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既然是自己的文化,为什么还要亲近?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周凡恺 时间:2018年06月12日 字体: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前天和昨天,“花满青藤──非遗传承在校园”系列活动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冯骥才对记者说,文化遗产日是个什么日子?实际上就是我们老百姓与自己文化亲近的日子。

每个人都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人

既然是自己的文化,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亲近?冯骥才解释说,民间文化本来是我们的生活文化,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人。国家的1372项非遗项目,其中一部分,比如传统节日就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传统节日的携带者,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节日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既然都是文化的传承人,生活在我们的文化中,受恩惠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言、思维、传统的观念、道德、审美都来自文化,为何还要与它亲近?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因为我们身处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文明转型期,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文化离我们远去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要有新的生活方式,要创造新的文化,文化一定要不断地更新。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倒水不能把孩子也一块倒掉,人类原有的上一个历史阶段积累的文化财富必须要继承,我们要把珍贵的文化留下来,把传统留下来。

了解民间文化究竟要了解什么

冯骥才说,20世纪80年代,欧洲开始有了一种方式,就是文化遗产日,后来我们国家吸收进来,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挖掘或者说亲近文化。亲近的方式各式各样,有一种方式是把民间文化的代表和领军人请来,与他们亲近。了解民间文化究竟要了解什么?我们看民间文化,跟平日看时尚文化不一样,我们是看我们的传统,不光看制作的技艺,关键是看他们做这些东西时,他们的情感,他们独特的审美,他们跟自己文化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

我认为,精英文化很难代表地域性,真正代表地域特点的是民间文化。听山东评书能懂得齐鲁大地,听苏州评弹能知道江南人什么情怀,听天津的京韵大鼓就知道码头文化是什么味道。我们要从中体会不同乡土地域的文化和美。

全民都有了“非遗”的概念

现在文化遗产日一点点搞起来了。第一个方面,我们把文化家底盘清了,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基本知道中华大地上到底有多少民间文化,国家级非遗1372项,省市一级超过1万项,加上县级超过3万项,中华大地五千年创造的、现在还留下来保持活态的民间文化,这个家底我们弄清楚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么清楚,这是我们作为文化大国、文明古国应该引以为骄傲的。

第二个方面,是全民都有了“非遗”的概念,十几年前是没有这概念的,通过我们的努力,老百姓知道了还有一种多彩多姿、我们为之骄傲的文化在生活里闪烁着光彩。

第三个方面,是学界已经把民间文化的研究、保护、弘扬作为使命。我们国家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保护体系,从非遗名录到遗产日,从非遗法到各个地方建立的非遗博物馆,从一系列的传承人保护方式到一整套保护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当然还有很多让我们忧虑和纠结的问题,民间文化还在不断受到冲击,但我们一直是在往前走的,传统也渐渐在生活中显示和发挥力量。

我们应该自觉地亲近自己的文化

昨天下午,冯骥才在“文化先觉与文化自觉──‘非遗’本土化道路三人谈”讲座中也谈到,人类对遗产的认识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认识的遗产,是父母留下的珍贵的有纪念价值的东西;第二个阶段是把公共的东西比如历史建筑、街区、习俗等等视作遗产,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说明人类开始用文明的眼光去看那些宝贵、应该继承的东西,也就是说有了遗产眼光。遗产眼光是纯精神的,不存在开发。只有现代人才会有遗产眼光,只有现代文明才会有遗产概念,这是个文明概念,也是现代社会文明人的心灵生活。我们应该自觉地亲近自己的文化,果真这样,文化遗产日才可以说真正扎下了根。如果政府不举办各种活动,遗产日就无声无息,说明遗产日还没有在百姓中扎根,全民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遗产日的意义。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就是纯粹,包括对文化的纯粹,对遗产的纯粹,还包括知识分子的纯粹等等。

冯骥才说,我希望今后在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各个社会单位以及社区,人们能够非常自觉自愿地结合在一起,亲近自己的文化,温习自己祖先的生活方式,欣赏过往的历史和文明。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可称为真正的、全民的文化自觉。我也希望非遗能通过我们的不断倡导、发掘和弘扬,最终回到我们身上,并使其发扬光大。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