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纪念《狂人日记》发表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纪念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一百周年,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和中国鲁迅研究会主办的“纪念《狂人日记》发表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发表论文,围绕鲁迅的诞生与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发端、《狂人日记》文本细读、《狂人日记》的比较与影响研究、《狂人日记》研究史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在致辞中指出,1918年5月15日,《狂人日记》署名鲁迅发表于《新青年》四卷五号,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新篇章。《狂人日记》是鲁迅的成名作,是鲁迅文学交响的序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文本,是中国新文学的代表作,与鲁迅另一篇杰作《阿Q正传》合成“双壁”;同时,它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文本,后世作家在其影响下,继续探索民族觉醒和进步之路。
黄乔生致辞
姜异新发言
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姜异新、副研究馆员陈洁分别提交了《通俗教育委员会小说股之于<狂人日记>》和《论<狂人日记>的时空》论文。此次研讨会所发表的论文内容丰富,有建立在扎实史料基础上对《狂人日记》文化空间场域的回溯,有对鲁迅和尼采、进化论之间关系的探寻,也有从思想、社会、历史的层面和人的生存表达、语言表达系统两个层面进行的文本细读,还有在尊重历史语境下对文学史叙述的思辨,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对既有研究话语的辨析和对既往思想框架的超越。学者们还探讨了鲁迅和晚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关系,提出加强哲学性、悖论性研究的思路,力求打破目前对于鲁迅作品研究的凝固化、缺乏流动性。此次会议研讨氛围浓厚,葆有探索精神,进一步深化了作家鲁迅的文学本体研究。
与会学者参观了位于新街口的八道湾11号周氏兄弟旧居,并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会议室举行了下半时段的研讨。
与会全体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