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铁凝:文学是连接世界的纽带 翻译家作用不可替代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在第五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贺俊怡/摄)
中新网贵阳8月14日电(冷桂玉)“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而文学正是联通各国人民心灵的一条多彩的纽带,这当中,翻译家们的作用不可替代。”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表示。
第五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14日在贵阳开幕。来自法国、德国等国家的38位汉学家与铁凝、莫言、贾平凹、余华、阿来等50多位中国作家齐聚贵阳参会。
铁凝开幕式上表示,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四次,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研讨会从小到大,成为了翻译家之间和翻译家与作家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不少翻译家获取和更新了有关中国文学发展的最新信息,参与到中国作协对外翻译工程中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有数百部中国当代作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浪潮中,中国文学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大批优秀作家成长起来,他们深入生活,书写国家巨变进程,塑造了一批又一批有血有肉的文学人物,得到大众的喜爱。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5000多家文学网站,1300万注册写作者,每天有数千部作品持续更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开放使大量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创作理念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拓宽了中国作家的创作视野和世界眼光。”铁凝表示,近年来中国引进、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年均达到1400余部。同时,中国也把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传播出去,一个个具有浓厚中国精神和气质的故事,经过翻译家们的译介走进了各国读者的视野。
铁凝说:“对中国作家而言,创作的根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学的本土性、民族性更加突出,文学的时代感、现实感不断增强。”作家们更加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汲取创作的丰厚营养,更加注重从新时代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奋斗现实中汲取创作灵感,着力书写人民的奋斗故事,力求把更多思想深刻、艺术上乘的精品佳作奉献给世界。
自2016年第4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以来,中国作家协会一如既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组织中国作家访问了40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和南、北美洲。同时,中国作家协会邀请了许多国家的作家访问中国,与各国的作家组织共同创办或举办了双边、多边文学论坛和座谈会,举办国际写作计划等,友好往来的形式更加多样、文学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大大增进了与各国作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