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记川煤集团芙蓉公司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芙蓉公司珙县片区单位位于地震重灾区,直接经济损失24.22亿元,是本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的国有企业。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国资委党委、宜宾市委和川煤集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芙蓉公司各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行动指南,将抗震救灾一线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战场,让鲜红的党旗在救灾一线飘起来,让党员的身份在救灾一线亮出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在芙蓉矿区抗震救灾这个特殊战场上,书写出了厚重的历史答卷。
保障矿工安全就是使命,党员干部冲在抢险救援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震区就是战场!地震发生后,芙蓉公司党委迅速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展开抗震救灾,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时间。川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宏年,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万波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作出指示,紧急拨付800万抗震救灾专项资金。刘万波亲赴芙蓉矿区,指导抗震救灾相关工作。
——第一速度。地震发生后,芙蓉公司立即启动预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家雷,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俞学平立即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安排,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公司党政主要领导挂帅,领导小组下设煤矿工作组、地面工作组、稳定信访组、对外协调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工作小组,由公司5名党委班子成员分别任组长,把前线指挥部设在位于珙县的救护大队,一场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
“兄弟伙们帮下忙,我们把垮塌的围墙清理下,这是小区的救援通道,如果余震造成次生灾害,外面的救援人员是进不来的。” 长宁地震发生后,芙蓉物业公司经理王红远接到棚改民祥苑小区垮塌围墙堵塞救援通道的电话后,克服腰椎间盘5节骨头凸出的剧痛,冲出家门拦下摩托车带他飞奔2公里远的民祥苑小区,组织职工排除险情。地震后的5个小时,王红远一直扑在了排除险情和收集灾情的工作上,自己一个电话都没有打去问候受灾的家人。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地震发生的当晚,无数个王红远启动应急预案,奋不顾身冲在一线,下属4个煤矿除38人留守井下外,其余井下作业人员全部安全升井;地面单位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疏散住在有安全风险房屋的群众,划出安全警戒区,拉起安全警示线,堵住进入危房的入口,落实专人负责监管,确保了芙蓉矿区职工及家属震后零伤亡。
“芙蓉救护队此次救援出动迅速,救援有力,成为第一个抵达震中的救援队伍,凸现了作为国家队的硬实力……” 6月18日下午5时30分,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视频检阅慰问参加长宁地震救援的芙蓉救护队指战员时讲道。地震发生后,按照省应急管理厅指令,芙蓉公司救护大队长苟忠立即组织以党员为主的30名救援先锋队紧急出动,成为第一支抵达长宁地震核心区的应急救援队伍,并救出遇险人员1名、遇难人员3名,为灾区群众搭建帐篷102顶,疏散转移群众160余人。
灾难面前,芙蓉公司各级党员干部用行动践行了入党使命,为芙蓉矿区受灾群众擎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
关心爱护职工就是初心,矿区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矿区没有人员伤亡,芙蓉不幸中的万幸。但是,芙蓉公司职工家属区住房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抗震能力较差,长宁“6?17”地震后,又发生了珙县“6.22”地震,芙蓉矿区许多房屋内部损毁严重,禁止使用房屋172栋,受灾住户4838户,受灾群众2800人,矿区16813人受到影响,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成为抗震救灾的重点工作。
芙蓉公用分公司、社管委肩负芙蓉公司三个社区管理职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肩上。公用分公司经理潘贵柱、社管委党委书记张国华在协调珙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调拨到位矿区救灾所需物资的同时,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坚小组”、“党员运输队”等100余人的党员应急队伍,分块分片开展抗震救灾。6月18日一早,就设置了白皎社区熊家沟安置点,先安置了老人、儿童,随后选择10个安全的灾民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2800人,并联系社会爱心人士,送来盒饭、大米等物资,确保了安置点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芙蓉公司塘坝安置点需要紧急支援,请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广泛动员志愿者到塘坝安置点小区……” 6月22日正值周末,芙蓉公司紧急转移受堡坎局部垮塌威胁的塘坝山安置点受灾群众。刚刚收到芙蓉公司党委发出的增援信息,杉木树煤矿、新维煤业、救护大队、物资分公司、机关总部等党员干部迅速行动,不到一个小时就集结了118名党员志愿者到新安置点上,其中57名是党员干部,他们搭建帐篷,清除杂草,搬运红砖,帮助行动不便的群众住进新的帐篷,以各种方式带给灾区群众最直接的帮助。
“大姐不要哭,地震造成的困难是暂时的,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过上好生活。”6月24日,芙蓉公司女工委主任正在对受灾群众进行心里安抚。地震后,芙蓉公司组织有一定心里干预基础的党员,及时安抚矿区受灾群众、矿井职工,同时,与医院心理咨询专家组对接,为受灾群众开展心理救援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勇敢面对灾难。
内墙涂料、制作木门、修补墙面、安装灶台、清理卫生……6月30日晚上8时30分,芙蓉公司受灾群众白皎留守处过渡安置点建设现场灯火通明。为了确保7月5日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将转移至白皎过渡安置点,从6月29日开始,芙蓉宜能公司236名干部职工争分夺秒施工,每天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2点左右结束,争取提前完成过渡安置点建设工程,给受灾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舍小家顾大家就是担当,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党员
“刚才地震了,家里情况怎么样……”
“刚才摇的好黑人,但是家里人都安全跑出来了,没得事的的,有政府和企业关心,你就放心的工作吧,不用替家里担心……”
这是地震后,芙蓉公司党员干部和家里对话最频繁的内容。芙蓉公司起成立发展于珙县巡场镇,相当部分党员干部也是受灾群众,让他们体味到了“忠孝不能两全”的真实感受。
——公用分公司患癌党员干部刘莉放弃住院化疗,每天12小时以上的时间扑在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上,做转移思想工作、安抚受灾群众、接收统计捐赠物资、组织发放灾民生活食品……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安全临时住处。
——燃气公司经理杜仁庆地震后没有去照顾患晚期肝癌、医生下了多次病危通知书的86岁的父亲,完成停止天然气和瓦斯供应、组织抢修受损的供气系统的工作后,去医院看望老人一眼,又投身到了救灾一线。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地震发生当天,芙蓉公司党委发动基层党组织59个、党员503人,投入到救灾一线。社管委针对社区安置点多的实际,在安置点形成了“临时党支部+党小组+篷主”三位一体的抗震救灾基层服务结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截止7月1日,共有87名党员干部、党员651名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13天来,党员干部每天在一线的时间超过12小时,疲惫的身影、熬红的双眼、沙哑的嗓音、细心的叮咛感动了受灾群众,他们说:“有你们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再大的余震也不怕!”那一刻,“共产党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更是矿区群众的主心骨儿、守护神!
“党在,希望就在”——这是振奋人心的承诺,这是从未落空的誓言。芙蓉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以抗震救灾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积极投身到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重建,与矿区受灾群众并肩作战,构筑了一个震不垮的坚强堡垒,赢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