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9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暨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深度探讨“快乐音乐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程佳 时间:2019年06月10日 字体:

近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乐器协会、全国音乐教育服务联盟合作平台和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暨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活动“展与会融合、教与学互动”聚焦音乐教育,以“快乐学习”为主题,旨在针对目前我国音乐教育、艺术培训中的实用性、短期性等背离音乐学习本质的问题,研究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困惑与烦恼,用快乐学习的理念和分享互动的方法,探讨音乐教育的真谛。大会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理论到实践,内容到形式,展开深入交流研讨。直面学校和社会音乐教育的热点、难点,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引领,给音乐教师和音乐工作者赋能;以跨界交流合作,为快乐教、学、用搭桥,助力乐器制造业市场拓展,为实现“音乐是生活的刚需、乐器是家庭的标配”的奋斗目标而执着以求,持续发力,可谓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大会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得到了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欧洲音乐产业联盟、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国际键盘手风琴联盟,以及世界著名的音乐院校、企业团体的大力支持。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名专家学者,奉献123场精彩的主题发言、圆桌论坛、大师课和工作坊,聚焦音乐教育的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以及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与国内外音乐工作者共同打造音乐教育的盛宴。

聚焦“快乐音乐学习”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快乐学习”,聚集国内外的音乐教育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为音乐教育行业同仁分享国内外创新案例和教学实践经验,探讨音乐教育市场趋势。

音乐美学家、教育学家周海宏从“走向美与爱的音乐教育”角度,剖析造成音乐课枯燥,学琴苦现象的根本原因。他说:“快乐教育不是只快乐不教育,而是让教育过程本身充满了快乐,学习不等于不快乐,快乐不等于不学习。快乐不能改变人的潜能状态,快乐还不能培养其他能力,但是快乐比其他因素能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这就是快乐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具体因素。”

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于海表示:“我想针对全国中小学器乐社团的现状发表下建议,我认为学生学习艺术的目的不要光是这种为了升学,我觉得更重要应该提倡孩子的美育教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香港教育大学教授梁宝华从学校音乐教育和乐器学习两个方面,阐述“成功和快乐地学习音乐:学习动机、自我调整、后续认知、建构主义”。他表示,学校的音乐教育和乐器教学两方面应该区别对待,这两方面需要有不一样的目标和做法,音乐教育方面强调一个普及性,老师的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他们不仅要学习聆听还要激发创作。学习乐器的话,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专业的乐手,起码是音乐老师,强调技术等等。研究表明,内在价值,即对学习自身的兴趣是最有影响力的动机,所以应该鼓励内在动机,帮助学生聚焦学习的趣味,寻找学习的价值,让他们把学习乐器作为一个兴趣,让孩子独立自主决定学习,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方式。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我的发言主要是想说快乐成长,说说舞蹈家协会在少儿舞蹈当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少儿舞蹈从专业选拔苗子到接纳全社会成员。我们现在的少儿艺术教育真的是能够面对所有孩子开展起来;从强调少儿作品单一的思想转变到重视人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技艺培养到快乐成长。这个快乐成长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我们的少儿舞蹈教材当中,我们非常强调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认识空间,认识时间,认识同伴之间的距离,认识集体当中产生的相互的关系,认识人体的语言可以表达内心的状态。所以这样从单一的技艺动作的培训到以成长作为目标的转变,我认为是现在少儿教育非常重要的转变;从单一的舞蹈到各种舞蹈艺术竞相绽放,同时各种教学机构遍地开花。我觉得当前素质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与传统文化紧紧相连的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少儿舞蹈教育正深刻改变着当代孩子的精神和生活。素质教育里面,我觉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力量非常大,应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探讨音乐教育重要性

本届大会分设钢琴、民乐、管乐、合唱、舞蹈、远程音乐教育、音乐启蒙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九大细分教育版块,展示与分享器乐训练方法和音乐教学手段,由来自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倾囊相授,奉上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全球主流音乐教学方法等一线实操干货,覆盖音乐教育的关键领域。

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国际事务总监石碧天介绍了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最新国际研究成果,“研究实证揭示—乐器在儿童启蒙教育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她说:“我们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对儿童、婴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能够提供音乐良好影响的家庭而言,儿童的发展会更快更好。研究发现音乐的训练能够提升儿童的处理能力演说能力。此外,我们还研究了音乐培训对青年人的影响,发现即便是从高中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对于神经系统处理而言也有重要的影响。总之,学生对于声音的细节更加敏感,处理能力认知能力就更强。”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授琳达·桑顿在“在成长中变强大:写给勇往直前的音乐教师们”的发言中,探讨为什么以及怎样让音乐教师们在职业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她讲道:“真正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提供这些教学内容,就像艺术一样,有的时候我们教育的艺术也是来自于我们对意外情况的反映,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为我们的课程做好准备,从而让学生更好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此外,我的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希望能够不断向学生展示我作为老师作为音乐家,我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通过我的教学展示出这一点,我希望他们明白成为老师并不代表可以停止学习,作为一个人需要终身学习。”

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博士鲁思·库里分享了”探索英国社区音乐的目标”。他介绍到,社区音乐通常是一种跨学科的行为,社区音乐者往往会与一些志愿者机构,或者是一些法定机构,或者文化机构来共同合作。社区音乐不仅仅受制于课程的设置,或者特定的学习模式,关注的是希望能够传递人们对于音乐的想法。社区音乐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不限制的方式让大家有更多的可能来参与更多形式的音乐活动。对于不同社区而言,社区工作者收集每一个个体的故事,通过全球社区音乐的网络,展示大家的生活和快乐,让大家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和帮助。”

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燕迪以具体的中国歌剧、交响曲、管弦乐和钢琴作品为例证,介绍“音乐教育中应包纳更多中国现当代音乐的内容”。她表示,近年来情况有可喜的转变,音乐界推出一系列举措令人瞩目,各类创作达到了高潮,例如,201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收录104首中国钢琴原创经典作品,并邀请四十余位钢琴演奏家全部重新录音制成配套CD。2019年4月,七卷本系列图书《中国小提琴作品百年经典》举行首发式,全面呈现百年来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道路的发展历程,对于展示当代中华民族新的音乐文化成就,积累民族音乐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都是中国音乐经典化的举措,我呼吁各方要齐手携力,无论教育界演艺界都要构筑中国音乐经典化这样一个体系。

助力音乐文化产业发展

2019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暨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将乐器装备、教学体系等音乐文化活动服务提供商,与音乐教育教师和教材教法、理论趋势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为共同的宗旨,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赋能,为音乐文化的普及和产业发展助力。

本届大会展出面积3500平米,集中展示中西乐器、智能音乐教学设备、音乐培训课程、音乐教育软硬件、音乐教育书籍出版物、音乐游学留学项目等音乐教育相关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手中国联通打造的智慧音乐教育亮相,这也是国内首次将5G与AI、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大会现场展示了裸眼3D音乐会、VR乐器拆解、AR乐器百科、5G+4K远程互动音乐教学等音乐教育新应用。

除了上述令人眼花缭乱的“黑科技”以外,大会还特别邀请了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涌与音乐教育界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运用5G互联等智能技术,让音乐教育更加有趣且有效,开设更具互动性的在线课程、个性化的内容匹配等,让音乐教育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发展。除此之外,本届大会教育工作坊还邀请了6位中央音乐学院名师,通过5G+4K技术进行远程互动教学。5G网络大带宽、低延时的性能,即便身处全国各地,都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享受到中央音乐学院最顶级的教学资源,打造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音乐教学。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