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四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在青岛举行

文章来源:《文艺报》 时间:2019年11月12日 字体:

科学人文交融,共论人类未来。日前,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论坛由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担任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何建明,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金翔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等作家、科学家、人文社会学家出席活动,与现场3000多名师生共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由开幕式、闭幕式和三个单元组成。开幕式上,田辉、管华诗分别致辞。田辉表示,本次论坛着眼未来发展,以“科学、人文”两个维度,共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特别的意义,期待在各位专家的对话碰撞中,迸发新智慧、产生新思想、凝聚新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第一单元以“文明际会共命运”为主题。葛剑雄以《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为题做演讲,随后,张国伟讲述《人、社会、自然》,秦伯益畅谈《从“和而不同”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邱华栋聚焦《文学也应有谦虚朴素的科学精神》,刘洪一以《普惠文明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进行演讲。第二单元中,何建明以《大海在我心底原来如此》与在场师生交流,金翔龙做题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的主题演讲,朱自强与师生分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性》,张泓则以《点燃新时代的“蓝色希望”》为题做了演讲,吴立新畅谈了《助力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体会。第三单元中,阎晶明发表了《文学的未来》的演讲,林建华发表题为《面向未来的培养模式》的演讲,庞中英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与师生交流,何向阳以《相互馈赠的想象力》为题演讲,陈鷟以《一脉江河万古来——中国思想文化的流脉及其生命力》为题进行主旨演讲。现场师生与名家进行互动,气氛热烈而融洽。

王蒙致闭幕辞。他说,众多专家学者在论坛上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开拓了大家的精神空间,推动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也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课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思考。比如,从文化、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文的完善,以及从我们的理想和愿望等方面,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论坛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论坛结束后大家对于这一主题的思考可以继续深入下去,希望中国海洋大学“科学·人文·未来”论坛继续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

据介绍,“科学·人文·未来”论坛于2004年10月创立于中国海洋大学,已分别于2004年、2011年和2014年成功举办三届,主题分别为“科学·人文·未来”“关注海洋面向未来”和“教育实现梦想”。前三届论坛邀请了欧阳自远、刘光鼎、秦伯益、张国伟、沈国舫、盖钧镒、文圣常、冯士筰、麦康森、吴立新等两院院士和科学家,张炜、韩少功、熊召政、童庆炳、方方、毕淑敏、钱文忠、鲍鹏山、周国平等作家和人文学者,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对话和讨论。论坛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文理学科融通和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品牌活动之一。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