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中央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

文章来源:《文学报》 作者:王军 时间:2019年06月10日 字体:

1956年8月,文学讲习所第三期学员结业合影

1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宣告和平解放。随着北平的解放,大批华北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北平,许多长期在国统区艰苦奋斗的文学艺术家也陆续来到北平,再加上原来在北平坚持文艺工作的同志,这就形成了中国新文艺大军第一批的大会合。3月22日,在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和华北文协联合举办的“招待在平文艺界茶会”上,郭沫若提议:发起召开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以成立新的全国性的文学艺术界的组织。全体与会人员表示赞成,随即成立了筹备委员会,负责进行召开全国文代大会的一切准备工作。5月4日,《文艺报》发刊,作为大会筹备刊物,共出13期,后于9月25日正式创刊。筹备期间,在《文艺报》主办的“新文协的任务、组织、纲领及其他”研讨会上,茅盾谈到,苏联作家协会有文艺研究院,凡青年作家有较好成绩,可以到院深造,培养青年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949年6月,丁玲从东北到北平参加文代会筹备工作,毛泽东在香山会见她,丁玲希望有机会做点帮助青年作家的工作,毛泽东让丁玲着手去做。据丁玲的秘书陈淼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刘少奇到苏联见斯大林,斯大林问起中国有无培养诗人的学校,刘少奇说没有,斯大林说诗人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占重要的位置。丁玲到北平后,刘少奇找丁玲谈话,说我们应该有一所培养自己的作家的学校。

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正式开幕,7月6日,周恩来作《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在报告将要结束时,毛泽东莅临会场并讲话。会议期间,周恩来邀集部分青年作家谈话,青年作家提出参加学习的要求,周恩来当即答应考虑他们的要求。会议期间,丁玲第一个作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专题发言,其中提出要有组织有领导发动创作:“过去对创作的领导是不够的,我们有很多有才能的写作者,但大半都很年青,从各方面来讲,修养是不够的,他们埋头在下面,在生活上、写作上都尽了很大的力,他们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他们还要求提高,他们必须要有人帮助。帮助他们如何整理材料,如何组织更好,要求帮助他们加强作品中的政策性,给作品灌入以正确而坚强的思想,如何总结他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这样才会使大家有信心来坚持这一个艰巨的工作,也的确才会逐渐使作品不只在量上而且也是在质上满足群众对文艺的要求。我以为这还必须有这种组织机构和专门的负责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3月版)

丁玲提出的“有组织有领导发动创作”,即是对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新文化”精神的继承,而“必须有这种组织机构和专门的负责人”,则是对延安鲁艺文学系和联大文学系等具体实践的直接传承。

1950年4月,全国文联党组向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以下简称文化部)提出,根据文化部1950年工作计划及全国文联第四届扩大常委会今年工作任务的决议,今年要开始筹办文学研究院。筹办理由概括如下:一是自从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以来,七八年中,在我党领导下,各地已涌现出许多青年文学工作者,他们有的实际生活较丰富,尚未写出多少好作品,有的虽写了一些,但思想性艺术性还比较低,都迫切需要提高;二是还有一些从事文学理论批评的青年,也要求加强修养;三是最近全国文联《1950年的工作计划》中,有一条“创办文学研究院”,该计划在报上及《文艺报》上公布后,引起各地文艺青年及干部纷纷来信,询问这件事,有的还提出很多意见,要求赶快创办;四是目前大学的文学系,脱离实际,教育观点和方法一时也很难彻底改造,不适合于我党目前迫切需要的文学干部。五是经验证明,过去我党创办的鲁艺文学系和联大文学系都是有成绩的,今天戏剧、音乐、美术学院均已先后成立,我党现有的文学干部又很缺乏,所以也必须筹办文学研究院。全国文联党组同时提出,考虑到目前国家的经济和人力情况,不可能马上创办大规模的文学院,所以暂以小规模的文学研究院为宜。建议由文化部和文联筹备,初步筹备受文化部领导,经费也暂由文化部和文联事业费中开支,暂不另向国家作预算。学校定名为国立鲁迅文学研究院。提议由丁玲、沙可夫、黄药眠、杨晦、田间、陈企霞、康濯等七人组成筹备处,由丁玲负责,开始进行筹办工作。争取上半年开办。

部分学习材料

2

后来所确定的名字,并不是国立鲁迅文学研究所。关于文学研究所这个名称,一种说法是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最后定下来的。由文学研究院到文学研究所再到后来文学讲习所,这种变更应该是借鉴以往经验,主要出于快速高效培养文学工作者的实际考量,而且这也是党的文艺领导者更加熟悉且容易操作的办学模式。

