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批评家写小说”之我见
就跟商量好了似的,李敬泽、李陀、吴亮、张柠、李云雷、於可训等评论家近来纷纷发表了他们的小说新作。而在去年,梁鸿、房伟等也都推出了小说作品。文学批评家们这种不再满足于“说说而已”,给时下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
毕竟,不同于多数作家热衷埋头创作,较少专注于文学理论研究,批评家们由于长期从事文学评论工作,大量的阅读研究积累使得他们脑中往往存储着一 张格局宏阔、绘制精密的文学图谱,基于这张文学图谱,批评家们不仅能够相对容易地判别一部作品的优劣,而且,亦能在眼前呈现出清晰的创作路线图,知晓好的 作品应该朝着哪个方向用力更为有效。他们的这种职业素养,为其扮演好“啄木鸟”角色,推进文学事业在新时代的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道是“尺有所短”,文学批评家是文学作品鉴赏的行家里手,与之伴生的则可能是眼高手低。就以往来看,确有相当多的批评家述而不作,他们评议起 别人的作品尽管头头是道,可唯独没拿出过自己像样的小说示人。对此,有人解释为“术业有专攻”,文学批评家就是专以批评为能事,至于文学创作那是作家们该 做的事。这种解释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不过,尚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也因此,面对批评家们的指责,有些作家嗤之以鼻,大有觉得其“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 味。
像目前这样,文学批评家既在文学评论上不乏建树,又能自觉开展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自然最好不过。通过实地投身于文学创作,批评家们一方面可以 将自己的文学主张融入实际,借此检验文学主张有无偏差、疏漏;另一方面,通过身体力行,也能充分体味作家们创作的艰辛,体验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困 惑。这有助于避免他们的文学批评流于凌空蹈虚,使得其批评的双脚始终踩在坚实的大地上,更富于感性认知,继而使其评论更易令人信服。
虽然说,评论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然而应当说,他们“取法乎上”的创作理念,异于寻常的创作思维,无论对于职业作家的学习借鉴还是时下文坛 新成果的孕育,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此意义上,批评家写小说应该赢得同行与作家们的尊敬,同行与作家应更多地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努力多从他们的作 品中寻找闪光点,将之融入自己今后的创作,这样才利于吐故纳新,使文学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