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二○一八年桃花潭国际诗歌周聚焦新时代诗歌创作
捕捉时代声音 丰富文化谱系
诗歌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中国新诗已走过百年,步入新时代,诗歌承载着怎样的创作使命?踏上新文艺的通途,诗人将书写出怎样的华彩篇章?近日,2018年桃花潭国际诗歌周系列活动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畔举行。该活动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中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主办,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诗人、评论家齐聚“新时代诗歌建设与走向”主题论坛,就引导诗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诗人创作出更多歌咏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诗作,探索全球化语境下新时代诗歌的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回应时代关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歌咏新时代,写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表示,诗人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艺术地呈现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鲜活内容,紧贴当下,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时代的主旋律紧密相连,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作品注重艺术性,既有创作上的思想解放,也有文本中的精益求精,更有作者独到的追求,体现出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回顾新诗百年,诗人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上不停地进行尝试、探索,体现出自觉求新求变的意识。诗人洪烛说,今天的诗人不能只写自己的小天地,还应该写祖国广袤大地上发生的故事,人民在各行各业的伟大创造都应该成为诗人书写的对象。诗人要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作,才能对得起时代的呼唤。
“在诗歌创作方面已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但还需要出现更多高峰式的作品。诗歌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本,要书写人民的伟大创造实践,要向人民学习生动的语言,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诗歌回到人民群众之中。”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认为,诗歌要通过具体的个体经验写到群体、时代、社会,书写好时代新气象,反映人民的心声;要书写大情、大义、大爱,要追求真、善、美。诗人要用优秀作品来充实人们的精神,激发前行的动力。
丰富汉语表达
发现和展现生活中的闪光点,要求文艺工作者在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翻译家汪剑钊认为,诗是美的归宿,诗人在创作中要有自觉的语言意识,在信息时代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如今人们有便捷的联系方式,诗人不可能再写出诗人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的诗句,诗人应该直面这个时代的新事物,书写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变化。这就要继承优秀传统,拥抱整个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
“诗歌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不是炫耀写作技巧的平台,也不是写给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的谜语。这种交流犹如一条河,虽然宁静,但其中有复杂的微量元素,让诗歌散发出永久的魅力。”评论家张定浩表示,诗人李白有着宏大的诗歌背景,他可以写古风、乐府,也可以写《赠汪伦》这样简单明了的作品。当下一些诗歌创作中所存在的不讲究韵律、故意写得晦涩难懂、拒绝交流等问题确实值得反思。
评论家杨四平认为:“现在的诗歌创作中包容性写作欠缺,有的只注重写自我的小情绪,缺乏我与时代、社会关系的书写;有的注重写宏大的时代、社会,但缺乏个人的发声。伟大的诗人要像杜甫一样,既书写自我,又书写时代,将各种诗歌美学综合起来。”诗人曹宇翔认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是不会改变的,总有超越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情感引领人类向前走,这就需要在诗歌创作中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新的时代,新的起点,诗人、评论家对新时代诗歌寄予厚望。评论家耿占春将“90后”诗人的作品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胧诗进行了对比,进而提出,当下年轻诗人的作品比朦胧诗更复杂,这说明人们的语言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巨大的提升,通过语言来连接现实经验和无意识的能力也在增强。诗歌随着年轻诗人语言能力和感受力的提升和差异化,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诗人创作出了很多精彩的文本,在扩大受众群体方面也需要探索新的诗歌传播方式。教师、评论家陈卫为了让学生了解世界的诗歌经典,在网上做了诗歌电台,还向各地诗人约稿,把朗读、吟唱的音频放到网上。从纸面上的诗到声波中的诗是初步的尝试,陈卫还想通过舞台上的形体语言传播当代优秀诗歌。
“如何使泥泞的、琐碎的、碎片化的生活进入到个体的审美通道中,让纷繁复杂的意象世界有诗意发生,有发现和创造,有新鲜经验的复活和唤醒,有打动人心的地方,是诗人的使命所在。”评论家何冰凌说,如何在日常经验写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日常和时代的洪流在诗歌中折射和显现光影,是每一个诗人需要面对的命题。诗人应该以专业、专心、专注的精神,完成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细水微澜地展开叙述,镂刻群体的命运、个体的情感,丰富读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