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罗达成用一本书,记录《文汇月刊》和当年的文坛激情
“搞文学的人,特别留恋八十年代,留恋那时文学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在人们心头的无上价值。”时任《文汇月刊》副主编、报告文学作家罗达成说,“我也特别怀念从1980年到1990年那十年,这是我一生中最充实、最难忘的一段时光。那时,我在大名鼎鼎的主编梅朵手下,若痴若狂地投身于《文汇月刊》的编辑工作。”
新书研讨会现场
7月7日,罗达成的新书《八十年代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在上海作协发布,上海作协的王伟、汪澜、赵丽宏、刘国辉、杨扬、朱大建、陈冠柏、郦国义、毛时安、郑重、陆幸生、余之、朱蕊等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资深媒体人参与了新书的研讨。
1980年1月20日,文汇报社推出《文汇增刊》创刊号,这期的撰稿作者有巴金、唐弢、茅盾、叶圣陶等五十多位当代一流的名家。创刊三老之一的徐凤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增刊》上市第一天,南京路新华书店挤坏两块玻璃。”在连出七期后,这本刊物正式改名为《文汇月刊》,直至1990年6月停刊,共出版121期,风靡整个八十年代。
《文汇月刊》兼具文学性和综合性,是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最有冲击力和号召力的杂志之一,有着洛阳纸贵、竞相传阅的风采,被读者称赞“精而不涩,丰而不肥”,至今仍印刻在那一代文学青年的记忆之中。
罗达成于1970年代初进入文汇报社,任文汇报《笔会》副刊编辑。1980年初调入《文汇月刊》,从此进入了他人生中激情燃烧的十年。作为这段时光完整的亲历者,年过七旬的他决定将《文汇月刊》的这段回忆完整而真实地再现出来。经过六年的辛勤写作,这部五十六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今年1月正式出版。
7月7日,《八十年代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一书的座谈会在上海作协召开。该书以《文汇月刊》为叙述对象,描摹了其活跃短暂、为期十年的办刊历史。这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真实记录,有着较强的史料价值。它真实再现了《文汇月刊》编辑们充满激情又认真严谨的工作方式;还原了报告文学在中国八十年代的发展脉络。
书封
一部“编辑的教科书”
2012年,在迟疑了整整一年之后,罗达成的种种顾虑逐渐被担心有一天会为愧对梅朵、愧对刊物、愧对历史的悔恨所盖过。于是他下定决心写作这部书:“我鼓励自己,就把写作这段回忆,作为我一生中最后的文字、最后的拼搏,算是孤注一掷吧。”
正式动笔之前是漫长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罗达成保留了从在《笔会》工作起至《文汇月刊》停刊期间与一百多位作家联系的大半信件,一个作家少的一两封,多的上百封,总计有将近两千封。于是他从头开始学习扫描,将信件整理存档,从中整理摘录出来的内容共计十五万字。除了整理信件之外,罗达成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重新给一百二十一期的《文汇月刊》进行编目,写提要,做笔记。同时抓紧时间做采访。这些准备工作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
“他从整理资料、回忆、书信开始一点点把文章写出来,书稿完成之前一章章地在《上海文学》上连载。文中真实的对80年代的回忆,作家和编辑之间的那种真挚的情感,编辑的激情,作家的激情,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说:“他写了一种编辑精神。有人说这本书是编辑的教科书,这种编辑的敬业精神,现在读起来还是很感动。”
作家叶永烈说:“达成是一位优秀的编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行动快如疾风。一旦向你扑来,你唯一的选择就是交出好稿子。”当年罗达成在电话中听到叶永烈正在写马思聪的稿子,便立即赶赴叶永烈的家中,把这篇原本给《青春》杂志的报告文学抢走了,而后拉掉已经排版的许多文章,硬是把五万字关于马思聪的报告文学一期发完。
“这个书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编辑的职业精神,编辑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个事业在做,这种精神在老报人的身上可以体现出来。”作家朱大建说,“编辑就像一个操盘人,深度介入到作者创作当中去了。除了电话催稿,电报催稿,上门访问,稿子来了以后要让怎么修改,修改一遍又一遍,以达到他的标准。等到稿子可以了,便帮作者‘梳妆打扮’,配上照片重点推出。”
《文汇月刊》的编辑们践行和传承着这样的职业精神。当时为了组稿,身患心脏病的创刊人梅朵每月都要去一趟北京,他一次次地爬十几层的楼梯去拜访“高层”作家,带着面包和药片挤公交车,每天十多个小时来回奔波。罗达成在面对好友的作品时并没有放低标准,而是要求一次、两次、三次的修改,以保证作家以更优秀的姿态出现。正是这样的职业精神促使《文汇月刊》成为19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镇。