1950年7月,文化部批复《中央文学研究所筹备草案》,文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当时全国文协创作部由赵树理、田间负责,宗旨是在创作方面能帮助著作者的创作,部内有康濯、马烽、胡丹佛、陈淼四人专门从事创作。其中,田间、康濯、马烽、陈淼等都被抽调到文学研究所负责筹备工作,制订计划,购买房子,向各地调集学员。

经政务院批准,文学研究所购得鼓楼东大街103号房子76间,开办经费由文化部教育司拨给,总计1800匹布,折合小米44.1万斤。图书资料也全部由文化部出钱购置。从10月起,学员们陆续报到。在正式开学前,先进行了临时学习,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程度较低的摘读了《大众哲学》),学习古今中外名篇23篇,进行政治与文学讲座12次,组织一次抗美援朝的创作运动,以及几次专题座谈会。1950年12月,文化部颁发丁玲、张天翼任命通知书及文学研究所关防。

1951年1月8日,文学研究所第一期一班(研究员班)在鼓楼东大街103号举行开学典礼,录取学员52人。正如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的,成立文学研究所的目的是:“选调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经过一定时期的专门学习研究,提高其政治与业务的水平,培养实践毛泽东文艺方向的文学创作、文学运动组织、编辑、教育、理论批评等方面的干部,为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准备文学方面的条件,以便配合国家建设的总任务。”“中央文学研究所不只是教学机关,同时又是艺术创作与研究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培养能忠实地执行毛主席文艺方针的青年干部学校。”

文学研究所的学习显然是沿着延安文艺的方向进行的。研究员们的“房子里的设备都是同样的:一张卧床,一张学习和写作用的书桌,一个排列着各种马列主义理论书籍以及文艺作品的书架,一个温暖的火炉子。朴素的生活,对于马列主义理论以及各种文艺作品的钻研的气氛,依然保持着过去老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传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文学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的制度体系,文学研究所可谓应运而生:首先是新中国需要培养自己的作家,其次是苏联文学体制的影响,最根本的是作家自身有需求。当时,一部分解放区的青年作家和初学写作者,迫切地提出了学习和提高的要求。这些青年大都忠实于人民的文学事业,有一定的实际斗争经验和写作能力,有希望,有前途。但由于多年紧张的战争生活,很少机会学习,以致政治思想水平不高,文化知识既少且狭,甚至文学书籍都没读过几本。他们要求学理论,学历史,要求读书,要求有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提高思想水平与写作水平。

1953年3月,第一期第一班学员结业。学员共学习27个月,除去各种活动及写作实习时间外,实际学习约为12个月,合52个星期,除星期日外,每天有组织的学习约为六小时。上课、报告约90次(不包括出外听报告),每次三小时,共授课270小时。27个月的时间,规定了一二百种必读书,大多读完了,每个学员平均读了1500万字的书,每天平均读到2万字。

1953年4月,全国文协党组致胡乔木并中宣部称,全国文协党组讨论了文学研究所提出的《第二期教学工作方案》,基本上同意了这一方案,并认为在教学干部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办到目前这样程度,是有成绩的,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基本的缺点是:学习的内容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做更深入而具体的辅导不够;对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还注意得不够。党组认为目前这一工作方案,只是在现有条件所能做到的方案,将来发展的方向应明确规定为:采取适当的步骤发展成为苏联作家协会所领导的高尔基文学研究院那样正规培养青年作家的学校,给准备成为青年作家的干部以系统的文学修养的教育。胡乔木肯定了文学研究所这两年成绩是很大的,同时也指出教员、招生都碰到了困难,文协工作改组后,培养青年作家的任务更加多起来了。他偏重于给予青年作家系统的教育,为了准备将来办得正规些,现在退一步,以退为进,暂时停止招生,准备一些教材,培养一些研究的人,将来做教员。在停止期间,可与文协指导普及的工作结合起来,做系统教学的准备,如翻译苏联的教材,增出文艺学的提纲,培养出一些教学人才。今后还是要办成比较正规的接近学院式的学校。

1953年7月29日,全国文协召开党组会议,讨论《关于中央文学研究所改组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工作计划》,其远景还是苏联的高尔基文学研究院。在1953年9月底至10月初的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全国文协改组为中国作家协会,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的章程,并选出了领导机构——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会和主席团,不久前归属于全国文协的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57年10月,文学讲习所停办。从文学研究所至文学讲习所,开办的四期五班共招收学员286人,结业学员279人。

1980年1月,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恢复,四年后的1984年11月,中宣部同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将文学讲习所改建为鲁迅文学院的报告,认为“无论是从需要或可能来看,还是从教学力量或招生对象来看,办这所鲁迅文学院是可行的”。1985年3月1日,鲁迅文学院第一届进修班开学。从此,进修班、函授班、研究生班、高研班等等次第花开,从八里庄到芍药居,建成了固定的校舍、结束了流浪的局面,与新中国文学事业共同成长、经历风雨彩虹的鲁迅文学院开始浓墨重彩谱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班”的新篇章。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