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在京汇报展示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范雪娇 时间:2018年10月23日 字体:

“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在京汇报展示

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扎到村里 向世界讲述中国精准扶贫的好故事

本报讯 “神州大地展风采/习近平引领新时代/全民共筑中国梦/日子越过越开怀……”10月17日,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之际,在中国文艺家之家报告厅,来自甘肃陇南武都区鱼龙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杨建鹏表演的武都高山戏唱腔清脆,唱词真诚、质朴,表达出当地百姓的幸福和希望,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当天,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中国民协主办的“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2018年汇报展示展览活动举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以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部门负责人,创作一线摄影家、民间文艺家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汇报会由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主持。

据介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生动记录扶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协、中国民协于2017年年底共同启动“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该项目已被列为中宣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2017—2021)》创作项目,中国文联“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实践活动项目,中国文联2018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重点项目。

中国文联自1998年起对武都区实施定点扶贫,先后拨付300余万元扶持高山戏,并在鱼龙中心小学建立了高山戏传承活动中心,杨建鹏就是受益者之一,主创人员用镜头对高山戏在当地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记录。而这只是此次创作工程的一个缩影。一年来,17个调研组、近80位创作人员克服路途险峻、高原缺氧、水源污染、疾病威胁等多种困难,对包括武都区在内的17个各具特色的扶贫点进行调研创作,目前已形成了一批阶段性成果。项目邀请包括摄影和民间文艺、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和经济、社会、人类等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运用摄影、绘画、视频、文字等融媒体手段,进行多元化创作、多角度呈现,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扎到村里,推出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讲深度的作品。李舸介绍,调研创作坚持影像调查式的驻点创作,坚持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通过田野调查式的影像记录工程,以建立一套国家扶贫决胜期的影像文献档案。

在汇报会中,视频依次展示了17个调研组的调研创作成果、工作状态和创作感言。扶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代表和项目部分主创人员进行了现场讲述。中国摄协副主席居杨与来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的村民石爬专、杨冬仕共同回忆了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与村民促膝交谈的情景,分享了十八洞村发生的变化。居杨所在的调研创作组从今年8月开始进入十八洞村,大家每天早晨六七点就出门去拍摄村民的生产生活,旧村改造等活动,到晚上9点才能结束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们从中感受到了通过扶贫工作,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的扶贫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能够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农村中、田野中,见证和记录这样一个伟大工程,我们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她说。新疆创作组的陈杰深有体会地说:“摄影家应该是社会学者,是影像知识分子。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到一线,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别人所接触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记载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汇报会后,大家观看了正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的项目2018年汇报展览。展览将持续至10月27日。

据悉,中国文联将持续深入推进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协会主席团和相关专业委员会(艺委会)的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调动各团体会员的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团结引导更多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和基层群众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长时间、深层次地进行艺术化创作,更加深入地记录和反映人民群众摆脱物质贫困的奋斗历程,更加真实及时地反映基层一线的冷暖诉求,更加充分地展现扶贫攻坚中所有参与者坚强不息的精神,助力扶贫项目宣传推介,凝聚带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扶贫攻坚中来,对时代作出有力的回应和表现,向世界讲述中国精准扶贫的好故事。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