80年代报告文学的“断代史”
报告文学是把新闻报道的敏锐、快捷和文字的生动细腻,以及有深度的思想辨析,非常好地糅合在一起的文学样式。在《文汇月刊》带来的80年代的文学样式中,其中的报告文学作品最容易受到关注,它将新闻、文学和思想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记录下了那个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过程。
“在80年代报告文学强势繁荣的时候,不能不说到《文汇月刊》这个标志性的窗口。”在报告文学作家陈冠柏看来,“《文汇月刊》的十年,也正是报告文学狂飙突进的十年。这部56万字的作品确确实实可以当做198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断代史。”
除了编辑的身份,罗达成也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他于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杭州市001号》获上海首届报告文学奖一等奖,《“十连霸”的悔恨》获全国首届体育报告文学奖一等奖,《一个成功者和他的引子》获全国第四届优秀报告文学奖。而这部古稀之年开始写作的新作也同样是一部相当好的报告文学作品。
“我要写《文汇月刊》的历史,写报告文学的历史我是不回避的,所以我花了极大的努力写了这些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罗达成说,“我觉得中国报告文学历史不能绕开这些人,最初有影响力的人就是这些,我不能绕开,我写了。”
对历史和社会进行还原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所在,而这部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体现了报告文学所追求的还原性。罗达成试图将《文汇月刊》的十年复活,将那个时代最代表时代特征的人事原生态地放进了他的文字。
罗达成花了不下两年的时间几乎走访了所有和《文汇月刊》相关的作者、老人和朋友,重新梳理2000余封信件和121期的杂志文章。陈冠柏认为这部作品做到了作品、场景、细节的三重还原。
在作家汪澜看来,罗达成通过这部作品将时代记录者的角色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记录是生动鲜活的。这本书不仅写出了《文汇月刊》的办刊过程,还将那个年代编辑和作家、杂志和文学、文学和时代、人和历史相互成就的关系写了出来。
原《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说:“八十年代报告文学史是最值得研究的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文学现象,罗达成这本书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中国报告文学兴起发展最重要的断代史,给我们勾勒出了这样一个粗犷的身影。”
保存一段时代记忆
作家简平曾是《文汇月刊》数十万读者当中的一名普通订户,但对于他来说这不单是杂志和刊物,更成为了他的精神导师和专业老师。
“我日后成为记者、编辑和作家,所有的基础工作都是通过认真阅读每一期刊而打下来的基础,它陪伴了我整个80年代。”简平记得,“当我拿到它的最终刊,封面上的柯灵先生坐在石板路上,身后落叶金黄一片肃然,我哭了整整一天。”
简平至今保存着《文汇月刊》全部的杂志。“我之所以如此珍视,是因为它保存着我整个80年代的记忆,这样的记忆是和杂志糅合在一起的。”他说,“罗达成老师的著作是保存《文汇月刊》以及所处时代的记忆,同时也保存了杂志读者的个人记忆。”
罗达成在前言《心头的熔岩与读者的梦》一文中也记录下了创作时期读者带给他的力量。当进行了长时间的前期准备之后,他逐渐发觉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预期,超出承受力,心中充满着疑虑和畏难情绪。
恰好在此时,罗达成在网上看到一篇博客,博文写道:“《文汇月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本文艺类期刊,由上海文汇报社主办,故名‘文汇’。印象中的她是一本十分有格调的杂志,但却没有所谓格调、品位通常会带来的孤芳自赏。至今我还保存着八十年代初到1990年第6期停刊时的每一期杂志。……感谢《文汇月刊》,陪伴我度过整个八十年代!”正是这份淡淡惆怅、浓浓感怀,带给作者难言的激励和鞭策,唤起了心中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写作的第四年,罗达成觉得自己形同一叶看不到岸边灯火的孤舟。正在此时,一位亦师亦友的名家,把偶然找到的一篇1993年《读书》上惋惜、感叹《文汇月刊》的短文—《〈文汇〉风格》发给罗达成,这又一次给以了激情鼓励和安慰,让他觉得再苦再累也值。
从动笔到完成,过去整整六年,罗达成在古稀之年艰难地完成了这本关于《文汇月刊》的回忆文字,为它留下了一点“声息”。
叶永烈在来信中这样写道:“文汇月刊虽然停刊了,但有达成的书在,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