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第四场活动:诗词专场登陆中华文化学院

文章来源:中央社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安哲照 时间:2018年09月18日 字体:

9月11日晚,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第四场——“诗词专场”拉开帷幕。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与学员纵游诗山词海,共话“古典诗词的魅力”。

康震在演讲中这样评价古典诗词的价值: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很有特色的部分。诗词能够在人生无味的时刻唤起热情与冲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康震认为,“我们对诗词有了解,但也许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了解”。他分别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早发白帝城》、苏轼《定风波》等诗词为例,结合王泠然《与御史高昌宇书》、《杜审言传》节选、苏轼《赠李方叔赐马券》、黄庭坚《书苏东坡马券后赠李方叔真迹卷》等辅助材料,不仅研读分析诗词的字句,同时深入到诗词背后与作者交流、与时代对话。通过对几位杰出文人身世浮沉的勾勒,展现了唐宋文化的兼收并蓄、开放包容、进取创新,让现场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针对现场在座的诸多父母,康震结合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致子女的书信,指出要让子女学习“文学或人文科学”,在诗词中寻找迸发的感情,过有趣味、丰富多彩的生活。

最后,康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据,表示既不能厚古薄今,更不能忘却历史。唐宋曾经铸造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参与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在当下,我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礼堂座无虚席,演讲激起了现场学员的热烈响应。“今晚在大礼堂听了康震教授《古典诗词的魅力》的讲座,收获颇丰,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经过康教授的解读,字里行间竟然充满了个性和情愫”,第四十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员肖丽娜说,“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并把它们传承下去,增进我们这一代及下一代的文化自信。”

演讲结束后,针对有学员提出的如何加强中小学诗词教学、激发青少年学生诗词学习兴趣的问题,康震指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热爱至关重要。教师只有首先对诗词充满发自内心的喜爱,切实地感受到诗词的美,才能在讲授过程中为自己和学生带来心灵的愉悦,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

本次讲座由中央社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莎主持。他说,格律是古诗词的经脉,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古诗词以其格律与意向表达简约而含蓄的美。同时,古诗词还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既有感情作用,也有社会作用,能够“抒情达意”。古诗词演读着历史、传播着文明、代表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展现着中华民族深沉的人文情怀。

袁莎还语重心长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应该认真学习古诗词,充分发挥古诗词的作用,让传统文化成为复兴的力量。延续好、传承好、发扬好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学院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位喜欢中华古诗词的国人的共同责任。

中央社院党组成员、秘书长徐永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讲座。在校学习的第四十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第四十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第三期新疆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第二期省级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培训班、大庆市党外代表人士暨统战干部培训班、上海市浦东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班子学习班、统战学硕士研究生班学员及院外嘉宾参加本次讲座。

(摄影:曲胜良)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