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京剧戏衣里的中国文化意蕴
——访京剧戏衣收藏家陈申
香色缎混绣改良蟒
20世纪50年代,剧装设计大师谢杏生为周信芳设计了两件改良官衣(改良蟒)为《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两戏所用,这是其中一件。
蟒,是京剧戏衣中的一类奢华服饰,专属于王侯将相等有权势的人群。蟒的颜色分“上五色”,即红色、绿色、黄色、白色、黑色;“下五色”,即粉红色、湖色、沉香色、蓝色、紫色。在戏曲舞台上,皇室成员一般穿黄蟒、红蟒,上了年纪的重臣(及家属)通常着香色(茶褐色)蟒、古铜色蟒。
近日,“花雅霓裳——非遗戏曲服装服饰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展览以“红”“黄”“蓝”“绿”等色彩分为若干展示空间,展示了戏曲舞台上制作精良的蟒、靠、帔、氅、宫装、官衣、褶子、箭衣、马褂、盔头等角色行头。这些戏衣的收藏家陈申指着一件香色缎混绣改良蟒说:“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大师谢杏生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设计的一件戏衣,周信芳在麟派名剧《萧何月下追韩信》中扮演萧何时使用。”周信芳艺名“麒麟童”,因此,此件改良蟒胸前绣麒麟,而非通常使用的龙纹。这件戏衣上所绣龙纹在传统样式的基础上有所简化,兼顾简洁明快、威严庄重的效果。
收藏京剧戏衣,是陈申的一个业余爱好。他没曾想到,一着迷至今30多年,收藏的宝贝戏衣越来越多。“家里可能有三五百件吧,我也记不清了。我都折叠存放着,一件戏衣的自然寿命大概300年左右。”陈申说。从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京剧戏衣的收藏。几十年如一日,他寻访了很多制作戏衣的作坊及传人,结识了海内外许多梨园界的朋友、戏衣工艺专家,以及像朱家溍、钮隽等京昆研究大家,尤其是与著名的戏剧研究学者刘曾复成了学术上的忘年之交。他对京剧戏衣的关注从业余收藏逐渐转变为专业研究,曾经出版《中国京剧戏衣图谱》。
展陈戏衣都是纯手工刺绣,精美无比。比如,帔有适用于《洪羊洞》杨延昭的蓝绣花帔、适用于《锁麟囊》薛湘灵的粉绿色绣花女帔、适用于《龙凤呈祥》孙尚香的团凤女帔;靠有适用于《穆柯寨》穆桂英的粉靠、适用于《扈家庄》扈三娘的女改良靠;褶子有女士居家便服——粉色绣花褶子等。陈申说:“这些戏衣都是蚕丝材料,蛋白质的,易脆,怕发霉干燥,所以这次展览考虑灯光条件以及观众的欣赏需求,展陈的都是当代手工作品。”在他的收藏里其实还有不少清代、民国时期的戏衣。
陈申边收藏边研究,形成了自己对于京剧戏衣发展的一些思考。他说,中国戏曲服饰在明代逐渐形成,清代制衣工艺达到了一个顶峰。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有北京、苏州和上海三大戏衣生产基地,戏衣制作行业相对繁荣。戏衣从面料到图案装饰,简繁统一,刚柔相济,初步完成了由华丽美向和谐统一美的转变。1978年以后,戏衣生产迎来又一个春天。据1980年的一个全国剧装行业会议统计显示,当时为全国各剧种生产的剧装计300余种,其中传统戏衣187种。手工戏衣的生产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就大大缩减规模。“一件戏衣,一般要200多个工人,所以说戏衣是比较昂贵的制作。后来,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相结合的戏衣,或者纯机器生产的戏衣,较之纯手工戏衣,审美质感就差多了。”陈申特别比较了化学金线和纯金金线织就的戏衣图案,“化学金线的光泽比较刺眼,纯金金线的光泽非常柔和”。
刺绣是农耕社会的产物。这些手工绣衣置于透明展柜中时,所呈现出的那种手工的繁复精致,让参观者啧啧称奇。当它们穿在舞台上的角色身上的时候,观众所能感知的,更多的是色彩、款式、图案,而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让一针一线交织出的艺术美感扑面而来。陈申的戏衣收藏止于上世纪90年代,但至今他仍然利用各种途径“淘戏衣”,并且将之与更多的观众分享。看到家里叠放的戏衣,一件又一件的挂在展柜里,他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主流的收藏里,服饰就比较小众,收藏戏衣就更少了。京剧戏衣里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苏州曾经有10万绣娘,而今时代变了,这些戏衣越来越少。虽然我的财力有限,我还是希望能尽我所能保存一些精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点宝贵的文化财富。”陈申说。
相关链接
“2019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非遗雅集”拉开帷幕
本报讯(记者蒲波)近日,“花雅霓裳——非遗戏曲服装服饰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精彩呈现。此次展览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和北京新国戏文化创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非遗雅集”系列活动之一,将持续至2月10日。
系列活动还包括非遗戏曲展演、非遗戏曲电影展映以及“非遗文创市集”。囊括徽剧、祁剧、越剧、扬剧、京剧在内的多个优秀非遗戏曲剧种在京进行精彩展演;景泰蓝制作工艺、京剧脸谱彩绘、北京兔儿爷泥塑、琉璃制作工艺、京城核雕、内画鼻烟壶、木版年画、汉宫花等将亮相“非遗文创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