。

心灵的月光,曾抚慰了多少灵魂的创伤,又曾理平了多少愁苦的思绪,漫步在心灵的月光中,月光依旧,音乐依旧,我心依旧。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03-15 ]
下一篇:禅意人生[ 03-16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