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中煤大屯煤电公司徐庄煤矿人才培养工作侧记
优化政策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要实现矿井的安全高质量、经营高质量、生产高质量、管理高质量,首先要依靠人的高质量发展。”该矿领导张沛顶、顾宏彬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人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该矿结合公司转型发展和智慧化矿山建设的新要求,建立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对选拔出的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工分别给予2000元/月和1200元/月的补贴,技能人才的待遇提高了,职工学业务、钻技术的劲头逐步提高,在全矿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为了让新进大学生快速成长成才,该矿从工作规划、生活关爱、福利待遇等方面入手,用感情、事业和待遇留住人才,再通过入职培训、轮岗实习等途径培养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学练结合为职工快速成长搭建舞台
随着煤矿技术装备和施工工艺的不断更新,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课堂教学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该矿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培训,更加注重实操技能训练,经常开展不同工种的实操技术比武。建立了主井绞车司机、电瓶车司机、矿灯工等十几个工种的实操基地,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实操培训。
在机电科主井提升司机实操基地,该科“技能大师”武庆平通过他们自行研发的主井提升系统仿真模拟设备,一边为新分来的大学生林一曦讲解提升系统的原理,一边操作演示。“第一次操作这么高大上的设备,我心里很激动也很紧张。”经过师傅的讲解和耐心指导,林一曦对打点、提升已经可以轻松操作。
引领创新让优秀人才竞相脱颖而出
该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职工大胆创新,一大批优秀人才竞相脱颖而出。
机电科“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职工在创新上下功夫,围绕矿井智能化创新建设,相继对主井提升系统、电控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还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一样,全矿上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采煤二队针对生产中遇到的瓶颈和短板开展技术攻关,自主设计加工了皮带喷砂装置,解决了皮带打滑问题;运输科对DK630-4-12整体道岔进行改造,提升了矿井辅助运输安全系数,保障了轨道运输的安全可靠;皮带科研制的胶带卷带机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既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用工成本;生产准备科创新发明的“轨道平行固定装置”解决了7313工作面支架安全运输的大难题……一项项创新成果、一个个满意成绩的背后是全矿干部职工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的结果。