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罗丹雕塑艺术走进中国——专家研讨雕塑与博物馆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连晓芳 时间:2018年06月25日 字体:

6月9日,由杭州欧洲艺术馆主办的“雕塑与博物馆发展——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交流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来自法国罗丹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艺术高等院校、博物馆、文博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代表和数百名观众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项目是由法国罗丹博物馆在法国文化部的支持下启动的。罗丹作为法国著名雕塑大师,他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广为人知。本次研讨会一方面聚焦雕塑艺术的历史特点及罗丹对雕塑艺术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从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的筹划看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会代表还为推动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项目的落实提出了积极建议。

在开场环节,杭州欧洲艺术馆馆长、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项目负责人吴静,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欧和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吴静介绍了杭州欧洲艺术馆建立的初衷和建设经过,以及开馆一年来在宣传、普及欧洲艺术方面的工作。

卡特琳·舍维欧几句亲切的汉语问候和“雕塑让我们相聚”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现场观众之间的距离。她介绍了罗丹的作品、艺术成就和罗丹博物馆的历史、建设和展陈情况,以及为推进中国分馆的建设所做的工作,同时表达了通过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促进中法之间文化交流的热切希望。“在中国建立罗丹博物馆分馆并不是简单地将罗丹的作品展陈在中国,而是开启一段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罗丹生前喜欢花园,中国也有悠久的园林艺术史,这是一个很好的融合契机。”卡特琳·舍维欧说。位于杭州图书馆地下一层的杭州欧洲艺术馆,是中国首座公益性质的欧洲艺术馆,也收藏了两件罗丹作品。卡特琳·舍维欧在参观该馆后表示,这里为中国观众了解西方艺术打开了一扇窗。“馆中不仅有雕塑还有绘画作品,我还惊喜地看到以数字化的方式介绍展品,这为观众营造了很好的欣赏艺术的氛围。”她说。

研讨会上,王少军介绍了自己与罗丹的不解之缘。在他看来,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项目的推进对于促进博物馆建设、文化教育和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罗丹艺术本身是永恒的、具有时代坐标意义的。而罗丹及其雕塑艺术在今天进入中国可以带来什么新的意义,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美育是全世界、全民族不可或缺的教育,博物馆承载了这个功能。从事美术、雕塑的专业工作者,也要让非专业的人群读懂它、明白美的意义在哪里。”王少军说。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曹春生、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詹长法、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教授何鸿、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蒋铁骊等分别介绍了各自眼中的罗丹,并谈及罗丹在雕塑和艺术的成就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等从艺术史、博物馆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了罗丹博物馆落地中国的重要意义。

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项目是在国家鼓励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下推进的,对于推动中法、中欧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相关负责人已就选址问题在杭州、深圳等地进行了考察。值得期待的是,未来罗丹博物馆中国分馆的建成,将使中国观众在家门口观赏罗丹真迹、感受雕塑大师的艺术风范成为可能。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