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永恒的丰碑,永远的巨匠

——戏曲界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韩君怡 时间:2018年07月12日 字体:

“我爱你深情眷眷,风度翩翩。我爱你常把娘亲念,我爱你自食其力不受人怜。”接连几个“我爱你”,道出了白素贞对许仙独立人格、良好品格的尊敬与爱恋。

这一段经典的“断桥”出自京剧《白蛇传》,其编剧正是戏曲教育家、剧作家田汉。田汉一生涉猎广泛,创作领域包括话剧、戏曲、电影、诗歌等多个艺术门类,可谓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

日前,中国戏曲学院召开纪念首任校长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多位老艺术家与学者回顾和总结了田汉在戏曲教育、艺术创作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以此缅怀前贤、激励后人,为办好新时代的戏曲高等教育、赓续戏曲艺术和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

难忘的四维戏校

触摸历史的脉络,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一群稚嫩的学童用西皮流水在乱世中涂抹出一抹亮色。如今,这些学童已成为研讨会上的白发老人,你一言我一语,离不开他们的共同回忆——四维戏校。“田汉是戏曲改革的先驱,也是新中国戏曲教育的开创者,这一切要从‘四维’说起。”戏曲理论家钮骠说。

1942年,田汉在广西柳州创办了“四维儿童训练班”(俗称“小四维”),招收了30多名儿童。在1943年的桂林“西南剧展”中,“小四维”排演了田汉编写的具有抗战色彩的《江汉渔歌》,大受好评。

1944年,桂林告急,师生们在田汉夫妇的率领下,沿桂黔公路徒步向贵州转移。在艰苦的条件下,田汉依然坚持与孩子们同行,并排演了他编写的《新儿女英雄传》等新戏。

1945年3月,“四维儿童戏剧学校”正式挂牌;8月抗战胜利后,田汉便率领师生们北上抵京。1949年,他们坚守在京城,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1月28日,田汉出任以“四维戏校”为班底组建的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的首任校长,并聘请刘喜奎、郝寿臣等名师,培养出大批京剧人才。近70年来,学校几经变革更名,最终形成了今日的中国戏曲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

戏曲教育的实干家

中国戏曲学院原教务处处长贯涌认为,田汉在成为首任校长之后便抓了“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首先是聘教授、请名师,扶持年轻教员,构成了结构合理、水平一流的精锐教师队伍;其次,制定道德与艺术并重、专业与文化同修、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兼顾、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大纲和章法。

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马名骏表示,田汉非常重视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上世纪50年代戏曲舞台显现出繁荣景象,各地方剧种纷纷进京展演,田老把优秀剧目一一请进学校交流互鉴。他还主张艺术上要海纳百川,组织学生看话剧、看芭蕾舞,还把乌兰诺娃等国际巨匠请进校园参观交流,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受到了艺术的熏陶。”马名骏说。

“田汉之于现代戏曲教育的意义,一是先生有‘一诚可以救万恶’之德;二是先生确立了特殊的、对于现代戏曲教育有直接启发的人才观;三是先生的教育理念及坚持传统的思维、顺势而变的思维、融通互鉴的思维,以及教学、科研、实践、创作‘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

《白蛇传》是校戏,也是根和魂

1944年,田汉参考弹词《义妖传》、传奇《雷峰塔》和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文学作品,将其改编为25场的京剧《金钵记》。1947年,受田汉之托,知名戏曲导演李紫贵排演《金钵记》并于1948年首演。

1952年,在听取多方意见后,田汉对剧本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修改并更名为《白蛇传》。同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实验学校的师生演出《白蛇传》,当时年仅17岁的刘秀荣饰演白素贞。

“我问田先生,《白蛇传》的主题是什么?他回答,主题就两句话:一句话是青蛇说的‘叫天下负心人吃我一剑’,第二句是‘任你罩下黄金钵,人间情爱总不磨’。”饰演许仙的老生表演艺术家朱秉谦说,田汉编写的《白蛇传》删去不必要的情节,返璞归真,从唱词到故事,都极为优美,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这个戏突出了白娘子精神自由、幸福的合理性,刻画了白娘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这是田老从人性角度出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地方。”钮骠说。

如今,在京剧表演艺术上颇有建树的刘秀荣认为,《白蛇传》的广为流传,与田汉十年磨一剑,逐字逐句揣摩、反复推敲密不可分,这样的精神也影响着她的艺术观与艺术追求。“我一辈子都感激田汉,可以说没有田汉的《白蛇传》就没有我。《白蛇传》是中国戏曲学院的校戏,也是学院艺术风格的根和魂。”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