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2018名团大师荟萃闪耀舞台 向世界乐坛发出中国声音
原标题:2018:向世界乐坛发出中国声音
▲北京国际音乐节浸没式歌剧《奥菲欧》。
柏林爱乐乐团与郎朗同台上演音乐会。(王小京/摄)
多明戈、郎朗、马友友、齐默尔曼、穆勒、蒂勒曼、潘德列茨基,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奥菲欧》《切肤之痛》……2018年,有太多闪亮的名字出现在北京舞台,也有相当多现象级的剧目在北京登台。面对诞生于西方的古典音乐,中国艺术家已经不满足于重复经典,而是以新的诠释,为世界经典融入时尚的审美和中国的血液。
音乐:北京成为世界的舞台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很多艺术家回忆起当年的北京音乐演出市场都说,上世纪90年代,人们都炫耀自己出国看演出,可到了今天,世界上精彩的演出纷纷来到家门口,在北京就能看得到。
一整年中,最值得回味的就是被乐迷称为“天团”的柏林爱乐乐团的到来。距离上次乐团在北京登台,已时隔七年,这次还有乐坛当红指挥杜达梅尔及钢琴家郎朗的加持,更加具有独特意义。连续两天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这支“天团”展现出超凡的实力,乐团整体对音乐的走向有着恰到好处的把握,铜管部发挥极佳,木管声部与郎朗的高度契合相互衬托,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柏林爱乐乐团并非来京乐团中的一枝独秀。一年中还有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捷杰耶夫和他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等多支世界劲旅前来,指挥家巴伦博伊姆、蒂勒曼、潘德列茨基,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布赫宾德、席夫,大提琴家马友友、王健,小提琴“女神”穆勒等纷纷来京,给观众带来一场场听觉盛宴。
每每名家名团到来,台下的观众在聆听音乐,台上的艺术家也在“观察”着台下的观众。面对北京的观众,大多数外国艺术家都发出由衷的惊叹:年轻人真多!著名指挥家巴伦博伊姆在国家大剧院登台后感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有这么多年轻的观众来听音乐会,而且他们的观演素养这么高,这样的感觉真好!”著名歌唱家多明戈也说:“有一个说法是‘中国将可能拯救世界的古典音乐市场’,我认为这是对的。”
艺术家们没有只把北京当成演出的一站,而是与中国观众建立起了深厚的联系。捷杰耶夫几乎年年报到,刚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登台的指挥家帕沃·雅尔维,又率即将执掌帅印的瑞士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到来。北京已经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中的重要一极,此言非虚。
剧目:以当代语境重述经典
今年还有不少现象级的剧目在北京歌剧舞台上亮相。《奥菲欧》《切肤之痛》《纽伦堡的名歌手》《罗密欧与朱丽叶》……无论中西艺术家上演的剧目,都不满足于重复讲述经典,而是以当代人的视角与经典对话。
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是西方音乐史上公认的最早的一部歌剧,可在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中国原创的浸没式歌剧《奥菲欧》首演,从音乐到剧情大胆改写了原作故事。青年作曲家王斐南原创大量唱段,风格极为多样,导演邹爽把情节大胆展开,将三里屯的红馆布置成婚礼现场,让观众沉浸在剧目之中,跟随身边的演员,一起探寻情节的走向。
“国外艺术家在重写自己的经典,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是邹爽的理念,也是不少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追求。中国艺术家想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声音,除了演绎经典,敢于重述经典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对经典作品的全新诠释也帮古典音乐向路人“吸粉”。国家大剧院与英国皇家歌剧院、澳大利亚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长达五个半小时、剧组多达400人,这样的巨制能在中国上演已经创造历史。有趣的是,歌剧讲述的是几个世纪前的欧洲故事,可台上的一位演员突然拿出一部手机,边唱边玩起了自拍,还引来了台上其他歌唱家的围观。
当然,这是导演的特意安排,他希望歌唱家以当代的自拍表现出角色对自己的关注,同时,这样的穿越桥段也打破了古典音乐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形象。
古典音乐并不等于老旧,艺术作品同样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加入新的元素,如果能让经典在当下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何乐而不为?
行业:版权保护仍需更多重视
2018年明星大咖齐聚、好剧新剧繁多,但良好的行业生态不能只靠艺术家单打独斗,还要有健康的市场保驾护航。今年,“版权”成为音乐行业的关键词。多明戈在年初来京演出时曾提到,盗版同样是困扰西方音乐界的问题,网友买书可以在亚马逊等网站上支付,想听音乐却能在网络上免费获得,如果能解决音乐的盗版问题,会促进行业的繁荣。
自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起,在线音乐平台盗版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各音乐平台为留住用户开始激烈争夺独家版权,在国家版权局的倡导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网易云音乐及阿里音乐三大音乐平台于今年达成版权合作,持续两年多的独家版权大战落下帷幕。原来只能在某一家平台听到的张惠妹、李宗盛、刘若英、周杰伦、汪峰等人的歌曲,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听到。
但KTV的版权授权情况依旧不明朗。今年10月,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发布《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要求向音集协缴纳版权费的KTV场所下架《弯弯的月亮》《泡沫》《十年》等MV作品。随后,音集协又宣布与代收版权费十年之久的天合集团解约,称后者在收取版权费过程中“严重违约”,而一些KTV从业者质疑音集协无法给出明确的曲库,各方争执不下甚至宣告对簿公堂,也引发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KTV行业的版权问题实属“历史遗留问题”。一直以来,音乐电视作品(MV)授权条款不明晰,操作不透明,从业者乃至消费者版权意识仍显薄弱。今年的“下架风波”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至少让从业者与消费者建立了版权保护和付费意识,相信现在的风波只是事件明朗化的开始,期待新一年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机构可以拿出更加明确的举措,推动音乐行业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