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傅才武:基层文化馆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田野 时间:2018年12月10日 字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馆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层文化馆要改变固有的观念和管理模式,用开放的姿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建设,这将会是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方法。”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

文化馆40年来的三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馆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看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馆的总量、规模、组织结构、服务方式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馆的场馆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省、市、县级的文化馆、群艺馆,到乡镇的文化站,体系结构不断健全,文化馆的组织化、功能化、体系化的完善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完备的。二是,文化馆服务群众的模式和经验都已经逐步成熟,服务人次、服务效率、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文化馆充分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发挥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的作用。无论是每年的年节活动,还是今年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广场舞比赛,文化馆都弥补了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组织能力上的不足,发挥了组织活动的重要作用。三是,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文化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在专业化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人才结构和专业模式,充分投身到群众活动的组织、党的政策的宣传、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值得信赖和依托的一支文化队伍。改革开放40年来文化馆取得的这三大成就,归结起来,就是通过文化馆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体系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周口市迎新春少儿文艺联欢晚会

总分馆制提高基层文化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馆事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普遍存在财政困难的问题,场馆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都存在不足。随着国家逐渐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在2007年《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之后,通过示范区的带动,我国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文化馆站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馆在保留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职能,同时兼有对基层的文化市场进行规范和管理。

2016年,当时的文化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重点,以统筹发展、提高效能、促进均等为原则,推动具备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发挥县级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建设,傅才武谈道:“我国文化馆、图书馆的总分馆制一直在逐步推进,该指导意见的发布对县级总分馆制的建设和推动起到了制度上的保障作用。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乡镇文化站为协同单位,通过建立这种总分馆制,可以有效进行文化资源的流通,解决基层文化单位资源分散、配置不足的问题,实现资源的流动和优化。总分馆制在提高基层文化效率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办法,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场馆信息化,越到基层越薄弱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成为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傅才武看来,文化馆整体上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现代人的消费都和互联网紧密连接,这种趋势会从物质文化消费领域延伸到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且这种趋势无法逆转。所以图书馆、文化馆服务于基础群众,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对接,是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提供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当上到老人、下到孩童都学会使用网络进行消费和获取信息的时候,如果文化馆还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服务方式,显然会落后于百姓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

傅才武认为,我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在于国有文化场馆信息化的能力越到基层就越薄弱,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都不足。他说:“文化馆越到基层越是和老百姓联系紧密,这种信息化能力的薄弱就越发凸显。提高文化馆数字化能力、服务能力、资源提供能力、管理能力是国家要大力改革的方向。要解决目前基层文化馆数字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购买互联网服务。另外就是要加大力度培训数字技术人才,让固有的人才结构面对和包容信息技术,达到人才结构的更新换代。”

探索文化馆的社会化运营

目前,我国百姓的文化消费需求快速迭代,传统的管理方式、供给方式想要跟上百姓需求的节奏,就要把传统的文化惠民方式转变为通过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提供真正满足百姓需求的文化产品。

想要通过文化馆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傅才武认为主要有三个方法:第一是通过体制创新,进行开放办馆;第二是通过总分馆制的建立达到资源流动;第三是需求引导供给,和百姓的需求对接,保证供给的有效性。其中,傅才武强调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他举例道:“2013年投入运营的江苏省无锡新区文化馆的管理模式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由专业公司全权承包,也是全国首个将文化馆的运营管理和服务等业务进行整体外包的实践探索,为全国文化馆的社会化运营提供了新思路。国家近年来也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文化馆的建设。”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